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森林裡》——你的童年也有一片森林嗎?

《在森林裡》——你的童年也有一片森林嗎?

喜馬拉雅、荔枝FM:搜索 「小魚玩兒繪本」,訂閱更新不錯過哦!

今天我們來聊聊我最喜歡的一本圖畫書:《在森林裡》。這也是我們家講得次數最多的一本。

我們從四個方面入手來聊一聊這本《在森林裡》——創作背景、主要內容、藝術風格以及故事折射出的兒童心理

創作背景

《在森林裡》出版於上個世紀40年代,作者是美國繪本作家瑪麗.荷.艾斯

艾斯出生在威斯康星州的一個有湖、有森林的小鎮上,她自幼喜歡畫畫。

森林與湖泊是她童年時光非常重要的元素。

她自己回憶:

「 我孩提時代最快樂的記憶,就是在故鄉度過的夏天了。小時候我喜歡一個人跑進幽暗的森林,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一邊傾聽掠過樹梢的風聲,一邊等待著森林裡的動物出現。」

但當作者把這童年的回憶呈現在紙上的時候,她已經是一個命運多舛的中年人了,她的第二任丈夫患上了不治之症。

在坐落於芝加哥郊外的的家中,在拉維尼亞森林裡,她陪伴丈夫走完了人生最後的一程。

她回憶說:

「為了好好度過兩個人在一起的有限時光我們達到了一種更高層次的境界,一種不會因肉體死亡而被破壞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我們開心地看著森林裡的動物和孩子們的身影。」

就是在這段時間,作者平靜的繪出了《在森林裡》的圖畫,可遺憾的是,這本書還沒創作完成,作者的丈夫就去世了,從此她離開森林,來到紐約,一心投入到繪本創作中,再也沒有回去過。

艾斯曾經在哥倫比亞大學專攻兒童心理學,還在孤兒院工作過,所以她的作品最大特點是非常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

她也是凱迪克獎的專業戶。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凱迪克獎的含金量,它被稱作是圖畫書中的奧斯卡。

一般作家獲得過一次凱迪克獎就已經很厲害了。艾斯獲得過5次。這本《在森林裡》也獲得了1945年的凱迪克獎銀獎。

繪本故事

這本書以第一人稱來講述:

我戴上一頂紙帽子,拿上我的新喇叭。到森林裡去散步。

一頭大獅子正在打盹,聽到我的喇叭聲,大獅子就醒來了。

「你去哪兒啊?」大獅子問我,「等我梳好頭髮,可以和你一起去嗎?」

於是,大獅子梳好頭髮,就跟著我來了。

……

接著,我又遇到了兩隻正在洗澡的象寶寶、兩隻坐在樹下數花生吃果醬的棕熊、正在練習跳高的袋鼠一家、兩隻在樹上玩耍的小猴子。他們看見我,都放下手中的事情,加入到散步的隊伍。

一隻老鸛鳥蹲在水塘邊,和其他動物不同,它只是一動不動的蹲在那裡,但就連它也加入了進來。

一隻小兔子躲在野草後面,我遠遠的對她說:「別害怕!如果你也想來,你可以走在我身邊。」就這樣,小兔子也跟著來了。

我們來到一片空地,野餐、玩遊戲。當玩捉迷藏時,輪到我找人,大家都躲起來了。當我大叫著「我來啦」睜開眼睛時,動物都不見了。站在我眼前的是爸爸。

爸爸問:「你在和誰說話啊?」

「我的動物朋友們,它們都藏起來了。」我回答。

爸爸說:「已經很晚了,我們該回家了,也許它們會一直等著你,下次再來一起玩。」

我騎在爸爸的肩上對動物們大叫:「再見啦!別走遠,過兩天我會再回來找你們!」

以上算是一個大概的故事脈絡,繪本故事的講述我放在了單獨的音頻里,故事中有很多耐人尋味的細節:比如有人說那隻老鸛是作者丈夫的化身;而那隻膽小的小兔子的原型可能是現實生活中一直跟隨作者的一名殘障兒童。

藝術風格

之前寫《在森林裡》這本書的解讀,我文章的題目叫:《孩子的極簡視覺盛宴》。這本書的插圖是非常細緻的炭精筆黑白畫。

作者十分巧妙的把背景處理成黑色,而畫中的人物和事物是白色。乍一看去有點像那種拓印的油墨畫,但是比油墨畫更加精細。黑色背景讓森林顯得幽暗而靜謐,也充滿了奇幻的色彩。

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在評價這本書的顏色處理時就說:

對於圖畫書來說,重要的不是色彩的豐富,而是有沒有充分表達故事內容的表現力。

這個故事是用第一人稱「我」來敘述的,是我心中的森林,單純的黑色更能讓人生動的體會故事世界。如果作者在插畫中使用了別的顏色,那麼讀者對這個故事世界本身的印象就會模糊,恐怕只剩下對插圖的印象了。

