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智謀之才諸葛亮敗就敗在這4個字上,同時也葬送了蜀國

智謀之才諸葛亮敗就敗在這4個字上,同時也葬送了蜀國

諸葛亮是歷史上很有名的一位軍師,智力超群,被譽為「智聖」,在《三國演義》裡面更是將其美化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基本無所不能。而正史中的諸葛亮也是沒有什麼槽點,忠心耿耿,能力出眾,他的敵人司馬懿都對其讚不絕口。

不過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就是像諸葛亮這麼厲害的人,他也還是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這個弱點只用四個字來形容就夠了,但是影響到的卻是整個蜀國的命運,導致了蜀國後來的衰敗,甚至直接影響了歷史進程的發展。

諸葛亮是軍師,帶兵打仗他不會,但是帶兵打仗的人是誰全是他指定的,也就是指派將軍。然而諸葛亮這一生中曾有三次指派錯了人,他們分別是劉封、馬謖和魏延。

劉封,是劉備的一個養子,武功很高,會帶兵,是一名良將,唯一不討人喜的地方就是性格剛猛。關羽戰敗以後,劉封執意不投降,結果遭到了魏軍的圍攻,被迫逃到了成都。諸葛亮這時候對劉備說劉封的性格太過於剛猛,會不受控制,建議賜死,結果劉備就把劉封賜死了。失去關羽的蜀國此時已是元氣大傷,再失猛將,顯然不合適。

馬謖,是諸葛亮的好朋友,兩個人經常秉燭夜談,關係很鐵。馬謖沒有帶兵打過仗,諸葛亮卻出於對其的信任讓他鎮守街亭,這件事促成了第一次北伐的失敗。在三國演義小說里沒有過多的指責諸葛亮,但是現實中來看這是一個十分低級的錯誤,因為有許許多多老將,並不是沒人可用,諸葛亮卻偏偏讓一個沒有帶過兵的人去守街亭。

魏延,也是猛將一名,劉備直接讓他去守漢中,跟守荊州的關羽處於同一地位,劉備對其的信任不言而喻。諸葛亮卻對魏延不感冒,生前就一直不認可,到臨死的時候也不把軍權交給他,當時的魏延已經是二把手了,諸葛亮卻把軍權交給了魏延的對頭,楊儀。因為這件事魏延鬱鬱而終,此時的蜀國已是風燭殘年,再失魏延這一重將,已無人能挑大樑。

說到這裡,這四個字大概也就知道是什麼了,就是「不善用將」,試想不賜死劉封,不讓馬謖去鎮守街亭,把軍權交給魏延,那麼蜀國也可能不會倒下,最起碼不會那麼早就衰敗,歷史也會變得不一樣了吧。

諸葛亮為什麼會不善用將呢,真正的原因就是諸葛亮過於謹慎,劉封、魏延或許是真的讓諸葛亮感覺到無法去控制,才會被擱置了。然而過於謹慎並不是什麼好事,特別是在那個時候的亂世中,不去拼搏,一味的小心翼翼只會阻礙了發展。這也是他做不了君主的原因。

再看看劉備、曹操等人,無一不是知人善用,魏延在蜀國其實是一個降將,劉備卻直接讓他做和關羽一樣分量的工作,而曹操的手下更是每一個人都被安排到合適的地方,跟他們相比諸葛亮確實是不善用將,這就是諸葛亮的致命弱點,如果是劉備,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或許會實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鬼谷秘史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弒兄、逼父、奪位,李淵立下重誓,後來果然一一應驗

TAG:鬼谷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