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寶級文物竟被扔倉庫30年,專家痛哭流涕地說:是我們的錯

國寶級文物竟被扔倉庫30年,專家痛哭流涕地說:是我們的錯

中華文明傳承幾千年,自然有無數的東西需要後人傳承。可是由於我們的知識有限,所以不見得每一樣東西都能被認識。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件連考古專家都看走眼的國寶。

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甘肅省天水市石馬坪的一座山丘上,正在興建水利工程。突然,有人從土中刨出了一堆青磚。工地負責人懷疑下面可能有古墓,立刻向當地的文物部門做了彙報。考古隊聞訊趕到,立刻對古墓展開保護性發掘。

通過對現場的仔細勘察,專家們發現此墓坐北朝南,是一座豎井單室磚墓。而且該墓存在明顯的被盜痕迹,讓考古隊員略感失望。但他們還是決定完成此次的發掘任務。通過對墓室的仔細清理,墓中共出土了金釵、釉陶燭台、雞首瓶、銅鏡等文物。此外在墓室的正中央,考古隊還發現了一張巨大的石棺床,可惜棺槨和墓主的屍骨早已腐爛,並沒有留下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在石棺床的四周還有17塊石質圍屏,上面刻著精美的壁畫。

由於沒有過多的參考資料,所以考古隊員就只能憑藉墓葬形式和出土文物,將此墓判定為隋唐貴族墓。因為墓中沒有出土貴重的文物,所以此次考古發掘並未引起上級領導的重視。就連考古發掘報告都是在十年以後才完成。至於那17塊石屏風,則被當成「廢棄」石料搬進了博物館的地下倉庫。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20年後。當時山西太原的隋代虞弘墓、北齊徐顯秀墓陸續被發現,這些外的少數民族墓葬中通通出現了石棺床和壁畫。那些當年參與天水考古的專家心頭一驚:「難道倉庫里的那些石屏風是寶物?」他們立刻將17塊石屏風從倉庫挪了出來進行仔細的研究。結果發現,這些石屏風上的壁畫記載的竟然是唐代粟特人的生活場景,對於研究北周至隋唐時期粟特人的文化和宗教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2010年,天水市博物館組織專家對倉庫中的石質屏風進行了維修。經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成國家一級文物。當博物館的專家們看著修復一新的屏風時,後悔地說:「都是我們的錯,竟讓這樣的國寶在倉庫待了30多年,真的是學藝不精啊!」

羅技(Logitech)M105 滑鼠(蜜桃粉)

¥39.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送歷史個救生圈 的精彩文章:

兒子被人起綽號,父親索性將名字改為綽號,幾十年後響徹世界
他趁家屬不備偷走愛因斯坦大腦,研究43年,有什麼結果?

TAG:送歷史個救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