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見和相信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

看見和相信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

從小到大我一直是父母老師眼中的乖乖女,但是我感覺自己是沒有童年的,我不愛玩、不愛看動畫片不愛……小孩子喜歡的東西好像我都沒有興趣,直到現在也是,我常常很羨慕老公能跟孩子玩到一起去。別人都能記得小時候的一些事情,但我好像6歲以前的記憶是幾乎沒有的。

倒是我大一點的時候,每次姑姑他們來我家小住的時候會講,我四五歲的時候去她們家的一些趣事,在她們的口中我是一個伶牙俐齒的小姑娘,說出來的話大人有時候都接不下去。那時候聽著的感覺就是:這真的是我嗎?我還能這樣子?但是,我真的一點兒都想不起來,以至於我也常常幻想,如果那時候我沒有緊緊跟在爹爹的屁股後面要回家,一直在姑姑家成長的話我會不會比現在的我大方可愛一點?

人生不能重來,直到我寫下的此刻,我才發現,跟著爹爹回家是當時最適合那時候的我的選擇。(我們的人生走到哪一刻不會對自己有遺憾?就是當我們對當下的自己滿意的時候。這個對當下的自己滿意的我,穿越時空也去撫慰了曾經年少感到遺憾的那個我。我們的遺憾,換句話來說不過是對當下的自己不滿意,而已。)

而且,我其實可以看見當年的那個伶牙俐齒的小姑娘,那就是此刻我的大寶,她不就是常常讓我無語凝噎?

童年的記憶幾乎沒有,但是也有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

我在姑姑家住的時候唯一記得的一件事情就是:當時姑姑家有個鄰居老奶奶總是喜歡跟我玩,有一天,她騎了我的推車,後來姑父讓我收,我不收,我說是婆婆最後騎了的,應該婆婆收,但是姑父見我不收,就直接把推車放到了閣樓上,再也沒有拿下來過。這件事在我的心裡一直印象深刻,她對我的影響是深遠的,什麼樣子的影響呢?

我一度把這種模式用在了大寶的身上,在她不好好收自己的東西的時候,我就想要扔掉,讓你再也玩不到了,讓你也記記事!我在大寶身上給了所有我的愛,但是我也保持了我言出必行的作風,所以她很愛我,但是也不敢不聽我的話,因為她知道媽媽就是說到做到。我一度很自豪自己這種教育。

當我此刻再回想這一段的時候,我覺得這件事兒之所以讓印象深刻,它也許給我帶來了自我負責的好態度(是不是這件事帶來的我現在覺得很有可能是幻像),但是真的沒有給我留下好的感受,那是一種受傷的感受,一種委屈和不被理解的感受。而我把它用在大寶的身上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一種唯我獨尊的控制感。(親密關係里有一句話:當舊痛以爭執的方式浮現時,憤怒提供給我們一個美妙的機會去感覺自己是「對的」,是的,我把沒體驗過的力量感在女兒身上體驗了)

我現在寫出來,也不是要批判當時的自己,相反,我覺得那是當時的我做的自己認為最對的決定,因為,我認為姑父的做法給我帶來了自我負責的好態度,我希望女兒以後也有!就好像我在和一位對孩子非常嚴厲的家長(她每次一來,我能感覺到家裡的氣壓都低了幾度,我老公都頂不住,她一來必出去透氣)接觸的時候,我有一次問她:你的父母是不是對你們也是嚴格教育長大的?她楞了一下說:是的。但是馬上她又接著說:我覺得嚴厲很好啊,現在很多小孩就是缺乏教養!她和曾經的我何其相似?只不過她現在也一方面放不下這個嚴厲和焦慮,另一方面又確實在為女兒的各種問題而迷茫。

我們的人生,都是自己的各種體驗,在體驗里去驗證我們的觀念,或者去反思我們的觀念。我們每個人,都在做著當下自己認為最對最有利的選擇,無一例外。因為這就是本性,我們不會去做自己認為不好的事情,這不符合進化。不管你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選擇,也不管你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我覺得這件事之所以一直讓我印象深刻,或許就是讓我不斷去反思的,你以為的真相就真的是真相嗎?(包括我此刻悟到的這些真的就是真相了嗎?我童年印象深刻的這件事,拆到現在,我也不認為我拆到了真相,但是不妨礙我,不斷成長,不斷去感悟。)

