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天出汗好處多,但這個地方總出汗就該警惕了

夏天出汗好處多,但這個地方總出汗就該警惕了

進入中伏,氣溫居高不下

步行10分鐘猶如桑拿1小時

喜歡戶外玩耍的寶寶們

10分鐘就能汗濕整件衣服

GIF

夏天出汗是正常現象

並且好處多多哦

出汗有助排出毒素

古代名醫張子和曾經在其論述中說過「內毒外排,祛邪安正,疾病自愈」

其中所說「內毒外排」方式之一便是指出汗

每當人體體溫升高到一定程度時

汗毛孔便會自動打開

體內及體表的毒素污物便會通過汗液排出

並將體內的有害細菌殺死

使人體其他內臟器官免遭毒素的侵擾

出汗可防骨質疏鬆

人們常認為出汗會導致體內鈣質隨汗液流失

鈣雖然溶於水,但溶解度很低

並不太會隨著汗液排出

相反,出汗有利於鈣質的有效保留

防止骨質疏鬆

出汗可促進消化

不出汗、氣血運行慢了會影響消化

導致人吃不香

神經活動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導致人晚上睡不香

出汗有助增強記憶

美國針對2萬中學生進行的一項長期教育實驗表明,主動運動流汗對學生會產生積極正面的效果,記憶力、專註力都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出汗有助提高免疫力

研究發現,汗液中含有的抗菌肽

能有效地抵禦病毒、細菌和真菌

出汗能有效地增強自身免疫力

提高抗菌抗病毒的能力

夏天出汗好,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哦

對於寶寶而言,微汗最佳,大汗不宜

小汗微汗是發濕邪

但大汗出的不是濕邪,而是陰液

中醫認為,汗是人體五液之一,人體內的津液出於腠理,就叫做汗。《素問·評熱病論》說:「汗者,精氣也」。

中醫還有「汗為心之液」、「血汗同源」的說法。中醫認為心在脈為血,在津為汗,汗與血同源,由陽加於陰,氣化而成,故稱「汗為心之液」。

家長應根據孩子的體質情況和承受能力

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和運動量

以運動後周身舒暢為宜,不能貪多

否則出汗過多則會損傷正氣

有的媽媽會問:多喝水不就行了嗎?

這就是理解的誤區了

喝進去的水與中醫所說的津液是兩碼事

雖然夏天出汗有利健康

但並不是所有出汗多都是好事

如果長期某一個部位出汗就要注意了

額頭出汗——肝陽上亢

如果額頭常常出很多汗

中醫認為可能是肝陽上亢引起的

建議平時盡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氣

要保證充足睡眠

每天沖泡枸杞茶飲用,有平肝功效

鼻子出汗——肺氣不足

如果平時鼻子總出汗

說明肺氣不足,需要調理補氣

西醫認為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

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議每天用雙手敲打雙腿

並按壓雙腿的左右兩側

因為這是人體肺經分布的部位

通過敲打刺激,可起到調理肺經的作用

頸部出汗——內分泌失調

頸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少有人頸部會出汗

如果脖子常常出汗

可能與全身內分泌失調有關

建議最好去醫院接受全面激素檢查

平時調節內分泌主要從飲食、運動上入手

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同時多參加各種運動鍛煉

還要有科學的生活規律

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

中醫認為這是脾胃失和的表現

說明體內的血液循環很慢,氧氣運輸不順暢

建議不要過度焦慮

少吃油膩、生冷食物

平時用黃芪、大棗泡水喝

可以緩解癥狀

腋下出汗——汗腺過大或飲食過重

因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較易出汗

若汗液分泌過分旺盛,且氣味很大

就可能說明日常飲食的味道過重

吃了太多蔥、蒜、洋蔥等食品

建議去醫院診斷是否為汗腺過大

可以去醫院做簡便有效的激光治療

另外,飲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手心、腳心出汗——血虛

若情緒緊張、激動或害怕

手心或腳心就容易出汗

中醫認為這是脾失運化、脾胃濕熱、

血虛的表現

建議每天餐後按揉腹部

先順時針揉30圈,再逆時針揉30圈

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

以七八分飽為好

出汗是一門學問,

要科學的出汗才能達到養生效果

若出現某個部位經常出汗的情況就要注意了

及時調理一下身體吧

我是周老師

推推小手,用綠色療法關愛兒童健康,

提高孩子免疫力,讓孩子遠離抗生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天 的精彩文章:

這4種花,夏天一到就枯死?別擔心,咔咔剪2刀,來年又開滿盆!
反季穿搭,夏天穿馬丁靴我們樂此不彼!

TAG: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