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Wendy:BK講 零售業和微商發展歷史

Wendy:BK講 零售業和微商發展歷史

主持人:

那說起BK,我想大部分人都會覺得,BK是神一樣的存在,對吧,大咖,牛逼,高高在上,遙不可及,是不是?群里回復你一條消息,BK回復我了,能夠高興三天,和BK合了個影,終於和BK合影了,可能興奮到失眠。我不是笑你們啊,對於比自己厲害的人,有一個崇拜心理是很正常的,那我今天就要從朋友角度來簡單說兩句。

我和BK認識有四五年了吧,那從最早跟著他減肥,再到微商,再到社交零售,他是我的一個非常好的良師益友,BK他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他喜歡潛水啦,健身啦,射擊啦,騎馬啦,喜歡各種戶外運動,喜歡到全世界各地去旅行。

BK他很會玩,那更重要的是他非常的樂於分享,會帶著身邊的朋友一塊玩,像是社群裡面我們自己組織的去泰國啊,包括今年的菲律賓,BK帶著大家去潛水,去遊玩,去感受了不一樣的人生體驗和生活樂趣。

那我們拋開他在這個行業裡面所有的頭銜和光環來看,BK他也打過工炒過股啊,也做過淘寶開過實體,他和所有人一樣,都在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著,直到2015年的時候,機緣巧合的進入到了社交零售的這個行業。

社交零售,他是一個全新的行業,我們在這個行業剛剛暫露頭角的時候,興起的時候,我們進入是沒有老師的,全靠自己摸著石頭過河,那麼BK他憑藉著自己的智慧,膽識,執行力以及對這個行業的判斷,經過三年時間的積累和沉澱,打造出了一套非常完善的實操手冊和培訓系統,他的這個行業能力,可謂是全國頂級水平,無論是社群運營,還是平台輔助運營,在達令家正式啟盤的短短半年時間裡,我們的社群從1發展到25萬人的規模。

我們說社交零售這個行業,他非常的公平,每個人的機會都是一樣的,為什麼呢?因為這個行業里,他沒有天生的大咖,所謂的大咖,他也是普通人,BK他也是一個普通人,他就是我的一個朋友,我們都是從小小白蒙里懞懂的來,然後通過學習,思考,實踐,堅持,如此反覆的積累經驗,才有了今天的一個成就。

這就是我今天想要和大家表達的,那麼現在大家都已經踏進了社交零售的這個大院兒,那麼今晚的課程,它就是一塊含著真金的敲門磚,我希望大家能夠認真對待,且聽且珍惜!好,廢話少說,下面有請BK~

BK:

大家好,我是BK,群裡面可能有人認識我,有的人可能不知道我是誰,不管你認不認識我,沒有關係,我就是和李彤介紹的是一樣的,我就是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老百姓,最早的時候呢,從事媒體行業,後來呢,從事多年的個體工商戶經營類的行業,然後我是一個比較高效的人,所有,我也不喜歡浪費大家時間,那麼下面我就開始進行今天的話題好不好。

因為今天各群的夥伴人群結構我不是特別清楚 可能有這個行業的從業者 可能也有剛剛進入的 可能還有莫名其妙進入的 甚至也可能有還沒有進入的。

所以我今天只想和大家聊聊關於對這個行業我個人的一些理解。

我想先問一個問題,各位真實快速回答,我想問問各位,在你們看來,微商是什麼?答案沒有對錯,就怎麼想,怎麼快速說就行。

好,謝謝各位,我繼續,請暫停。

我在我這個群里看到的答案基本上就是,賣東西,在朋友圈賣東西,通過微商賣東西,這是幾乎所有人對微商的普遍理解,所以我今天想說的第一件事兒,

1、微商是什麼

幾乎所有人對於微商的理解,就是在朋友圈賣東西,包括我自己進入這個行業之前也是這麼理解的,覺得微信裡面賣貨就是微商,但今天我想和大家講一下,在我們進了這個行業兩到三年以後,我們怎麼看待,微商這個行業的。

在講這個話題之前呢,首先大家記住一個詞,流量,或者叫做渠道,任何的零售行業他最關鍵的核心就是在於流量和渠道,其次在於他的貨品,所以請大家先記住這兩個詞,流量或渠道。

微商它本身就是屬於零售行業,他最終是一個賣貨的形式和形態,那麼零售行業,我們去看的話,從古到今,最早的零售行業的業態是什麼,是地產零售,包括到現在也廣泛存在,比如說我們的實體店,超市這都屬於地產零售,那麼在地產零售時代,大家想一下,流量該如何獲取?

