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只要認真,茶也不應有等級之分

只要認真,茶也不應有等級之分

黃芽,自古以來是黃茶的代表。

著名的君山銀針、莫干黃芽、蒙頂黃芽,都是指採摘細嫩芽尖製成的高級黃茶。當然,只採摘細嫩芽尖,意味著成本要高許多,價格也就貴許多。

小編曾經聽陳鋼老師在聊天時說到:「今年莫干黃芽要五千一斤,太貴了。」

細心的朋友應該也發現了,茶香記上架的莫干黃茶,只有黃小茶和黃大茶兩款,價格都比較親民。

黃茶本身工藝好的就很難找,要找到合適的黃芽,更是難上加難。不過,茶友們大可不必因此有所缺憾,因為,黃茶三等級裡面,其實只要工藝好,差距並不是太大。

1

外 表 朴 實 ,內 心 精 彩

今天就拿原料等級最粗老的黃大茶來說說。

一般茶友可能對於「原料等極粗老」這個概念有所誤解,以為等級粗老就是不好喝的意思,其實,原料等級只是對青葉採摘的細嫩程度做劃分,並不等於好喝程度。

大致來說,最細嫩的芽尖,滋味最馥郁、清鮮,但是湯水就少了醇厚感,主要是鮮爽。一芽二三葉是居中的等級,既有清鮮、也有醇厚感;往下三四葉就主要是醇厚感了,鮮爽感相對較少。

比起採摘程度,影響茶葉好不好喝更多是海拔高度、茶樹品種、茶園環境等因素導致的。

也就是說,一款高海拔生態茶園裡的本地茶樹種,即便是粗老的茶青,按照好的工藝製作,也會很好喝。而且粗老的茶青由於成本較低,價格便宜,滋味不差的情況下,性價比就很高了。

茶香記上架的這款莫干黃大茶,就是這樣一款性價比很高的茶。

說實話,工藝跟茶園環境比起很貴的黃芽來說,並沒有差多少,只是鮮葉採摘等級不同,喝起來沒有黃芽的那種「清鮮」感罷了。

再說了,黃大茶的醇厚,就好比李宗盛的歌,是歲月沉澱的味道。還是李宗盛聽起來雋永,是吧?

山丘

 山丘

李宗盛 

00:00/06:4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的區別,包教包會
天熱,喝點靠譜的老樹白茶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