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H370官方報告:面面俱到卻無實質意義

MH370官方報告:面面俱到卻無實質意義

觀察家

報告提到了各種可能導致這次偏航的因素,如通訊被切斷、駕駛員手動改變航向等,可謂面面俱到,但沒有作出任何有意義的結論。

7月30日,馬航370航班客機安全調查組30日公布調查報告稱,目前仍無法確定客機失事原因。該調查報告包含附件在內共1000多頁,記錄了調查組對各方面信息的調查分析,包含機上人員、飛機系統安全性、衛星通信、航班貨物等。根據這份報告,迄今只有3片殘骸是官方「確認」屬於馬航370航班客機的。

MH370連同機上227名乘員神秘消失已歷時4年多,4年來有關這次事件來龍去脈的種種傳聞不絕於耳,卻無一經得起推敲。滿天飛的線索、無數的猜測,只換來2015年7月模里西斯聖安德烈海灘上區區3片飛機襟副翼殘骸。

正因如此,7月30日正式公布的、長達1000多頁的調查報告才引發如此廣泛的關註:每個關注者都期待著看到,用4年多時間和1000多頁文字所書寫的,究竟會是一個怎樣的結果。

然而大家恐怕都和那些獲准「優先閱讀」的家屬一樣,只從中看到了反覆書寫的「不知道」三個字。

一些敏感的讀者從率先披露的頁數中看到「不排除第三方干預導致飛機失聯」的文字,並將之當作「最大發現」,但倘若閱讀完整就絕不會有這樣的感覺:領銜發布調查報告的首席研究員Kok Soo Chon僅僅表示,MH370當天凌晨1點後偏離既定航線,這一偏離「並非因自動駕駛、而是由飛行員或第三方手動操縱所致」,「不能排除第三方的非法干預可能」,但也同樣「不能排除飛行員自己操縱可能」。報告還不忘提一句「沒有任何可靠證據表明存在恐怖組織的介入」。

報告提到了各種可能導致這次偏航的因素,如通訊被切斷、駕駛員手動改變航向等,可謂面面俱到,但沒有作出任何有意義的結論。

報告也提及各有關方面的一系列錯誤,比如空管,在兩個空管區交接過程中MH370似乎被忽略了,直到它失聯20分鐘後才引起空管的注意,這導致搜救行動未能及時啟動,但報告同樣未表明,倘若搜救行動從失聯的剎那間開始,這架客機的命運是否會有所不同。

正如首席研究員所言,報告將4年來「每一個流傳在社交媒體上的推論、謠言、陰謀論觀點都一一考據、歸納」,最終一一歸謬。但這則所謂「最終報告」顯然未能就人們最關心的問題給出任何結論或答案:這架失蹤客機究竟在哪?機上乘員是死是活?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結果?

這個用4年多時間和1000多頁文字書寫的「不知道」,顯然不可能平復失蹤者家屬的心情。

或許,也是迫於各方強大壓力,馬來西亞交通部和報告執筆人Kok Soo Chon相繼改口,去掉了報告前綴的「最終」二字,強調「調查和搜索還沒有結束」、「可能還會有下文」。

但這恐怕只是一種迫於壓力的危機公關。

或許,未來圍繞著MH370的下落,恐怕還會有傳聞、推測和林林總總的「陰謀論」,還會有或虛或實的調查,甚至還可能有第二份、第三份同樣被努力冠名為「最終」的報告。但它們未必能比7月30日的這一份帶來更多期待已久的消息。

我們當然期望未來有一天,關於馬航MH370,有一份真實而有效的報告,能夠慰藉殷切期望的家屬。但,這從馬方改口,從兩家搜救單位相繼退出來看,這恐怕存在著相當的困難。

而不管未來如何,家屬或許都需要面向未來,讓生活繼續。

陶短房(學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中國海軍首辦「國際軍事比賽」
韓國行為藝術教父北京畫「心」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