我想看過《在森林裡》這會書的朋友都能意識到,如果把圖片處理成彩色的,那整個故事傳遞出的意境就完全不同了。

其實孩子的心性和品味是十分敏感的,他們可以欣賞大部分成人都聽不懂的交響樂,可以對簡單的線條產生極大興趣。

幼兒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內心都是對細微事物處於開放狀態的。然而在幼兒時期,眼花繚亂的事物出現過於頻繁,就相當於每天給孩子吃油鹽過重的菜肴,長大以後,再高級的廚師作出的菜,他們也會覺得寡淡無味了。

「讓孩子處於鮮艷的顏色當中」這個觀念應該是成人對孩子最大的誤解。我們看無論是孩子的玩具,還是商場中的兒童樂園,甚至很多幼兒園、早教中心都會運用非常鮮艷和雜亂的顏色。

當然我們說孩子的視覺發育和感覺發展都是需要豐富的顏色的,但過於繁複的顏色和那種缺乏審美的雜亂配色對孩子的視覺以及審美的發展起到的效果無疑也是適得其反的。

就像我們應該讓孩子更多的去聽古典音樂,少聽「小蘋果」這樣的音樂一樣,《在森林裡》這樣黑白色彩中的線條和輪廓,給孩子帶來的其實是一種極簡的視覺盛宴。

孩子的奇幻世界

我戴上一頂紙帽子,拿著我的新喇叭,到森林裡去散步。大獅子看見我,像一個老朋友一樣開口說話了。

故事的開頭,作者就把小讀者引領到幻想的世界中。

紙帽子,喇叭:這都是孩子做遊戲的行頭。動物的擬人性,這是孩子想像世界中典型的特點。

最開始讀這本書,我覺得這個森林裡的故事可能有好多種設定:比如這是一場「我」做的夢;比如這是「我」與其他孩子一起遊戲的場景。

但後來隨著我對兒童的「想像」的跟深入了解,更加確信故事的設定就是孩子的想像世界。

我們都知道孩子是最富想像力的群體:就像我女兒現在馬上三歲了,她每天都會說好多這樣的句式:「你看,什麼什麼像不像什麼什麼?」或者乾脆她經常會隨手拿來一些不相干的東西:小石子、小木棍兒,把這些當作饅頭、橋,而且每次可能還都不太一樣。

這種行為就叫做開放性活動

在我們之前解讀的《讓孩子的大腦自由》這本書中,作者就說:

對孩子的神經發育來說,開放性活動和蛋白質一樣重要。實際上,裝識字卡片的包裝盒可能比卡片本身更加重要。

關於開放性活動或者開放性遊戲,有一本書特別好的詮釋了孩子的這一特點:《Not a box》這也是吳敏蘭書單中的一本。

這本書中的小兔子真是想像力大爆炸,一個簡單的盒子被它當作車,高山,高樓,火箭,熱氣球玩的不亦樂乎。

可以說,開放性活動就是孩子想像力的外顯。

想像力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事實上,學業競爭、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很多家長都關注到了「想像力」對於孩子未來的重要性;越來越的育兒專家、早教機構也都在強調「關注孩子的想像力」;甚至許多針對孩子的課程打出的旗號就是「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關注孩子的想像力固然不錯,但「培養」這個詞我不是很認同。

隨著我們對孩子越來越重視,什麼事兒一加上「培養」兩個字就特別能吸引到家長們的關注,因為「培養」這個詞的主語是家長,更強調了家長的主觀能動性,這就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家長們對孩子未來不確定性的焦慮。

不過,想像力是培養出來了嗎?像「注意力」、「自理能力」一樣,我覺得「保護」其實比「培養」更適合。

想像力是孩子用於溝通自身與現實世界的橋樑,也是建立抽象思維的基礎。它實際上是孩子和真實世界交流的工具。當然有時候也扮演著修復創傷的作用。

無論是溝通真實世界、為抽象思維做準備,還是修復創傷,想像力對孩子是有真實功用的,它和吃奶、走路一樣,是孩子天生攜帶的技能包。他們會利用周圍一切能觸及到的事物去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所以,就不要在孩子擺弄泡沫箱、紙殼盒、塑料袋這些成人覺得沒什麼意義的東西的時候打擾人家了,更不要在這個時候對人家說:寶貝,快過來跟媽媽搭樂高,鍛煉想像力咯!

這本《在森林裡》是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先生畢生最愛的圖畫書,甚至可以說是他一切圖畫書理論與標準的模版。

在《繪本之力》這本書中,松居直說到這本書時也提到:

「在孩提時代,我也經常到森林裡去。當然是什麼人也沒有,什麼事情也沒發生。可是,在森林裡有著喚醒那種奇異的感覺的東西。」

他自己後來也說,小時候所謂的森林,不過是一個植物園。大人能允許孩子可以自由出入的地方能有什麼奇異的東西呢?然而對孩子來說,那裡卻滿足了心裡對未知甚至對危險的渴望。

松居直先生這段話不禁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的一些回憶:我家隔著一個樓的前邊就是一片樹林,面積雖然不大,但是樹很高。夏天螞蚱、蜻蜓、水牛兒、甚至螞蟻、蚯蚓都夠我們在裡面玩上大半天。一到秋天地上會落下很厚的楊樹葉,大家就撿樹葉,用樹葉梗勒皮狗。

前幾天帶小魚去附近樹林玩發現的「水牛兒」

對於一群小女孩來說,隔著一棟樓的樹林是挺遠的地方。而且家長一般也只允許我們在自己下樓下玩兒。所以每次進入那片樹林都感覺像是去探險一樣。那種「大人不知道我們去探險了」的感覺真是太美妙了!

