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本藏集 一世鑒藏——從吳寬的書畫題跋觀其書畫鑒藏方法

一本藏集 一世鑒藏——從吳寬的書畫題跋觀其書畫鑒藏方法

《中國美術報》第116期 藝術財富

【編者按】吳寬,在明代是書畫鑒藏圈的中心人物,被稱為「吳門先導」;在現代,他亦是藝術市場中當仁不讓的「帶貨高手」。只要在市場中出現的拍品與他有所聯繫,不管是吳寬親作還是有吳寬題跋的作品,一出場便「自帶光環」,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但這也成為許多作偽者覬覦的對象。本期藝術財富以吳寬為專題,來探討其書畫鑒藏方法,解密為何諸多偽作中會有吳寬的題跋。

吳寬(1435—1504),字原博,號匏庵、玉亭主,世稱匏庵先生。作為吳門地區的中心人物之一,吳寬在書畫鑒藏、文學、詩學、藝術等方面均有廣泛的影響,其品德才學光耀一時,後人對其有很高的評價,如「明代中葉以後,吳中文士未有能過之者」。

蜚聲南北 廣交藝友

吳寬出身名門,家學頗深。其父吳孟融善經商,家中積存了大量財富,為吳寬收藏字畫提供了充裕的物質條件,為其鑒藏之路做了鋪墊。其次,吳孟融也喜歡購書藏書,其深厚的文學素養便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吳寬的鑒藏觀。

吳寬雖有著深厚的文學修養,卻經歷多次鄉試失意。1472年,吳寬的命運發生了轉變。那年,吳寬38歲,其會試、廷試皆第一,被授為翰林院修撰。此後,吳寬的仕途便一帆風順,50歲時升右春坊右諭德;59歲升吏部右侍郎;65歲時,任吏部尚書。這三十餘年的政治生涯對吳寬的書畫鑒藏影響很大,在此期間,吳寬結交了眾多仕宦之友,如李東陽、謝鐸、陳璚、吳洪等,他們不僅在仕途上多有交集,也常有書畫鑒藏交遊。1464年,陳璚與吳寬同時考取舉人,因都喜愛書畫,便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經常在一起品畫、藏物。據載,吳寬所藏元張文蔚的《楊參謀誄》就是從陳璚處所得,陳璚也常以自己所藏之物與吳寬共賞,並請他題識。

吳寬雖久在京城為官,但也未曾與吳地故友疏遠聯繫,他與杜瓊、劉鈺、沈周、史鑒、李應禎、陳震、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等往來密切。在吳中好友中,沈周與吳寬交往最為密切,二人頻繁書信往來,尤其多書畫交流。如成化十四年(1478)正月二十六日,天降暴雨,吳寬邀請沈周前來,二人以書畫緩解雨天的寂寞,沈周沉醉在其中,便作詩作畫,記錄此情此景:「正月廿六日,匏翁吳先生知予雨中岑寂,以書見招,相與道舊竟日,且留醫俗亭。其弟愛客亦如兄之誼。余雖不飲,不覺為之霑醉。因作詩與畫,以識其跡」。

弘治十年(1497),沈周入蘇州訪吳寬並留宿,為吳寬臨《秋山晴靄圖》卷。同年,吳寬與沈周在石田舟中共賞蘇軾墨跡《東坡贈黎侯千文卷》:「此東坡先生真跡千文卷,實余內家南野堂中妙品也……後學沈周,弘治丁巳四月二十八日觀於石田舟中」。此年吳寬服除返京,沈周拏舟遠送,繪《京口送別圖》,圖後吳寬跋云:「丁巳北上,承石田送至京口,途中和餘二詩,並寫圖為贈。寬恐遺落,裱錦成卷,因錄原作於後。弘治甲子閏月二十七日,以病在告書,匏翁。」其中,「途中和餘二詩」中的二詩分別為沈周的《用清虛堂韻送匏庵少宰服闋還京》,吳寬的《予服除赴京,啟南謂年老難別,拏舟遠送,感念故情,以詩敘謝》。

