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王羲之生前寫的最後一幅字,竟被現代人丟到了廢品站!

王羲之生前寫的最後一幅字,竟被現代人丟到了廢品站!

王羲之生前寫的最後一幅字,竟被現代人丟到了廢品站!

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所作,而且王羲之的書法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並有「書聖」之稱。

王羲之生前寫的最後一幅字,竟被現代人丟到了廢品站!

但他流傳下來的傳世名作更是寥寥無幾。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他流傳下來的一幅字,據傳是王羲之生前流傳下來的最後一幅字,而且這幅字的流傳經歷更是有趣。

這幅字即《寒切帖》,現藏天津博物館。

王羲之生前寫的最後一幅字,竟被現代人丟到了廢品站!

寒切帖

釋文: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報:得十四、十八日二書,知問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憂勞,久懸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謝司馬書,不具。羲之報。

釋義:

十一月二十七日王羲之答:得到十四、十八日兩封來信,為你的問候感到欣慰。天氣寒冷日深,近來各位都可好?心內憂傷辛勞,長久挂念懸心。我服食很少,不是很好。費力回應謝司馬書,不再多敘。羲之答。

王羲之生前寫的最後一幅字,竟被現代人丟到了廢品站!

寒切帖局部

「寒切」的意思是好冷,切骨的寒冷之意。此帖是紙本墨跡,全書共5行,50字。

從內容來看,這幅字是王羲之晚年的作品無疑,因為作品中他提到了一個人,謝安。「謝司馬」,因為謝安是在公元360年出來做了司馬官職,所以這是在謝安做司馬後才有的這樣一個官名稱呼,然而,王羲之在361年去世,所以可以推斷這幅字是王羲之去世前一年冬天所寫。

這樣算起來,《寒切帖》應該寫在360年的冬天。也就是說,這是王羲之流傳下來的最後一張手帖了。

王羲之生前寫的最後一幅字,竟被現代人丟到了廢品站!

寒切帖局部

王羲之生前寫的最後一幅字,竟被現代人丟到了廢品站!

寒切帖局部

信的內容描述的是王羲之殘年情景,他當時過得並不是很好,但那些字卻神采飛揚,沒什麼鋒芒,也沒什麼大的起伏,似乎一直在做「減法」,但流轉顧盼間,書聖的老辣一覽無遺。

王羲之生前寫的最後一幅字,竟被現代人丟到了廢品站!

寒切帖局部

《寒切帖》現在天津博物館,據說,這幅帖子是在文ge期間,被一名叫劉光啟的河北人在廢品站舊紙堆中發現的。

王羲之生前寫的最後一幅字,竟被現代人丟到了廢品站!

劉光啟

劉光啟13歲的時候就在琉璃廠做學徒,所以見過很多好東西,他甚至被文物收藏界譽為「神眼」。當看到這幅字的時候也是興奮又哀嘆。

據傳《寒切帖》曾經由溥儀帶出宮,到東北後遺落民間。但後來卻在天津被發現,而且溥儀去東北前曾住天津的靜園,所以它們多半在天津時就被末代皇帝出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夏吃薑,寒氣殤」,關於姜,一定要知道這些事
莊子為何能長壽?想長壽,必須牢記這三條天規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