在地產零售的時代,在我們實體店的時代流量獲取的邏輯是非常簡單清晰的,其實就是越好的地段,它有越大的人流量,也就是流量越大,那麼相對來說,越好的地段,它的租金就越貴,就比如說,可能按單面積來算的話,最貴的租金,有可能是火車站的店鋪租金,在火車站店鋪,它賣的東西可能不是那麼特別,甚至有的商品質量都不是那麼好,但是只要在那個店鋪,他肯定就可以做很好的生意。為什麼他就永遠源源不斷的有流量,但同時這個店鋪就很難獲得,或者代價非常的高?所以我們在傳統的地產零售時代,想要做好生意,關鍵是要獲得流量,而這個獲取流量的方式,就是你通過更高的租金,去購買購置一個更好的流量入口,就是更好的地段。

那麼今天雖然地產零售還廣泛的存在,但是大家已經非常的熟悉、認可、接受,甚至依賴於另外一種在最近十年才出現的新型零售業態,就是我們的電商,或者我們今天稱之為傳統電商。比如說淘寶,京東,天貓,唯品會等等傳統的B2C電商,那麼他們這個電商,獲取流量又通過什麼樣的方式?

在電商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可能花很小的代價,甚至不用花什麼代價,就可以在網上開個淘寶店,然後那個時候,因為往上淘寶店其實並不是特別多,但是網上可能又很大的受眾人群,他們的目光聚焦在淘寶,他們在淘寶進行搜索以後,可能會找到那個店鋪,相對來說那個時候店比較少,人比較多,人比較容易找到你的店鋪,所以能夠有一些自然的流量產生,或者說能夠享受當時的流量紅利,但是今天這個局面,其實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如果群裡面有做個電商經驗的朋友應該很清楚在今天,如果你在網上有一個電商的店鋪,你可能需要花很高昂的代價去獲取流量的曝光,簡單講就是你可能交給了平台一定的錢, 錢交的越多,這個平台會把你的店鋪曝光在這個平台上更好的位置,讓給更多的人看到你,讓給你更多的流量聚集到你這邊來才能成交。但是今天這個代價越來越大,甚至有的時候會超過實體店的代價。

我舉個例子,比如說像淘寶的直通車,什麼叫直通車?就是你可以在你的商品標籤裡面選一個關鍵詞,是你自己可以設定一定金額,你的金額如果設定越高,淘寶就會把你的店鋪在搜索的時候排名比較靠前,大家覺得比較容易搜索到。我自己有過淘寶的經商經驗,大概在十幾年前,剛出現直通車的時候,我記得有一個關鍵詞當時設置,一塊一毛多錢就是全國最高,一搜這個關鍵詞,我的店鋪是排第一,就贏了很多流量進來,但是在兩三個月前我去搜索下這個詞的話,它的價格已經漲到了二十塊,十七塊多,價格漲了十五倍以上。

這意味著什麼呢,這個意味著如果說,我要把我的一個淘寶店鋪在比較好的位置曝光去獲取比較好的流量,每一個點擊我的這個店鋪,不管有沒有成交,點擊一下,我就得付給淘寶這麼多的錢,那麼,如果說一個普通的個體,你沒有任何創業的資本,其實你已經不太玩的起這個電商,因為如果你不去購買流量的話,你的店鋪沒有可能被別人搜到,但是要去購買流量這個成本代價已經非常的高。

那麼請大家回憶一下最開始我們說的一個是流量,或者叫渠道,大家來對比一下傳統的地產零售以及我們現在已經熟知的傳統電商,他們獲取流量的方式也沒有任何變化,在今天來看他們或許瀏覽方式都是通過金錢來購買,如果說你有足夠的錢,有更多的錢,你就可以買到更好的位置,他們或許流量邏輯沒有產生任何變化,只不過是流量呈現的入口發生了變化,以前是在線下,有些地域的限制,有些時間的限制,現在搬到了線上,搬到了網頁上,搬到了手機上,他打破了地域和時間的限制,流量呈現的入口變化了,但是流量獲取的邏輯沒有任何的變化。

但是,即便,流量獲取的邏輯沒有變化,只是流量呈現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即便如此,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從地產零售到現在的傳統電商,已經對這個社會,對我們購物,對我們的消費產生了多大的更替,這個大家都是可以切身感受到的,僅僅只是這麼一個小小的呈現位置的變化,就已經產生了這麼大的變革和變化。

