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洋之虎」段祺瑞,有「三造共和」之功,槍殺劉和珍晚節不保?

「北洋之虎」段祺瑞,有「三造共和」之功,槍殺劉和珍晚節不保?

近些年來,人們在談論「北洋之虎」段祺瑞時,總會在他身上用盡各種褒獎之詞,比如大家熟悉的「三造共和」、「六不總理」等。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上海病逝,國民政府進行了國葬。

葬禮上,老對手吳佩孚給段祺瑞送來了一副傳誦一時的輓聯,「天下無公,正未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奠國著奇功,大好河山歸再造;時局至此,皆誤在今日不和,明日不戰,憂民成痼疾,中流砥柱失元勛。」

要知道這可是對手對段祺瑞的評價,由此可見,段祺瑞受到後人的褒獎不是空穴來風。然而,再多的讚揚也不能忽視段祺瑞的身上的爭議,有人認為槍殺劉和珍毀了段祺瑞的一生名聲。

1926年3月18日,北京發生了「三?一八慘案」,當時的經過是這樣的,「午後一時二十分,率領暴徒數百人,手執槍棍,闖襲國務院,高呼敢死隊前進,並有拋擲炸彈,潑灌煤油等舉動。守衛軍警,向之拒絕,即遭痛罵,並被擊死憲兵一名,及警衛司令部稽查一名,警察一名,衛隊多名,各隊以正當防衛,暴徒亦死傷多名,又當場獲得暴徒手槍數支……」

尤其是遇害中的女學生劉和珍,隨著魯迅先生的《記念劉和珍君》一文的傳播,讓人們對段祺瑞指責越發嚴重。這裡需要指出的是,究竟是不是段祺瑞下令開槍,目前還是充滿著無數爭議。

慘案發生後,全國輿論鼎沸,迫於壓力,段祺瑞政府被迫召開非常會議,結果段祺瑞被迫辭職。當年4月20日,段祺瑞宣布下野,隨即帶著家眷來到天津生活。

有人說,「三?一八慘案」慘案發生後,段祺瑞每天吃素,而且早晨誦讀半小時《金剛經》,說是為慘死的學生超度。這一點也存在疑問,曾在段公館當了幾十年差(後出任總管)的王楚卿在《段祺瑞公館見聞》中如下記載,

「直皖戰爭結束後,老段在北京是待不下去了,於是全家搬到天津。自從來到天津之後,老段開始吃齋念佛……在家裡辟了一間佛堂,清晨起來,焚香誦經,成為他照例的功課,後來一直堅持下去,始終未有改變。」

有人說,正是「三?一八慘案」讓段祺瑞晚節不保,對此大家怎麼看?

參考資料:《段祺瑞公館見聞》、《合肥段執政年譜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1942年,戴安瀾將軍壯烈殉國,遺言:為民族戰死沙場,是男兒之份
古代下場最好的亡國之君:娶曹操三個女兒,死後子孫依舊榮華富貴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