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青海投產世界最大金屬鋰項目,以本地鹽湖滷水為原料

青海投產世界最大金屬鋰項目,以本地鹽湖滷水為原料

【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金屬鋰是重要的深加工鋰產品之一。鋰及其合金的化合物在原子能工業、冶金工業、電池、玻璃、醫藥、航空、航天工業等領域應用廣泛。日前,世界最大金屬鋰項目在青海投產。

據《青海日報》報道,7月28日,青海省金崑崙鋰業有限公司的3000噸金屬鋰項目工藝貫通、聯動試車。該項目是全球第一家投產試車的滷水氯化鋰熔鹽電解法製取金屬鋰項目。

據介紹,金崑崙鋰業3000噸金屬鋰項目是以本地鹽湖滷水為原料提取無水氯化鋰,採用熔鹽電解法製取金屬鋰,同時研發生產下游深加工產品,打造以金屬鋰、高純氯化鋰、電池級碳酸鋰、鋰鎂合金等主要產品的開發、生產及銷售為一體。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金崑崙鋰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1月,出資人包括大柴旦大華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庚辛聯創股權投資有限合夥企業、青海格爾木工業園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等。

該項目主要建設鋰鹽總產量15000噸/年,其中金屬鋰一級品1000噸/年,二級品2000噸/年,高純氯化鋰8000噸/年,電池級碳酸鋰2000噸/年,鋰鎂合金2000噸/年;總投資14億元。

金崑崙鋰業的金屬鋰項目是青海格爾木工業園鎂鋰新材料產業基地的重大項目,也是青海打造千億級鋰產業的關鍵產業鏈項目。此前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管委會主任孟海曾表示,柴達木盆地面積3萬多平方公里,其中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鋰等鹽儲量佔中國已探明儲量的90%以上。

澎湃新聞報道稱,格爾木工業園希望依靠柴達木盆地的鋰鹽資源,以金崑崙3000噸金屬鋰項目為牽引,建設鋰材料產業基地,為西部開發和建設提供多種功能材料。打造以鹽湖資源開發為核心,融合鹽湖、油氣化工、冶金產業、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業的循環產業體系。依據《青海千億元鋰電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計劃青海鋰電產業投資達700億元,產值達780億元以上。

青海茶卡鹽湖

公開資料顯示,金屬鋰通常由氯化鋰熔鹽電解製取,按含鋰純度的高低依次可分為高純級、電池級、工業級等多個產品級別。其主要應用於一次、二次鋰電池和新醫藥、航空航天及其它新材料領域。此前麥肯錫諮詢公司發布報告,預計到2025年全球因電動汽車普及而使鋰鹽的需求最高可增加318%。

觀察者網注意到,目前整個青海主要能大規模量產碳酸鋰的有電分離膜法、萃取法、吸附法這3種技術,包括比亞迪間接參股的藍科鋰業在內的4家公司。

相比之下,用滷水氯化鋰熔鹽電解法製取金屬鋰,將產生更多含鋰產品,形成從礦石/滷水提鋰生產鋰鹽產品,從氯化鋰熔鹽電解生產金屬鋰到金屬鋰深加工生產超薄、鋰系列合金等鋰材產品的完整產業鏈。

不過,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等多位專家此前表示,金屬鋰的市場發展仍有瓶頸待突破。由於技術問題,以金屬鋰作負極材料在反應過程中對電池結構會造成破壞。電解時產生氯氣污染嚴重,且產品質量不易控制,生產成本高。因此,以金屬鋰為原料的電池產品仍屬於小眾,金屬鋰的市場需求並不太多。

對此,青海省科學技術廳網站刊文稱,項目實施過程中,青海省科技廳組織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金崑崙鋰業有限公司和青海柴達木興華鋰鹽有限公司等單位加強產學研合作,開展了鹽湖氯化鋰熔鹽電解金屬鋰過程中雜質成分影響及機理研究,以及兩段法鹼液吸收電解副產物氯氣工藝優化研究,為進一步優化原料凈化工藝,深度去除氯化鋰中硼酸根、硝酸根和酸不溶解物等雜質,實現清潔工藝生產和副產物氯氣經濟化利用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清華非洲留學生詐騙中國女友600萬 被判14年並驅逐出境
學美又像俄的055大驅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