此外,吳寬與沈周也為通家之好,成化十年(1474),沈周訪吳寬父,「赴蘇州城,訪吳寬父融於東庄,又訪施文顯,皆有贈詩」。成化十三年(1477),沈周父沈恆病故,吳寬為其撰《隆池阡表》。

【明】? 沈周? 游西山記圖卷(局部)

《匏翁家藏集》記錄吳寬的書畫鑒藏方法

書畫鑒賞與收藏,古人稱之為鑒藏,它包括鑒定、欣賞、收藏、流傳、著錄等方面。這需要有一定眼力,又需要有一定財力,從事這方面研究,並藏有一定數量的歷代優秀作品者方可稱為收藏家。

而吳寬正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收藏家。吳寬的《匏翁家藏集》收錄了約三百多條關於書畫鑒藏的題跋,從這些跋文可看出其主要鑒藏品的來源:一是有友人攜作品前來展示的,如1477年,張弼過宿修竹書館,以其《出守南安紀行詩》相示吳寬,吳寬為其題「扁舟道吳過宿修竹館,明日示以此冊,讀之一過,書其後而還之」。二是吳寬在友人處看到的,如1473年,吳寬得觀錫山楊公所藏楊文貞公所書的御制詩冊,「是詩今為都御史錫山楊公所藏,翰林修撰臣寬獲觀而謹識之」。三是朋友贈予的,如1478年,吳寬游西山,作《游西山記》,請沈周作畫,此畫為吳寬所藏。「沈周《游西山圖》卷,……沈周造……後附先生自書《游西山記》。」第二年,吳寬返京之時,沈周送圖並題詩。四是吳寬很多題跋都是應友人之請所作,從題目即知,如《為周郎中公瑞題觀蓮圖》《為陸全卿題劉松年香山九老圖》《為陳副使寓題畫》等。由此可以看出,吳寬藏品多從友人處得到,也有從他處購得,或在其為官之時觀於內府。

而《匏翁家藏集》中所記錄的這些吳寬題跋,不僅能反映出吳寬藏品的來源,更為重要的是反映出其書畫鑒定的方法。第一,以作者為主,結合作者的作畫或書寫的風格特點,來分析該作品是否為親筆。如吳寬在元代高克恭的《林巒煙雨圖》中題道:「村居隱隱欲通舟,中有山人舊姓仇。二百餘年遺墨在,令人慾作武林游。成化庚寅修禊日長洲吳寬。」詩中前兩句表現畫面內容,後兩句從側面讚頌了高克恭的繪畫,觀其遺墨,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彷彿遊走在畫中。此跋作於1470年吳寬36歲時,此時的吳寬已具備一定的鑒賞分析能力。

第二,吳寬除從作者技法表現和作品流傳關係考證外,還注重辨析作品印文及題籤。尤其對於古代書畫,他題王羲之書法,雖篇幅較短,但鑒別緣由已交代清楚:「右軍《此事帖》,凡二十字蓋嘗為金源氏物,章宗數印猶爛,然楮墨見簽題,亦其手書信可寶也。成化戊戌歲五月壬午寬觀於徐太守維亨為題。」此跋同作於1478年,是吳寬從徐維亨處觀得。《此事帖》僅二十字,為金章宗完顏璟之物,大定十八年(1178)完顏璟被封為金源郡王,故此處稱「金源氏物」。吳寬有考金章宗之印,但印文有損不可辨識。然吳寬從題籤的用紙和墨色判斷,是為章宗手筆。