那麼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微商到底是什麼樣的變化。

我舉個例子啊,比如說現在各位都是達令家的店主,達令家就屬於微商裡面一個細分的類別,或者稱之為微商,或者社交電商。大家已經是達令家的店主,大家註冊達令家的時候,都是購買了一套精選商品,399到500多不等,這個時候,如果說你跟我講說是我口袋裡有四萬塊錢,我口袋有四十萬,我很看好這個行業,我想投資四萬,我想投資四十萬,但是呢,你要給我更好的曝光位,你要給我更好的流量,你找到我沒有用,我沒有辦法給你,你找到公司,公司也不會賣給你。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微商這個商業邏輯上面,他獲取流量的整個方式,發生了完全顛覆性的變革,以前所有的流量是頂部的一個公司或者頂部的一個平台,或者說是一個比較好的商場,他通過他的廣告宣傳,把人聚集過來,他先把流量抓到手裡,他先通過成本付出的方式去集中流量,然後再通過分割售賣,比如說把店鋪裡面好的位置買貴一點,差的位置賣便宜點,把這個淘寶頁面上好的位置賣貴一點,差的位置賣便宜一點,頂部啟動流量,然後再收錢進行售賣,這是以前傳統的方式。

到了微商以後,頂部是不再集中流量的,但是呢,每一個人,每一個小小的個體,都成為了一個流量入口, 每個人都能夠通過自己原有的信任,通過自己的分享,通過自己的社會關係,去製造和產生自己的流量,所有在微商的商業心態下面,他是一個底部獲取流量以後,在頂部進行堆積。

所以這個時候大家發現沒有,我剛才講過,在零售行業,最關鍵也是流量和流量的獲取方式,以前我們電商和傳統地產零售,流量獲取的方式邏輯其實沒有任何的變化,都是花錢去購買流量,僅僅在這情況下面已經產生了巨大的行業變革,但是今天,微商出現的時候,整個流量獲取的邏輯和方式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你們是不是覺得這個變革肯定會來的更大。

我們再換一個角度去看,微商和傳統零售的一些根本性區別,我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我們最早進行消費的時候,我們是搜素性消費,就是比如說我們逛街逛著逛著,看到家店覺得東西好,我們就去買了,然後網上逛著逛著,看到一個東西不是我或者想要搜索的一個什麼東西,搜索完出來很多,我在不斷的再搜索再搜索再搜索,最後下單了,這個都是一個搜索性的消費行為,我以前開實體店的時候,逛街進來的客人是有的,但是最終實際上在店裡面成交,我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這個銷售額是來自於逛店的客人認可了這個店鋪以後再帶老客人過來。

所以講到這裡大家是否能明白,微商並不是簡單的朋友圈賣貨行為,朋友圈賣貨只不過是微商的一種表現形式,而背後的真正邏輯是獲取流量的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而普通個體的身份也由純粹的消費者可以轉化為消費商,不是簡單的朋友圈賣貨,背後的邏輯是整個零售行業的巨大變革。大家能理解嗎?

那為什麼我要在一開始花這麼多時間來講一個這麼大的商業邏輯呢?

因為今天在各群的朋友,說實話我不清楚你們是為什麼會進入這個行業,或者為什麼願意來聽我聊天。

很有可能啊,我覺得肯定存在,很多朋友是朋友推薦了,純粹給個面子, 當請吃頓飯吧,支持註冊一下。

或者可能是朋友推薦的某個精選商品,朋友也介紹的不錯,介紹的挺辛苦的,覺得也還行,那就試試吧。

或者是可能看看達令家東西也還可以噢,蠻多的噢,註冊後有折扣噢,自己買買也還划算的噢。

甚至可能會存在有的人是不斷被人「安利」,索性算了,也沒太多錢,註冊就註冊一個吧。

請問各位有沒有這樣的情況?

中間很少有人,是朋友能夠簡潔清晰高效的和你們講解介紹清楚,自己也能看的明白的,很少很少。

即便有,也肯定只是模糊概念,覺得微商能賺錢,我試試看吧,最多如此。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你們可惜了!雖然不是你們的原因,但你們可惜了!

因為你們根本不知道你們一個腳已經跨入了一個金礦,都沒進去看一眼,你就轉身走了,心裡想著,微商就是朋友圈賣賣貨,我是不會去做的。

是不是會有這樣的想法?

