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舍利子有什麼作用?舍利子是怎麼形成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舍利子有什麼作用?舍利子是怎麼形成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舍利是古印度話,就是梵語,翻譯成中國的意思叫堅固子,也就是火化之後,有一種結晶非常堅固。而這種堅固子不一定是某一個部分集合的,譬如說骨骼裡面有結成舍利,頭髮也可以結成舍利,血液也可以結成舍利,皮肉也能結成舍利,我們一般世俗人看是很不可思議。在從前火化之後撿到舍利,一般說法他的心清凈,修行多少有一點禪定的工夫才有這個瑞相。但是在我們現代這個社會,好像火化之後,見到舍利是越來越普遍,舍利、舍利花,我們看到很多、聽說很多,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堅固子呢?這個很難講。

真正的堅固子你可以用鐵鎚去敲它,鐵鎚能夠敲凹,舍利子、舍利如如不動,那是真的。

在過去,倓虛法師在香港圓寂,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英國人感到很稀奇,就拿了他一顆舍利,真的用鐵鎚去敲,下面墊的是鋼板,上面用鐵鎚去敲,果然敲不碎。這個鐵鎚裡頭凹進去,舍利還如如不動,這是外國人看到,嘆為稀有。一般撿的舍利,好像是舍利的樣子,如果我們用力一壓的時候,往往它就破裂了,由此可知,這不是真的。

直到西晉的統一,由於政治的殘酷很多人紛紛避世,這是道家的無為思想又一次在士這個階層發揮作用,才會有「竹林七賢」「陶淵明」等人的出世之舉。東晉延續了這一傳統,很多人大多是南北朝以時期由於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和當時佛教的傳入使得那一時期的思想大融合,最後到了隋的統一,才正式的完成多年的紛爭。這時候儒家的思想,已經不斷的和道家法家以及佛教,融合成為了一體,正是這樣我們今天看到和理解到的基本上都是那個時期以後的儒家思想。唐朝是多元化的政治體系,即不把某一學說當做唯一的路線,又不排斥其他的學說,所以唐朝時中國的各家思想得到了一個新的發展。但是歷史的車輪把當時的另一個以武將為主的時代碾壓過之後,最終還是再一次統一,宋代的「禮教」是在很大程度的禁錮了儒家思想與學說的,並從此正式的成為了統治中國的唯一思想,並且深遠 的影響了以後的明清。

說了這麼多不難看出,任何統治階級都需要一種被當時人們需要的理論來為自己的政權鋪路,所以歷史上的很多人都在熱衷的崇拜某一學說,這可能就是最大的負面影響了。由於崇拜,由於需要,而不顧一切的沿襲就是負面的影響,這個負面影響的結果是,我們歪曲了原來的本意,認為的附會上很多自己的需要!

名人介紹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為儒教始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

《論語十二章》原文翻譯及賞析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複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君子嗎?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歲能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麼就可以憑藉這一點去當(別人的)老師了。

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有害。孔子說:多麼賢德啊,顏回!一碗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愛好學習)的樂趣。多麼賢德啊,顏回!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枕著它睡,樂趣也在這當中。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雲一樣。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發現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己的缺點。孔子在河流上說: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 日夜不停。

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子夏說:博覽群書並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注釋

子:先生,指孔子。時習:按一定的時間複習。乎:語氣詞。說:通悅,愉快。

慍:生氣,發怒。君子:這裡指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吾:人稱代詞,我。日:每天。

立:站立,站得住。惑:迷惑,疑惑。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逾:越過,超過。堪:能忍受。篤:堅守

【作品鑒賞】

《論語十二章》是孔子及其弟子關於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個人修養等方面的經典論述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書,由若干篇章組成,內容大多是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世的一般原則。所選十二則,一方面闡述了學習應該有謙虛好學的態度和勤學好問、實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闡述了溫故知新、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對後世的教育理論影響極大。另外,還有關於思想道德修養的問題,教育人為人處世的原則等論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語文360網 的精彩文章:

唐太宗為何想要殺掉武則天?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曹操為何不稱帝?曹操為何一生未稱帝?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TAG:語文360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