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驚現「石療」,大媽躺60℃石頭上「吸收能量」

驚現「石療」,大媽躺60℃石頭上「吸收能量」

醫生表示,在如此高溫下「熱療」,要麼中暑,要麼橫紋肌溶解,危害多多。

作者|喵一喵

來源|醫學界

最近連續的高溫天,專家們都在提醒防止「空調病」的時候卻有幾個河南洛陽大媽躺在一個公園的地面上、石頭雕塑上 「石療」,稱此做法能夠讓身體吸收能量,比按摩拔罐的效果還好。

視頻中的大叔摸摸石頭,說「這不止五十度了,太燙人。」路過的小情侶親自試了試,稱最多堅持個二三十秒,一分鐘都忍不住。

這條視頻在微博上引起了熱議。有人不贊同她們的做法,也有人認為不必如此大驚小怪。

咱先不說這個「中醫原理」正不正確,也不談論是不是影響市容。至少從視頻上來看,這種「熱療」與溫泉、汗蒸房的環境是完全不同的。

@李青大夫 表示,在如此高溫下「熱療」,要麼中暑,要麼橫紋肌溶解,危害多多。

因為人體在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中,機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汗腺功能衰竭、水電解質喪失過多,非常容易產生口渴、頭昏、多汗、虛弱、心悸、臉色干紅或蒼白等一系列輕度中暑癥狀。

若一開始不重視,經發展後可能會出現名為熱射病的重症中暑狀況,嚴重者導致死亡!

熱射病在臨床上分為兩種類型:勞力性和非勞力性熱射病。

勞力性熱射病可以迅速發生,常見於健康年輕人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忽然全身不適,體溫迅速升高,伴有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病死率較高;

非勞力性熱射病常見於年老、體弱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如在熱浪襲擊期間生活環境中沒有空調的老年人),可以在數天之內發生,有心衰、腎衰等表現。

《溫州都市報》報道稱,截至昨天,溫州市急救中心7月份共救治27例中暑患者。溫醫大附一院急診中心數據顯示,7月份開始,該中心連續收治3例重症中暑病人,死亡2例。

據《揚子晚報》,一蘇州老漢老張於7月21日下午在棚內給果樹打農藥,作業完的老張當即就出現了乏力胸悶的癥狀,癥狀連續三天後被送往醫院診斷為熱射病,於今天中午剛剛轉出ICU。

這些大媽們本身醫療知識就不太夠,萬一出現意外情況得不償失,而且在公園內急救治療也十分不易。

界哥還看到,有個網友評論:「英國人天天在公園裡曬太陽……」這說起來,人家英國人也不是做什麼都對的啊!

確實,上周英國達到36°C(也就36°C……),破了幾年來的最高氣溫記錄,前往沙灘海邊度假的英國人翻了好幾倍,出現了喜聞樂見的「下餃子」場面。

一眼望去,大家都打著赤膊,沐浴著陽光。

英國皮膚病協會(BAD)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10名英國人中有8名在外出曬太陽前不塗防晒霜。70%的人塗了也不會在兩個小時內補。

但這並不是什麼好事,專家警告說,數百萬人可能會因為不適當地使用防晒霜而使自己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

雖然把皮膚晒黑在他們看來是健康的表現,但是長時間的暴露會增加患黑色素瘤的風險——最致命的皮膚癌之一。每年英國有超過26萬個皮膚癌病例被確診,其中黑色素瘤病例有13000個,每年約有2148人死亡。

來自加利福尼亞加州大學皮膚科教授Nick Lowe表示,「絕大多數英國人利用一切機會烘烤自己,主要是因為他們相信這不會對皮膚造成任何傷害。」

說到沙灘, 「沙療」最近也有點火。新疆吐魯番聚集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據維吾爾醫醫院主任醫師克然木·阿不都稱,從六月開始,目前已接收患者兩千多個。他說,沙療可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衝擊性脊柱炎、痛風、白癜風、骨質增生等等。

據知網上一些資料顯示,沙粒中所蓄含的磷、鉀、鎂、鐵、鈣等礦物質充分釋放,並形成強烈磁性物質經皮膚滲透,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對人體產生鎮痛、消炎、降壓、止瀉、瘦身等作用。

這麼看來,「沙療」有點「包治百病」的神奇效果。但目前對照實驗的文獻數量還十分有限,對於民族醫學的未來值得展望。只是界哥有點擔心,這70度的沙子,皮膚會不會灼傷......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沙療遊客的增多,也為周邊的村民增收打開了新渠道。有人在自家的庭院里開起了旅館,旅館內設施齊全,每到旺季,房間很快就被訂購一空。除了沙療的時間外,遊客們還會聚在旅館的院子里唱唱歌、跳跳舞。這樣,周邊的村民每年可收入四五萬元。

「石療」「沙療」都說完了,界哥再來說說「火療」。

有網友調侃,「真硬核朋克式養生,挺得過去叫火療,挺不過去......」

據發表在《護理研究》上的論文《火療法的臨床研究進展》,火療通過在人體上燃火——用濕毛巾放在患處,然後均勻噴洒上乙醇,將乙醇點燃後幾秒鐘撲滅,可以起到溫通經脈,行氣活血,消瘀散結,調理陰陽平衡,扶正祛邪治病的作用。

此論文還寫道,火療法可以改善腰背部疾患、皮膚疾患、痛經、肝硬化腹水、強直性脊柱炎等等,療效顯著。但這些臨床研究,都屬於「經驗法」,我國還沒有對火療法治療疾病相關機制的文獻。

華東某三甲中醫醫院醫生稱,只知道火針,沒有見過這麼誇張的療法。

另外,打著「中醫」擦邊球的養生美容館遍地開花......界哥在大眾點評網上的一家「火療養生館」看到了以下這幅圖——

皮膚起紅疹是在排濕寒;月經提前是打通了任督二脈;反胃嘔吐是在調整脾胃;身上出現青紫斑塊是血液中的毒素外排......

界哥嚇得趕緊扔掉了手中的打火機......

各位讀者朋友是不是感覺今天漲姿勢了。界哥還是提醒,想要身體好,與其沉迷於各種療法偏方,還不如少熬夜多運動,吃得健康,遠離「現代病」。

參考文獻:

https://www.mirror.co.uk/science/how-to-apply-sunscreen-properly-7938540

徐依,陳楊等.火療法的臨床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8,32(3):359-361

布熱比·依明.基於流固耦合研究維醫沙療對股動脈分支脈動血流動力學影響[D].新疆:新疆大學, 2017:1-3.

- 完 -

參加《醫學界》讀者調研

贏取精美小禮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 的精彩文章:

「勐臘五層龍」目前已知兩個居群秋海棠科新種命名為「中緬秋海棠」
中國非公醫院100強榜單來了

TAG:醫學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