所以我上來先要和所有人講明白,微商真不是你們看到的簡單的在朋友圈賣賣貨刷刷屏而已,微商背後的邏輯是零售行業流量獲取方式發生巨大變革的行業革命。

那講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但是這麼大的一個變革 和「我」 和普通個體有毛關係啊?所以我接下來聊第二個話題。

2、微商——行業巨大變革和普通個體的關係

我不講大道理的,和大家舉幾個我自己經歷過的例子。

地產零售和傳統電商呢,他的客人更像是走過路過逛進來的新客人,我們今天的微商更像是新客人推薦的老客人,而這個新客人身份又發生了質的變化,他以前是純粹的一個消費者的身份,但是今天賦予它一些功能以後,它就能變成一個即是消費者又是銷售者,我們稱之為消費商的身份。

先問問大家,在大家過往的人生里,零售行業或者說商業行業發生過巨大變革的,除了電商迭代地產零售之外,在更早的時候,大家還經歷過什麼大的變革?

我在我這邊去看到一些答案,比如說像股市,像房地產,像集體變個體,還有人說像改革開放,那麼我想和大家聊的就是改革開放。

我是1981年生的,可能在座的各位大部分跟我的年齡結構差不多,所以呢,在我們這一輩人的小時候,我們是經歷改革開放的,我給大家舉一個我自己經歷過的例子。

我的父親是一個高技術人才,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們家裡面就很早的有冰箱有彩電,有遙控彩電,因為我父親那個時候的收入非常高,在我很小的時候,在八幾年的時候,大部分人的收入可能是一百多兩百多,算好的了,但是我父親那個時候一個月就可以賺兩三千塊錢,所以我們小時候家庭的生活條件是非常好的。

那麼在當時這個情況下,我父親有這麼高的收入,高於普通人十倍二十倍的收入的時候,他肯定不會選擇去下海去經商,他一直給別人做高級技術人才,在給別人創造很大的利益,我記得很清楚,在我初中的時候,大概在九五年九六年的時候,有一次吃飯的時候我就問我爸,我說,如果那個時候你自己開公司做生意的話,現在家裡面能賺多少錢?我爸說那個不好說,說不定全虧光,有風險,我說那你去算一下你這幾年光給別人做的這些項目,給別人產生的利潤,你這樣算的話,保守點算,大概現在家裡能賺多少錢,我父親想了很久,他跟我講他說那估計兩三百萬是沒問題

兩三百萬在九五年九六年的時候是一個很可怕的天文數字,那個時候一套房子,只要幾萬塊錢,那就是因為我父親他因為一直有一個比較好的工作和比較好的收入,他從來沒有去考慮過,要去下海去經營,從來沒有去考慮過,這是一個例子。

另外一個例子,我讀小學的時候,我的小學隔壁一條馬路叫做新生路,我是杭州人,如果有杭州人應該知道。我每天下課都會去那個路上閑逛,為什麼呢?男孩子喜歡搜集些標籤,那個路上都是賣服裝的檔口,都是個體的小老闆,他們有很多標籤扔在地上不要,我們去撿回來收藏起來,直到幾年前,突然知道,那條新生路,為什麼叫做新生路。

新生路,新舊的新,生命的新。

原來當時那條路被命名為新生路,是因為那條路上所有賣服裝的這些小老闆,他們全都是曾經的監獄服刑人員,服刑期滿以後,社會上不接受他們,也沒什麼技能,找不到工作,在這個情況下他們沒有活路。政府專門給他們開闢了一條路,每個人給你一個檔口,不用錢,做小生意吧,你能活就活,活不了我也管不了你了,這個路就叫做新生路。

我不帶有任何歧視,但是實實在在講,大部分的監獄服刑人員他肯定相對來講,他沒有任何的社會資源,他可能也沒有任何的知識儲備,或者沒有什麼能力,大部分都是這樣,在這個情況下面,他們逼不得已,為了賺口飯錢,結果呢,就是做了小商小販,但是其中的絕大多數人在當年都變成了,當年所有人都比較羨慕的一個稱號,叫做「萬元戶」。

我們來對比下,比如說像我的父親,他是一個高級的人才,有很高的薪水,在那個時候,他肯定不會選擇創業。但是相對來講,同樣時期,一個監獄的服刑人員他由於沒有去路,不得已去選擇了另一種生活的方式,結果沒想到他賺到錢了,發大財了。

一對後大家就會發現,這些監獄服刑人員,他們不管從個人能力,從個人基礎,從個人資源,他肯定不及我爸,但是為什麼同樣,同一個時期啊,他們就可以比我爸賺到更多的錢,這個中間最大的原因是在於整個行業的變革,整個商業的變革,整個邏輯的變革。

