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人學語文之八:王國維愛看雜書

名人學語文之八:王國維愛看雜書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浙江海寧人,國學大師,清華大學國學院著名的「四大導師」之一。王家祖輩一連三代都是國學生,可謂世代書香。他的父親王乃譽沒能考取秀才,在外經商,卻一生勤奮讀書,著述甚豐,對王國維的讀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王國維七歲入私塾,像他的字「靜安」一樣,他喜歡安靜,喜歡念書。王國維在私塾里,依然按照念、背的方法,念《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和《幼學瓊林》。對於這些句式簡短的韻語文,他很快就背熟了。完成了規定的學習任務,他開始自己找書看了。家裡藏有五六箱子書,除了《十三經註疏》,他不喜歡看,其它都翻看了個遍。大約十歲時,他喜歡上了課外閱讀。他十一歲時,祖父去世,父親丁憂在家,深居簡出,每日考問、指導王國維讀書,口授指畫,直至深夜。

父親還為他換學校,讓他跟不同風格的先生學習。恰巧,有一位先生喜歡詩詞,要求他每個月必須背熟一些唐詩宋詞。王國維十分樂意背詩詞。

少年王國維不善言談,喜歡沉思。這一點,父親並不理解,他在1891年10月17日的日記中寫道:「可恨靜兒之不才,學既不進,不肯下問於人。而作事言談,從不見如此畏縮拖沓。少年毫無英銳不羈,將來安望有成!」但是,在同學面前,他侃侃而談,就完全是另一番樣子。他的好友陳守謙曾回憶說,他「上下古今,縱論文史;或校勘疑誤,鑒別異同;或為詞章,彼此欣賞」。

十六歲時,他到杭州參加科舉考試。雖然考試失敗了,但是他見友人讀《漢書》,非常羨慕,就用自己的壓歲錢買了一套「前四史」,回家偷偷閱讀。他自言這是他「平生讀書之始」。他的父親對此也很高興。在1893年12月19日的日記中記下,「靜兒……以市秘本《漢書》,其意欣然」。又在同年12月23日的日記中寫道:「靜兒出觀所得唐鏡香細批《漢書》,……朱墨燦然,可寶也。」廣讀史書,使他養成了弄清事物原委的習慣。

二十歲後,他獨自到上海謀生,依然堅持讀書。他開始看爾彭之《社會學》,及文之《名學》,海甫定《心理學》,他看了一半,就不看心理學而看巴爾善(今譯泡爾生)的《哲學概論》,文特爾彭的《哲學史》。他又看汗德(今譯康德)的《純理批評》(今譯《純粹理性批判》)。對於「先天分析論」,他幾乎完全理解。於是轉而看叔本華的《意志及表象之世界》一書。他以為叔氏的書,「思精而筆銳」,他前後共看過二遍。他還看了《充足理由之原則論》、《自然中之意志論》和洛克、休蒙的書,以及一些文集等。他在《自序》中說:「顧此五六年間,亦非能終日治學問,其為生活故而治他人之事,日少則二三時,多或三四時,其所用以讀書者,日多不逾四時,少不過二時。過此以往則精神渙散,非與朋友談論,則涉獵雜書。唯此二三時間之讀書,則非有大故,不稍間斷而已。」泛讀這些社科書,使他的思維向縱深發展,得到了一次很好地鍛煉。他認為,「學無新舊也,無中西也,無有用無用也」,只要讀了,就有所得。

用心讀書,堅持博覽,王國維實踐了語文學習的這條寶貴經驗,對讀書治學也有了更加深刻的體驗和認識。他認為,讀書首先要確定方向,其次要重視「探本」,這就需要博覽、深思、比較,最後,必有所發現。他在《文學小言》中總結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不可不歷過三種之階級:『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階級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階級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階級也。未有不閱第一、第二階級而能遽躋第三階級者。」第一個階段是看到無限豐富的新知識,激起了閱讀的好奇和興趣,第二個階段是堅持不懈地閱讀,這其中,需要反覆探求,反覆比較,反覆思索;思的越深,愛的越深,而這種愛,完全是自覺自愿的。第三個階段是收穫,在積累了大量的知識之後,必然是融會貫通,豁然開朗,有新的體會,有新的發現。他提出的「讀書三階級」後來發展成為「讀書三境界」,是閱讀不可缺少的三個階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未子 的精彩文章:

TAG:五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