然後就到了上學的年紀,我記得第一次考試,我得了班級第三名,一路興奮地拿著獎狀回家,看到父母的開心的笑顏,好像我一下子就找到了一種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然後第二次第二名,後面一直就維持在第一名。(我想說的是,就像遊戲打怪升級一樣,學習里也是有成就感這些的,或許就是這些成就感的東西激勵我不斷地挑戰自己)

這種好成績帶給我很多優待,同時也掩蓋了我在其他很多方方面面的不足。在家裡,弟弟妹妹總是吵吵鬧鬧、打打架什麼的,我遊離在她們之外,我一度很自豪,在我們那個年代,我從來沒有挨過父母的打!在學校和同學的相處好像也都是別人主動來找我。

這種不適應到高中的時候初現端倪,第一次離開家住宿,跟同桌玩得很投緣,但是有一天她跟別人更好了,我感覺到一種背叛,直接斷交了。直到後來慢慢長大,我漸漸地接受了每個人的心裡都可以裝很多人,不是只能裝著我的現實。那只是我在尋找一種自己在別人心裡的存在感。

而到了大學時期,完完全全沒有了好學生(=此處等於好成績的學生)的光環籠罩,沒有任何優勢可言,自己不善言辭、不會跟別人打交道、膽怯不自信的缺點如數暴露。我去上大學是自己一個人坐火車從南方到北方,整個大學或許只有跟那天接我的學長聊天的那個時候是一個真實的自我放飛的時候,因為腦袋裡還殘存著一個人從南到北的興奮。所以我能感覺到他當時對我的看好、以及後面越來越多的失望。我也清楚的記得大一第一次班級幹部競選,雪白的日光燈下,同學們一個個站起來說要競選什麼什麼,我坐在那裡,心口砰砰亂跳、緊張得口乾舌燥、手心冒汗。一遍遍對自己說:下一個我就站起來,下一個……一直到競選結束,大家都散了,我終於也不用再緊張了,心跳平緩了,手上的汗幹了,我哭了。大學班級里有很多活動我都參加,比如那時候大家都喜歡K歌,我每次都去,但是我從來不唱,就在那裡當背景牆,當了四年。

還有工作以後的很多很多……

有一天我看到東七門一篇沉默女孩的推文,寫顏如晶和肖驍的。我何嘗不是那個沉默女孩?在別人的生活里,沉默成了透明人。如果我本身是內心和外在一樣沉默的人,那也沒什麼,偏偏我知道我不是,我知道我有一顆想要放飛的心,可是我卻因為害怕、因為膽怯,生生的把自己壓抑成了另外一副模樣。

也因此,當了媽媽以後,我把大寶養成了大大咧咧的女漢子(或者是繼承);看到害羞內向的孩子,我總是鼓勵他們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不管好的壞的,我都一樣在。

是不是有點像那個自己飛不高的笨鳥,下個蛋,讓小鳥代替我去飛得更高?

我們那一代人有多少是在嚴厲教育下長大的?我們出去被誇有教養、懂禮貌。我們活成了別人想像中的樣子,但是,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樣子?

我曾經以為我這一生,也就這樣了。雖然不甘心,但是好像也找不到辦法。

這種模式從什麼時候開始改變的呢?其實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分水嶺,但是也不是無跡可循。

應該是從我當了媽媽以後開始,女人一旦開始當了媽媽,那種發自內心的母愛總是天然的會帶來巨大的改變,我在帶大寶的時候,我會堅持我認為對的很多的理念,但是我其實並不懂得怎麼和別人更圓潤的交流,基本上就是硬碰硬,這種堅持更像是一種各自的對抗,每每都要耗盡我不多的能量。那是一段大家都忍得很辛苦的日子。我也常常很孤獨,焦慮。感覺在育兒的路上沒有人理解我,甚至因為育兒的矛盾,本來就暗礁無數的親密關係也走到了更窄的死胡同。我對未來也很焦慮,工作一眼望到頭,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和意義在哪裡?

