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為何要伐吳?除了為關羽報仇,還有3點原因,他想得太美了

劉備為何要伐吳?除了為關羽報仇,還有3點原因,他想得太美了

人們對於劉備這位白手起家的皇帝一直都是褒貶不一的,喜歡他的人說他隱忍,討厭他的人說他虛偽,無論如何,從結局來看,他的確是成功過,也失敗過,至於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咱們不妨從劉備伐吳這件事來看,明眼人都知道魏國才是最強大的敵人,劉備伐吳表面上看來是有理由卻沒有道理的,理由是關羽的確被吳人所殺,但吳蜀相爭就意味著魏國能夠從中得益,所以他此舉是沒有道理的,難道他真的就只是為了關羽而伐吳嗎?其實在蠢哥看來,他之所以選擇伐吳,還有另外3個原因,他動機並不單純,而且他想得太美了。

(關羽劇照)

建安二十四年,關二爺敗走麥城,後被呂蒙拿了人頭,在絕大多數人的眼中,此事直接導致了劉備伐吳,表面上看,這並沒有什麼毛病,劉備對於關羽是有真情實感在的,再說張飛在一旁煽風點火,他不做點事,不僅面子上掛不住,甚至有可能失了人心,但他若是想要搪塞此事,也是完全說得通的,畢竟匡扶漢室是大,為一己私情去復仇是小,蜀國滿朝文武難道不能接受這個理由嗎?當然是可以的,那麼為什麼劉備還要去伐吳呢?

原因一:奪回荊州

(劉備劇照)

關羽的死對於蜀漢來說自然是一大損失,無論你是否喜歡這位傲氣的將軍,他的存在就是蜀漢的一道壁壘,然而更讓劉備心痛的,恐怕是那荊州之地,眾所周知,基本上三國的前半段就是圍繞這荊州展開的,它就是一個重要的樞紐,誰佔據此地,就佔據了進攻對手的主動權,劉備借了荊州之後一直都不願意還,如今卻丟了,你說他想不想要回來?

原因二:壯大勢力

(周瑜、魯肅劇照)

對比魏國來說,吳國的實力是要相對較差一些的,當時魯肅和周瑜早都已經死翹翹了,在劉備看來,吳國的實力是大不如前的,於是他才會以舉國之力去伐吳,不少人評論夷陵之戰都是以馬後炮的視角來分析,實際上在劉備看來,他應該是覺得能夠一舉拿下吳國的,試問他難道是奔著送死去的嗎?這顯然說不通。可誰知道吳國又冒出來個魯迅,而他自己犯傻又被火燒連營,這才導致一敗塗地,在他的想法中,或許是要拿下吳國來壯大自己的實力,最終再去與更強大的魏國決一死戰。

原因三:熬死漢獻帝

(漢獻帝劇照)

漢獻帝220年退位,劉備緊接著就選擇了稱帝,作為劉氏子孫,他本該先伐魏去迎回漢獻帝,不過你真當他傻嗎?且不說打不打得過魏國,就算搶回來漢獻帝,你讓他怎麼辦?讓位嗎?這肯定是不現實的。伐吳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夠辦到的,於是他可以一邊伐吳,一邊熬死漢獻帝,這樣也能繼續坐他的皇位,不是嗎?

不過後來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劉備想得太美了,陸遜一把大火直接燒得蜀軍大敗,也讓劉備從美夢中驚醒,蜀國元氣大傷,從此以後一直都在走下坡路,不得不說,若劉備不這麼貪心,也許歷史也會發生一些微妙的改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蠢哥哥 的精彩文章:

古代一姑娘,犯下命案後沒被治罪,皇帝:賜她田宅,幫她安排親事
將軍得勝後做一舉動,大臣說他下次會敗,後果真應驗,產生一成語

TAG:蠢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