童年的所有遊戲都是我心中非常寶貴的記憶,然而樹林里這些卻伴隨著些許神秘的浪漫色彩。

隨著社會矛盾的增加和媒體的發展,在如今家長的心裡這是一個危機四伏的周遭世界:失蹤兒童的超低找回概率、繁亂的交通狀況……這些都決定了孩子們越來越難以擁有獨自探險的經驗了。

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我們只能讓孩子穿梭於興趣班和商場淘氣堡之間。

我們可以有意識的把親子時光像自然環境傾斜,哪怕去街心公園的綠地上轉轉對於孩子來說也是比動畫片和遊戲機更寶貴的體驗。

有一本書叫:《嬰幼兒及其照料者》,這是一本嬰幼兒保育的入門著作。到現在已經是第八版了。

在「第八版的新增內容」中,作者反覆強調了戶外活動的重要性。

作者說:

太多的嬰幼兒照料項目由於各方面的壓力,過度強調學前準備和認知發展,從而忽視了有利於兒童身心健康的戶外活動。相比於由鋼筋水泥和塑料構成的室內環境,嬰幼兒更需要自然環境。

近些年西方社會越來越重視自然環境對孩子發展的作用,甚至出現了很多森林幼兒園。

然而在我們的社會呢,好像總是慢一步,也許是過大的升學壓力吧,我們正是處在強調認知發展和學前準備的階段。

認知發展固然重要,但我們似乎應該把「認知發展」的主要責任和義務還給孩子,讓其在自由的遊戲與開放性活動中一步步不斷走進自己的最近發展區。

如果你沒有勇氣削減各種培養興趣的興趣班,也沒時間帶孩子親近自然,那至少讓我們像故事中的爸爸一樣做一個懂孩子的大人吧:

「你在和誰說話啊?」爸爸問我。

「和我的動物朋友們。你瞧,它們都藏起來了。」

「已經很晚了,」爸爸說,「我們該回家了。也許它們會一直等著你,下次再來一起玩。」

松居直說:

「能說出這樣的話,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成人。」

森林裡愉快的幻想並沒有破壞。森林裡的世界留在了小男孩的心裡。這就是爸爸那句「也許它們會一直等著你」的力量。

真正的成長是指:在幼年時代的基礎建立少年時代,在這基礎上再積累青春期和青年期,在長大成人的時候,就會像樹木的年輪一樣,重疊著過往的歲月和經驗。如這般成長起來的大人,在自己的體內還確確實實地存有孩子的世界。

也許我們自己的成長有所缺失,那就讓孩子幫我們補回來吧!

真的,陪伴孩子成長的這頭三年,我自己的感受也是,從最開始的茫然無措,到見超拆招的從容。對知識的學習、對孩子的觀察、對養育的反思,這個過程中,自己的童年記憶以及父母的養育方式一點點浮現出來,我也慢慢在對這些記憶的反芻中意識到了我是怎樣成了今天的自己。

如果說婚姻是人第二次成長機會,那養育孩子就是第三次。

繪本的最後一頁是空空的森林,作者之所以留下這樣的一頁,是不是也是為讀者心中留下一片隨時可以回去的森林呢?

丈夫去世後,艾斯再也沒回過,但那片森林卻永遠留在作者心裡,也留在了讀者心裡。

孩子離不開自然,或者說自然會給予孩子更好的滋養。

其實對於成人來說,自然不也有著神奇的治癒力量么。那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拿起這本《在森林裡》,走進心中的那片樹林吧!

當然,讀書的同時,也別忘了多帶孩子走進真正的自然環境中去。

如果你和孩子都喜歡這本這本書,不妨再試試它的姐妹篇《森林大會》。

《森林大會》創作在《在森林裡》之後,算是後者的續集吧。

「我」走近森林,動物們正等著他一起開「森林大會」,登台表演自己的絕活。

長頸鹿把腦袋藏在高高的樹葉中間,猴子在樹枝間蕩來蕩去,熊用嘴接花生和糖果,河馬一口吞下西瓜和麵包……

當「我」學小象一樣倒立時,忽然咯咯地笑了起來,這一笑不要緊,所有的動物都不可思議的站了起來,他們一致認為這是最棒的絕活,因為森林裡所有的動物都不會笑……

《森林大會》有著和《在森林裡》不同視角,甚至觸及到了人類的「笑」這一主題,頗具哲學意味。

已經進入暑假了,再過一個月一大批小寶寶即將進入幼兒園了。我特地精選了7本入園繪本,希望能幫助大家和孩子一起順利度過入園適應期。

8月6日晚7點,我會帶著這7本書以及繪本背後的心理知識在直播間等你!

在公眾號「小魚玩兒繪本」中回復「入園繪本」就能找到課程入口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喵雙語閱讀 的精彩文章:

TAG:小喵雙語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