直到2016年恆星開微課,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讓我居然慢慢學會了思考和辨別,並且開始看起了健康方面的書籍。然後有一天上班的路上,為大寶找幼兒園焦頭爛額的我,突然腦子裡閃過一個大膽的念頭:實在找不到合適的,我自己想辦法開一個在健康方面堅持自愈,在心理方面堅持愛和自由的幼兒園好了。

我曾經無數次問過自己人生的意義和目標,問過我到底喜歡什麼?就像一位朋友給我的留言:我們不是為了天亮而跑,而是跑下去,天會亮!夢想也是,該來的時候它會來。這是繼大學以後我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有夢想,而且不是為別人。(大學以前的夢想就是考上好大學,完成家族的心愿)

與此同時,我意外懷上了二寶,完全沒有懷大寶的期待和喜悅,只有糾結和鬱悶,因為我連自己的路都不知道,我能給她什麼呢?但是此刻,我特別感謝那個在最難的時候也堅持下來的自己,我想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因為,我的二寶給我帶來了太多太多的驚喜和自我成長!

整個孕期我更像是一隻鴕鳥,我每天下班陪大寶完全不像一個孕婦。直到二寶出生,再次產後抑鬱,感受到自我的徹底破碎,在長久的停滯里撥亂反正。也是在這個時候我解除了張德芬、李雪,我想這可能就是所謂的不破不立吧。這是我三十幾年的人生里第一次打破一些東西,又重建自己。而且,打破,有了第一次,後面就是會有越來越多的打破了。這種打破重建,有一個別名叫做成長!

我在產假過後的四面楚歌里毅然辭職創業,我在這個過程里發現害怕困難的我居然可以堅持到這個程度(或者不能叫堅持,而是說我發現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可以這樣排除萬難的)我在這份堅持里,一點點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自己,一點點地打破那個不敢的圍牆,一點點累積起自己對自己的信心……

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你們每一個人一定要去嘗試一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你會發現需要堅持的事情都無法持久,而真正喜歡的事情不需要堅持。

然後在機緣巧合里,我在今年3月份走進了戒吼群,第11期。我有完美主義傾向,每一個開始我都希望自己做到最好,結果卻是久不吼的我差點在第一天就破功,我感覺到什麼都不那麼順利,而且看著馬群那高不見頂的樓,我一度在心裡腹誹:那些沒用的話可不可以不發呀,不知道爬樓難爬嗎?但是到了第二天我就好多了,可能是完美情結有所消退,壓力也小了,我突然想:我不是為了有趣才來的嗎?那如果追求有用離有趣不就遠了嗎?我把話發到群里,小馬馬上回應說:只撿著自己有感覺的東西去感受就好了。這種被看見和理解,讓我漸漸地在群里放開了。我也從不爬樓,有時間就聊一會兒。但是確實就在這種聊天里一下子就被馬兒給俘獲了,那是一種深深的接納。我給她寫了一封情書,然後就被無語給盯上了,說我要火,還說我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不尋常之路。

我一開始內心是一陣欣喜,因為居然被輔導員肯定了;接下來是感覺到一陣惶恐和壓力,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豈止是不好,還是很不好(低價值感);然後又想到自己正在做著喜歡的事情,並且有自己的目標,又釋然了(有所愛,有所專註,慢慢就能在一點點的克服困難里累積自信)。

我把這些話開玩笑的發過去,得到她很正經地回答說她是認真的,而且很篤定,說你就等著驗證的一天吧。如果說開始只是驚喜,那麼這會兒已經是有點感動了。記憶里好像從來沒有人這麼篤定地相信過我,包括父母,他們永遠覺得我是最需要照顧和保護的孩子,我在這份愛里沉醉,可是也在這份愛里裹足不前。而她一個陌生人居然就給予了我這麼高的肯定,我的情緒在這份相信里持續的高揚。

無語的這份無比的篤定,在此後的日子裡,給了我源源不斷的相信自己的力量,當我們內心不夠力量相信自己的時候,這真的是一種強光!這份篤定是我最初的信心、是我最初的力量!到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此刻,我感受到它們越來越強大的充斥到了我的方方面面。

有時候,我覺得我們不是沒有能力(我們每個人都守著一座寶藏只是很多人沒有發現),而是缺乏一種相信,而如果有人比相信我們自己還要相信自己的時候,那份力量是你無法想像的。

就像武志紅昨天的推文《終其一生,我們都在等待一個看見自己的人》裡面寫到的一樣:每個人的行為樣本幾乎都是他人給予的:

因為被看見過,你開始看見自己;

因為被珍惜過,你開始珍惜自己;