所以,只要在行業有大變革的時候,個體就會產生機會。

即便你沒有任何的資源基礎能力,但是由於整個行業發生了變革,絕大多數人沒有看懂看起看上這個行業,而有一些普通個體或者走投無路,或者誤打誤撞,進入了這個行業,而這個行業是符合大趨勢的行業。

有一句話大家耳朵都聽爛了,雷軍講的,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講過這個話後十年內左右,雷軍的公司上市了,市值超過1000億。

在行業產生巨大變革的時候,其實並不是個體本身的能力資源有多強,而是更重要的, 他進入了這個行業,他沉入了這個行業,他跟上了一個趨勢。那麼他對比同樣的時間精力思考和執行的話,他所能獲取的回報,其實是和他本身不相匹配的,是超過他本身在傳統固有渠道裡面獲取的,說到這裡大家認同嗎?

我相信可能群里也有不少人,看過我們有些夥伴在達令家的收入,可能看到過一個月幾萬的,也可能看到過一個月幾十萬的。看到一個月幾萬的,也許還能接受和理解,看到一個月幾十萬的,第一反應 「肯定是假的,ps的」。

會有這樣的想法太正常了,因為本來在傳統的渠道,確實不可能產生這樣的價值體現,但其實正是因為在趨勢上,在風口上,在機會上,而大多數的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 ,有些人進入了,沉入了,認真對待了,產生了這樣的收益。

我們前段時間,在我們社群達令家的管家群里做了一些簡單的調研,

對了,還有的人會覺得運氣好,和我沒關係。

有的人會覺得,那是他們很厲害,但我賺不到。

有的人會覺得我只不過幾百塊錢買了套商品,怎麼可能呢?

那些和我沒有關係,很多人會這樣覺得。

所以我給大家看看我們做的一個簡單調研的結果,大家請仔細看圖:

我們採用自動收集的方法,在我們社群的管家中進行了調研。

調研幾個真實數據反饋,比如以前什麼職業,以前月薪多少,做達令家多久時間到的管家,到管家後新增收入多少。

一共130個管家參加了調研,大家可以仔細看一下。來自各行各業的人 ,不管你以前 幹什麼的都有。在沒有放棄原有收入的情況下,最右邊是他們目前新增的月收入比例。

除了原來收入非常高的金融行業,所有人群的收入水平都增加一倍以上。特別是大家看到,有將近20%的全職寶媽。

坦白說,大部分的全職寶媽,沒有太高的職業能力,而且多年沒有工作,和社會都已經脫節,原來幾乎0收入狀態。但是這些全職寶媽在達令家的平均月收入達到了將近3w。大家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別的行業有平均月收入4w5w的。

各位覺得,如果這個收入,對標各位現在朝九晚五經常加班,幹了十幾年,無非幾千塊萬把塊工資,你們覺得怎麼樣?

一年新增20w到百萬的年收入,你們覺得怎麼樣?

我再次強調,從他們以往的收入對比,可以看出,並不是他們本來有能力獲取這個收入, 而確實是大趨勢變革,帶來的行業機會。

他們每個人,幾乎和你們一樣,進入達令家的時候,懵懵懂懂誤打誤撞,甚至完全是出於面子。而當他們把幾百塊錢當回事兒,真正去學習和運營之後,就是這樣的結果。

那麼有的人可能會想,要到這樣的結果,不知道要吃苦多久噢。

那麼我也明確告訴所有人,全天下沒有躺賺的錢,大家回想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收入,賺到的每一分錢,哪一分不是天長日久吃了多少苦賺到的?你們現在一個月幾千塊萬把塊工資,哪個不是勤勤懇懇工作了多少年換來的?

同樣是換,精神自由,空間自由,時間自由,收入翻幾倍,你們願意選擇哪個呢?

但是請注意,我要給大家再看一張圖:

圖上,我們清晰的統計了這130人,他們啟動達令家到管家的時間和平均收入。

大家可以看到,最長時間的人經營達令家到現在無非8個月(其實他們也早就到管家好幾個月了),最短時間的,一個月而已。

那麼請問,對比你們之前的工作,哪個人沒有經歷過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的實習試用轉正期?同樣是三個月半年一年,時間差不多,獲取的回報又差多少呢?