第三,以遞藏為主,考證作品的遞藏關係,是否遞藏有序。據《家藏集》卷四十九《題東坡遺張平陽詩真跡》可知,吳寬鑒定此作舊藏於徐良夫家。徐良夫是元末明初有名的學者。吳寬聽聞徐良夫所藏頗豐,但已經一字不存,所以吳寬並不贊同黃晉卿「已亡其半,可惜也」之說,認為此卷雖殘尤存,已是幸事。吳寬在此跋文中兩次感嘆此卷的「為幸益甚」。他先引歷史史實,正如《左傳》有載:「冬,十有二月,吳滅徐。徐子章羽奔楚。」致使子孫散落,而徐耕學與徐良夫二人姓氏相同,又同為一處故里。故此卷藏於徐耕學處就像在徐良夫家一樣,確是幸事。而後吳寬引用典故「楚王失弓」,意思是楚王出遊打獵時不慎將弓遺失,隨從想去找尋,被楚王制止。楚王認為丟弓的是楚國人,拾到的也是楚國人,何必去找,以示其寬闊胸襟。但孔子不以為然,他認為楚王僅認為楚國人平等,而非天下人平等。吳寬以此典故與二徐得《村醪詩帖》相聯繫,擔心徐家子孫以此典故為借口,將作品變賣或轉移。吳寬此番解釋意表該卷書跡彌足珍貴。「坡老」即蘇軾,對於蘇軾作品本身的妙處,吳寬並未贅述,他認為前輩評論很多,自己才疏學淺,就不妄加品評了。這是其謙虛的表現,也是吳寬區別於其他鑒藏家作跋之處,說獨到之處,避免重複。另外,吳寬也善於運用前輩鑒藏家的鑒賞成果,比如「右趙松雪書紈扇賦,當暑誦之,涼思颯然。此卷觀楊文貞公題識,初為莘君所藏,今歸吾鄉陳湖陸氏」。此處吳寬引用楊士奇的題識,交代作品遞藏關係。

【宋】? 李唐? 晉文公復國圖

求真求實的鑒藏觀念

吳寬為人真誠,行履端恪,淡泊樸實。這樣的性格,無疑影響著吳寬的鑒藏理念,即求真求實。

吳寬認為,在鑒定書畫時,既要關注作品本身的風格特點,也不能脫離它的時代背景。因此,他在為書畫作跋時對作品進行簡要敘述,如:「此卷則李畫在前,人物類舊時,樹石宮宇肖黃荃較勝晚年之作,而書在後者,益證為思陵早年筆,有虞永興風規,足稱二絕。」此跋言短意全,記述了李唐繪畫特點、師從以及繪畫風格所屬時期,宋高宗書跡特點、成文時期,並讚頌了高宗筆法。此外還要注重作者的身世背景,他曾題:「元清獻王公,以父積翁蔭既受官,得賜田宅於吳,後更治郡仕至行省參政而歸老,吳中以沒故公書跡,吳人多得之。」吳寬通過對清獻王生平的考證,證實了作者與吳地的關係,這也是此作品為何歸吳人所得之由。

【明】? 沈周? 京口送別圖

吳寬的「求實」觀念,還表現在對作品遞藏有序的證實。他常在跋文中將遞藏敘述詳盡:「此卷初為王清獻公家物,公已沒,家人理筐篋,書翰業績,見此紙損爛將裂,以拭酒卮。公之子季境適見之,識為信公手書,驚嘆存之。後歸常熟陳原錫家,久之為錢允言所得,今傳其子世恆。」此篇《跋文信公墨跡》中,證實作品初為王清獻公之物,王清獻公死後其子季境存之,後歸陳原錫處,後為錢允言所得,家傳至其子錢世恆。

吳寬善於「引史用典」的鑒藏方法亦是他「實求」的具體表現。如吳寬在《晉文公復國圖》的跋文中,引用了兩方面的史料,一是宋高宗喜愛書法,並且與皇后吳氏書寫了南宋初年為太學的課本「十三經」,後刻在石頭上,被稱為《南宋太學石經》。二是元初楊璉真伽發掘宋陵墓,欲建一瓶塔,而對石經造成損壞。此二則史料,不僅為此畫斷代提供了依據,同時還突出了這幅作品的歷史價值。

吳寬「求真求實」的鑒藏觀不僅奠定了其當時在書畫鑒藏圈中的地位,亦影響了許多後世鑒藏家的鑒藏觀。如文徵明在他的《真賞齋銘》中寫道:「……此其好尚之篤,賞識之真,孰得而間哉……寓意施斯,乃中有得,弗以物移。植志弗移,寄情高朗,弗滯物移,是曰真賞。」從他這種「自娛」「真賞」的鑒藏觀中可看到他受到老師吳寬的影響頗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報 的精彩文章:

走進吳昌碩的藝術世界 其詩:風葉花雨隨意寫
2018春拍市場回歸理性:市場雖現新氣象,但不令人興奮

TAG:中國美術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