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八)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八)

此篇學習的是生氣通天論篇第三的第八個段落。

【原文】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陷脈為瘺,留連肉腠。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

【注釋】

精:是指陽氣內在的強健之性。

柔:是指陽氣的外在具有柔和之性。

闔:關閉、門扇的意思。

從:跟從的意思。

僂:動詞,脊背彎曲的意思。

瘺:凸出的一種病。

俞:指十二經路的俞穴。肝俞、心俞、肺俞、脾俞、腎俞、厥陰俞、膽俞、胃、三焦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

魄:魂魄的意思,指人的精神靈氣,魂是陽神,魄是陰神。三魂包括,天魂、地魂、命魂,七魄包括天沖魄、靈慧魄、氣魄、力魄、中樞魄、精魄、英魄。魄是指依附於形體而顯現的精神。

爍:消損的意思。

瘧:瘧疾的意思,包含侵害、殘暴、殘害。

【譯文】

人體的陽氣,內在的強健之性具有滋養神氣的作用,外在的柔和之性具有滋養筋脈的作用。如果腠理開閉失調,那麼寒氣就會乘機而入人體,造成曲背俯身的病症;如果營氣不能依循常道運行而陷阻在肌肉中,就會患上癰疔膿腫;寒氣如果深入經脈,就會導致瘺瘡;如果阻滯在肌肉之中,就會從腧穴侵入人體並襲傷臟腑;如果進一步轉變,就會出現善畏和驚駭之症;如果汗出未透,虛弱的身體又感風邪,正氣受到嚴重損傷,腧穴就會閉塞不通,從而引發風瘧。

【詳解】

人的陽氣有兩面性,對內在具有剛健之性,有滋養神氣的作用,能抵禦外邪。對外具有柔和之性,可以滋養經脈。筋骨強壯,身體柔軟,說明人陽氣非常好。皮膚的毛孔開閉的好的時候,皮膚就會感覺細膩,預熱開,預冷閉,如果不按照這個規律運行,寒氣就會侵入人體,就會產生腰背彎曲的癥狀。如果寒氣侵入到經脈當中,就會導致瘺瘡,如果長期留置在肌膚和腠理之間,就會從腧穴侵入到人體並傷害臟腑,如果進一步發展,就會產生膽小、容易受驚的情況,這都是跟寒氣侵襲對體內病症分不開的。如果導致陽氣不能正常運行,就會造成癰瘡,疔腫的病症,如果出汗沒有出透,這時候正好遇到風邪,那麼就會使陽氣受到損傷,腧穴就會阻塞不通,從而導致風邪和瘧疾的病症。這段告訴我們保養陽氣的重要性,對內可以養神,對外可以養筋,如果陽氣受損,神和筋骨都將受到損傷。當風大的時候穿上外套抵擋,出汗的時候不要受風,這樣對身體對陽氣起到保護作用。明知道風邪會對腧穴產生侵襲,會造成腧穴閉塞,那麼就要注意保護,讓我們的陽氣為身體發揮作用,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無知所造成的,我們沒有必要因為自己不注意而使身體不健康,健康是一種責任,必須對身體有認知,在日常習慣當中注意規避,讓身體健康常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君爐 的精彩文章: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六)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篇第一(二)

TAG:老君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