好,再給大家看一張圖:

大家可以看最下面的表格。

在參與調查的130人里,月收入現在低於1w的佔比20%,也就是說80%的人月新增收入破萬。1-3萬的佔60%,平均2萬多。就是60%的人,年新增平均收入超過25w。有接近20%的人,新增收入在3w到5w之間,平均4.3萬,平均新增年收入50w。

我坦白的告訴大家,這些人如果真的不是碰對趨勢,自己又當回事兒對待,絕大多數 很有可能,一輩子沒有年入50w的機會。其實我相信,群里大部分夥伴也是一樣。

這個並不是問題,而如果已經進入這個行業,不管你怎麼進入的,自己沒當回事兒,錯過了機會,那就是問題了。

房子這幾年漲瘋了吧,

請問大家拍大腿了嗎?

每個人心裡是不是想,我靠!早知道早幾年無論如何買套房!

也許前兩年你們還接到不少中介「騷擾」電話呢,

"先生,要不要買房?『

咔~話沒說完,掛了~

你們後悔不?!

你如果有幸買了房子,漲了,開心了,請問和你的能力有關係嗎?

和你能力唯一的關係,就是判斷力,關注度。

那麼我不知道今天各位是如何進入這個行業的,

給你們推薦達令家的朋友,像不像當初的中介電話?

也許把你們都說煩了,也許你們給個面子,但你們想想,這個過程像不像?

其實這些朋友是給你們送錢來了,不是來賺你們錢的。

只不過他們沒那麼專業,說的不那麼清楚,他們自己還懵懵懂懂呢。

所以你們不太了解,不當回事兒。

就像如果當時給你們推銷房子的不是中介,而是某某某房產局領導,

你們信不信?買不買?當不當回事兒?

所以你們想想這個例子就明白了。

況且,

房子幾百萬你都買,

這兒才幾百塊。。。。

你們說如果你們不當回事兒。。。是不是。。。

其實聊天差不多了,大家聽到現在的話,應該首先明白這個行業,他不是簡單朋友圈賣貨的行為,她這個行業大的變革,然後我也舉了一些例子,讓她明白這個行業大的變革的情況下,普通個體才有可能有機會。而且呢,和你自己本身能力資源基礎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行業變革以後,整個趨勢渠道在改變,所以在同樣的精力和時間對接下去,你可以獲取更多。

不知道大家的思路跟上了沒有?

我給大家總結一下:

1、行業巨大變革

2、只有在巨大變革的情況下普通人才有機會

3、普通人的機會來自於趨勢並不怎麼來自於基礎能力資源

4、千萬別因為推薦的朋友不夠專業沒講專業或者方式方法不對自己錯過了行業

5、不要因為才幾百塊就壓根不當回事兒將來拍大腿

其實這個事情有好有壞,好處在於門檻很低,幾百塊錢,誰會當回事兒呢,一頓飯錢的事情。誰都不會真正的在乎幾百塊錢的時候,那壞就壞在那這個事情本身他並不是那麼容易去看沒明白,因為大家都沒有去接觸過這個新的事情,那麼相對來講,也不太容易講的明白。第二呢,或者還在這個錢太少了,幾百塊錢,大家都不當回事兒,所以最有可能出現什麼情況,你們知道嗎?極有可能出現的情況,今天你們早早就註冊了,結果呢,過了兩年,過了三年你沒當回事,到時候以後會拍大腿,哎呀!那個誰誰誰,當時叫我做我沒做,現在他都賺了多少錢了,哎呀!我真的是後悔啊,這是最有可能的事情。

但是這個時候我也要和大家強調,

1、全天下沒有躺賺的錢

2、做所有的事情必然是要至少經歷幾個月的實踐

3、全新的事物和行業大家都不懂,必須要經過沉心靜心的有效學習

4、這個行業全國做的最好的團隊在教你們怎麼做,其實是避免你們瞎做亂做做不好,讓你們更高效更快時間可以獲得更大回報的

今天就聊的差不多了吧,請一定注意我最後說的幾點,如果你不注意,對不起,你覺得再好,你也做不好。當回事兒,投入時間和精力,有效的學習,匹配的執行,能夠承受一定時間幾個月到半年的破冰,信任團隊幫你們賺錢的能力。

如果你們今天聽了我講的,搞明白了覺得不錯,想好好做一下,又符合我最後說的幾點,剛才我發的那些數據截圖,就是三個月到半年後的你們。千萬別因為幾百塊不當回事兒!

祝各位未來老闆圓夢發財!我的聊天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J夢工場 的精彩文章:

TAG:YJ夢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