也因為被愛,你開始愛自己。

藉由著一個人與你產生高度共鳴的體驗,

你從內心相信自己值得最好的照顧,

你學會了跟自己相處,

學會了在每個艱難的時刻跟自己站在一起,

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去愛人,

這就是真正的治癒。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等一個能看見自己的人。

他能看見你的脆弱,懂你假裝的堅強;

他能看見你的初心,懂你所有的不容易;

他能幫你還原一個

更真實、更美好、更值得被愛的自己。

我就是那個被看見、被治癒的幸運兒!我曾經把希望寄托在特定地人(老公,家人)身上求而不得,直到我轉身,發現其實這種滿足不一定是特定人才給得到的,只要我們打開心,走出去就是機會。而且被療愈的自己,反而在特定的人身上也發現了原本不曾發現的一直都在的愛!

時至今日,或許我的外在還沒那麼快發生很顯著的變化,但是我知道,我也早已經不是那個焦慮和畏畏縮縮的自己了。

這樣的改變來自哪裡呢?第一個方面,我去實實在在地做我喜歡的事情,做我要做的事情,我在這個實踐里不斷去體驗、思考。第二個方面,是別人對我的肯定給了我很大的力量,無語的肯定,越來越多的輔導員和群友對我的肯定,這種相信的力量讓我變得勇敢變得樂觀,不光是在戒吼群里我玩得很嗨,也帶到了我的生活里,我的方方面面的關係有了一種質的飛越。第三個方面,來自父母學堂活動群里的這種無條件的接納、愛、和看見(尤其是小馬對我的接納),這種深深的安全感(也可以說我從未得到過的安全感,很多人都追求的安全感)給了我源源不斷的動力,它讓我敢於去相信自己,敢於去挑戰更多不可能的事情。

我在戒吼群,在作業營,還看到了很多這種肯定的力量。我和另一位班長DLL是13期同期的戒吼夥伴,但是我在作業營才發現了一個讓我驚艷的她,我不知道她在心裡對絲路的發現是什麼感覺,我想應該也和我差不多吧。這就是相信和肯定的力量!它越來越讓我震驚,也越來越讓我謙卑和敬畏!

學堂的這次作業的三個小任務我覺得設置得非常完美。

我們的生命原本就只需要表達,不需要評判。

我們表達什麼?我們只需要表達我們對身邊人的愛,我們這一生與家人的關係是一片愛的溫暖里,我們才能獲得最足夠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我們才有勇氣去挑戰未知和不可能的事情,這是基礎。

(安全感、存在感,是必須品,就像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說的,我們只有低一層的需要被滿足來才可能向高層的需要發展,自我實現是最高一層的需要。哪怕站在功力的角度來講,你想你的孩子有所成就,你也必須給足他這些:安全感、存在感。)

我們不做什麼?評判!有了評判就有了分別心,就有了對錯,就有了衝突,就有了破壞。我們可以換位想一想,如果別人評判你的時候,你是什麼感受?哪怕他出於一片好心。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什麼對錯好壞,人生也不過是體驗,我們只是選擇不同而已。心理學家科胡特說:每個人本質上都是自戀的。自戀是一種藉著勝任的經驗而產生的真正的自我價值感,是一種認為自己值得珍惜、保護的真實感覺。也就是說,因為本質的自戀存在,即便你遭遇各種否定和貶低,內心依然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我不是你們想像的那樣。

就像馬迪主任說的那一句,除了看好一個人其他所有的評判都不需要!因為我們的本質不希望不被看好!而當我們感受到肯定的力量之後,我想我們自然也會多了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因為看見別人就是看見自己。當我們對自己充滿信心的時候,我們看別人也會相信他自有成長的節點;當我們看自己哪裡都滿意的時候,我們看別人也就沒有缺陷。

我從來沒有想到過我會是今天這個樣子,但是我也真的很喜歡我現在的樣子。我記得上次去見恆星的時候,他說我小寶前途不可限量。我笑著點頭並說:其實我的前途也不可限量。這樣大膽自信的我讓我自己都很意外。我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覺得一切皆有可能。

我喜歡這樣的自己,而且這樣的我,心裡對孩子沒有任何的要求,就好像我走過三十幾年,才開始解鎖自己的人生的感覺一樣,我相信她們只會比我更好!

人生就是一場宏達的體驗,沒有彼岸,只有永遠的好奇心,永遠的追求真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媽寶貝每一天 的精彩文章:

TAG:媽媽寶貝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