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能做到「萬國來朝」,真正的依靠是這個不是秘密的秘密

唐朝能做到「萬國來朝」,真正的依靠是這個不是秘密的秘密

原標題:唐朝能做到「萬國來朝」,真正的依靠是這個不是秘密的秘密



01


我們一提起中國的歷史,大家津津樂道的、或者說引以為豪的口頭語就是漢唐雄風。的確,這是兩個偉大的朝代。


但是他們兩者再細分一下就會發現,漢朝,前期劉邦讓冒頓單于欺負的沒有脾氣,呂后還遭對方的羞辱,真正的強盛是漢武帝時代,的確是做到了揚眉吐氣。


這主要是當時的自我實力和所採取的外交政策決定的。劉邦時期進行和親政策,漢武帝時代是武力征服。雖然最後取得很大成功,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由於連年的征戰,國力消耗非常大,到後期弄得民不聊生。



但唐朝就不一樣,特別是在唐太宗年代,大唐不光國力強盛,由於他們的對外政策對路子,所以這是一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強大,這才是真正的強大。


唐太宗李世民對外或者對少數民族地區使用的是「懷柔」政策,也就是兼收並蓄的戰略方針。對周圍的少數民族,除了武力征服外,主要的還是實行「懷柔」政策,他對少數民族中的卓越人物大膽接受,放手使用。



02


據不完全統計,唐朝的宰相,有29 人是外族人。大臣和大將中,那就更多了。


突厥人有阿史那社爾、阿史那思摩、執失思力、阿史那承慶、阿史那彌射、斛瑟羅等;


沙陀人有沙叱阿博、沙叱忠義,而李國昌,李克用竟然封王;

回紇人有契必何力、渾釋之、李思義,而僕固懷恩、渾瑊、李光顏、王庭湊竟成為有大功於唐朝的名將;



奚人和契丹人中有張孝忠、李寶臣、李唯岳、史憲臣、孫萬榮、孫孝哲、李楷洛,而李光弼竟成為與郭子儀齊名的再造唐室的統帥;高麗、百濟、新羅人有泉男生、高仙芝、王思禮、李思道、黑齒常之、金人問、李元佑等;


中亞九國有康國人康待寶、康日知;安國人李國臣、駱光先、安祿山;


何國人何稠、何潘仁;


天竺(印度)人瞿曇謙、瞿曇悉達;凡此等等,不勝枚舉。



03


630年三月,西域和北部邊疆各族的君長齊聚長安城,大家共同商議要推舉一個「天可汗」,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大家的主心骨,是決策人,最後一致共推唐太宗李世民擔當此人。


當年戰國時期蘇秦掛六國下相印,已經夠牛的了。這個職務可以類比今天的「聯合國」的秘書長了。但,那只是丞相,遊走於「各國」,憑嘴皮子吃飯,各個國家的大事還是國王說了算。


但李世民的這個「天可汗」可是有實權的,類比到今天,那就相當於「聯合國」的掌舵人了。


對於這樣的政治待遇,此時的主角倒「謙虛」起來,唐太宗說:「我為大唐天子,還要處理可汗的事嗎?」


聽到唐太宗的詢問,群臣和各族君長都高呼萬歲。從此,唐太宗不僅是唐朝的皇帝,還是西域勢力範圍內各民族的「天可汗」。



所以說,後來到晚年李世民也很得意,曾炫耀說:「自古帝王雖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過之。」的確,唐太宗開明的民族政策,是古來的帝王所不可比擬的。


但是唐太宗不愧為千古明君,他懂得「山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深」的道理。對那些番邦也好,或者是更小的部落首領,都一視同仁的重視和尊重,從來不盛氣凌人。曾經發生過這麼一件小事,從這件事情的處理上就可以看出唐太宗做事的周密和細緻。



04


公元632年,太宗派遣使者到西域封立葉護可汗,這就是說使者是帶著「任命書」去任命的。當時的交通條件和現在沒法比,這一來一去怎麼也要在路上耽擱三個月以上。

使者還沒有回來時,太宗又令人攜帶大量金帛到西域各國去買馬。魏徵這個專門「挑刺」的刺頭聽說了此事,馬上覲見唐太宗,勸諫到:「現在派遣的使者是以封立可汗為名義的,可汗尚未封立,就到各國去買馬。突厥人一定認為我們的目的是買馬,而不是專程去封立可汗。這樣,我們使者的重要意義就降低了。」


唐太宗一開始並沒有對這件事很上心,聽了魏徵的話,有些不以為然的說:「魏愛卿可能有些多慮了。」



魏徵一看果然在李世民這裡就沒有引起重視,他覺得自己的勸諫有價值了,頓時來了精神頭:「聖上想一想,可汗雖然被封立了,他也不會對陛下感恩;立不成的話,就會產生很深的怨恨。西域各國聽說這件事,也會看不起中國。只要能使西域各國安定,那麼各國的好馬用不著去買,就會自動送上門來。」



一看唐太宗認真聽了起來,魏徵又繼續道:「從前漢文帝時,有人獻千里馬。文帝說:『我巡幸時每天行進三十里,打仗時每天行進五十里,儀仗走在我的前面,副車跟在我的後面,我單獨騎一匹千里馬,能走到哪裡去呢?』於是給了獻馬人一些路費,讓他回去了。 魏文帝曾打算買西域的大珍珠,蘇則勸諫說:『如果陛下的恩惠遍布四海,這些東西不用追求,自然會到來。能買得到的東西,就不足珍貴了。』陛下縱使不仰慕漢文帝的崇高德行,難道也不畏懼蘇則的正直議論嗎?」



魏徵的一席勸諫,唐太宗終於如菩提灌頂。於是說,「當這麼一個天可汗還真麻煩。做什麼事情反倒要束手束腳的了。」嘴上這麼說,其實心裡頭已經接受了魏徵的勸諫。隨後就下令,立即停止買馬行動,過一些時日再說。



05

結語:正是有正直大臣的直諫,也有唐太宗內心的「大地域」、「大民族」的寬宏思想所起的主導作用,不歧視任何弱小者,不以高高在上的大唐天子發號施令,最終贏得了各番邦、各部落的普遍尊重,才使得唐朝威名遠播,


所以說,還是唐太宗自己總結得好:「自古以來帝王都尊貴中原,賤視夷、狄族,惟獨朕愛護他們始終如一,所以他們各個部落都象對待父母一樣依賴朕。」此言可謂是經驗之談,也應該是至理名言吧。


參考資料: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鑒》宋·司馬光


老衲侃春秋嚴正聲明:原創作品,禁止非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衲侃春秋 的精彩文章:

誰來接掌帝國的權柄?李世民選接班人的痛苦抉擇
唐太宗對文臣和武將用不同的方式,來處理君臣關係

TAG:老衲侃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