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朗普又搞事情了!考慮對富豪減稅 規模或達1000億美元

特朗普又搞事情了!考慮對富豪減稅 規模或達1000億美元

在去年底稅改落地、企業稅率下調後,特朗普如今又希望給富人減稅。

據《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對資本利得稅繳稅基數的計算方式進行調整,以在其中反映通脹對資產價值的影響。鑒於資本利得稅的主要來源就是富人群體,因此這基本上等同於直接給富人減稅,而最終規模可能高達1000億美元。

目前美國資本利得稅稅率通常是20%,繳稅基數是資產出售時的價值減去當初購入時的價值。如果一名投資者在1980年買入10萬美元的股票並一直持有,假設現在以100萬美元的價格賣出,那麼他的繳稅基數就是90萬美元。

按照特朗普政府的計劃,如果將繳稅基數經通脹調整,那麼上述投資者購入股票的成本就應該差不多是30萬美元,以此計算的繳稅基數則降低到70萬美元,這名投資者也就能少繳4萬美元的資本利得稅。

《紐約時報》報道稱,特朗普政府希望能找到辦法,以繞開國會直接推動這一措施落地,不過在法律專家看來,這種可能性不大。

報道還提到,資本利得稅基本上是高收入群體的專屬稅種,在去年落地的稅改中未作調整。有獨立研究顯示,如果將資本利得稅繳稅基數經通脹調整,那麼超過97%的減稅利益會讓渡給美國10%的收入最高的那些人,而其中三分之二則會由0.1%的那部分最富有人群享有。

在本月稍早於阿根廷舉行的G20峰會期間,美國財政姆努欽在一次採訪中也曾提到過這種想法,稱財政部在研究能否利用其監管許可權將通脹指標計入資本利得稅的繳稅基數中去。他當時表示:

如果不能通過立法程序完成這件事,我們會對財政部自己的工具進行研究,以判斷能否自行推進。

給富人減稅在大多數地區都屬於敏感行為,在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美國尤其如此。華爾街見聞此前曾提到,美國智庫「經濟政策研究所」本月發布的一份研究顯示,2015年,前1%頂尖收入人群的收入,比餘下99%人群高出了25倍。

該智庫認為,2007-2008年的金融危機過後,美國大多數地區前1%的人群,收入增長要快於餘下的99%人群。這種「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趨勢在1973年至2007年間,也已經出現,頂尖1%自那以來,不但掌握了全社會主要的財富,還掌握了主要的財富增長。

在貧富差距最明顯的紐約、佛羅里達和康涅狄格三個州,頂端1%的人群相對餘下99%人群的收入差距更是明顯。紐約前1%的富人,收入是餘下99%大眾的44.4倍,佛羅里達是39.5倍,康涅狄格州是37.2倍。

而如果上述改變資本利得稅繳稅基數的想法落地,按照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模型計算,將在10年內令政府收入減少1020億美元,其中86%的好處由最富的那1%人群享有。

因此姆努欽的上述想法一出就已經遭到抨擊,《紐約時報》援引紐民主党參議院領袖Chuck Schumer稱:

赤字失控、薪資停止增長以及富人的境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在這種情況下給予最富的那1%人群更多好處讓人憤怒,這也顯示出共和黨的本色。

此外,姆努欽覺得他可以自己推進,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必須要通過立法解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爾街見聞 的精彩文章:

中美科技巨頭的下一戰場——醫藥
跌出來的機會:是時候考慮新興市場公司債了

TAG:華爾街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