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粒小麥變身幾百種產品

一粒小麥變身幾百種產品

今年種麥子,河南永城的侯建理一直牽腸掛肚。從播到割,連遭五災,不是低溫冷害,就是光照不足,每畝少收了近200斤。

顆粒歸倉算收入,侯建理髮現,儘管這樣,還是沒少掙錢:1020畝優質強筋小麥,全走麵粉廠的訂單,每斤賣價比普通麥高0.11元。加上成本節約等因素,每畝比以前多掙200多元。

河南常年種小麥8000萬畝以上,產量、單產全國第一,產量佔全國的1/4,與小麥相關的規模以上企業1700多家。然而,一個問題始終困擾河南:怎麼既保糧食,又促增收?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河南找到破解之道。從2016年開始,河南調整小麥種植結構,在適宜區域集中連片種植強筋、弱筋優質麥,一粒小麥可以變身幾百種產品,引發種植方式、經營理念、產業體系一連串變革。

種啥品種——

企業「吃不飽」、農民富不了,市場呼喚優質麥

地處產糧大省,河南的麵粉企業想收好麥,竟靠運氣。

「以前一到5月底,我們幾十人就撒到全省各地,一個個村打聽,一塊塊地找,看哪兒有好麥子。」就職於河南某大型糧油企業的申磊說,優質麥種植不成規模,品種雜亂,品質不純,跑斷腿也完成不了收購計劃。無奈,公司進口小麥,買價比國產麥高出30%,抬高生產成本。

「這些年消費升級,人們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買不到好麥子,產品結構不好調。」申磊說,曾有大客戶定製高檔烘焙類麵粉,因為本地優質麥少,進口麥價又高,生產下來不划算,只能放棄訂單。

「小麥生產大省不得不進口小麥,這種尷尬局面說明,小麥產品結構出現了問題。」河南省農業廳廳長宋虎振說,要解決問題,必須從「高產」向「優質」轉變,滿足市場需求,增加農民收入。

河南省農業廳種植業處處長李軍介紹,河南劃分豫北強筋、豫中東強筋、豫南弱筋3個小麥生產區,首批確定8個試點縣,要求「布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兩年多來,全省建成千畝以上單品種規模連片種植區1769個,總種植面積840萬畝。

咋種好麥——

連方成片、統一標準,破解一家一戶困局

「莊稼活不用學,人家咋著咱咋著。」杜景生今年73歲,是種地的老把式。這句話,他聽了一輩子,也這麼幹了一輩子。

如今,老杜覺得這話過時了:「看上去一樣的麥,品質高的價格高,門道兒不少。」

杜景生是永城市陳集鄉侯庄村人。2016年,永城試點種優質麥。高級農藝師張薔新來宣傳,老杜和鄉親們有點不信:

「產量會不會降?」

「管理難不難,學不會咋辦?」

「化肥、農藥用得多不多?」

「以前也種過優質麥,和普通麥一個價。再說,賣給誰?」

面對疑問,張薔新一一解答:推廣種優質麥,從種到收再到銷售都有統一標準。「種之前,農民和麵粉廠簽約,保證賣得掉,賣價高」,張薔新說,「『種子包衣』,打葯從多遍減成一兩遍;測土配方,化肥從每畝兩袋減成一袋。注意在後期不放氮肥,不多澆水,管理沒啥難。」

規模種植,技術咋保障?河南省農業廳圍繞優質小麥主導品種,發放2萬份生產技術規程。省市縣成立專家組,分包、跟蹤指導。

杜景生半信半疑,跟著大戶,試種8畝。果然,產量不低,價格更高。他傳了多年的「種地經」,改了新詞:「莊稼活必須學,專家咋說咱咋做。」

為鼓勵農民,政府拿出真金白銀。永城市農業局總農藝師田沖說,市政府投入1200萬元作為良種補貼,一斤商品麥換一斤優質麥種。在收購環節,市裡又補貼1500萬元。60萬畝優質小麥,為群眾增收3000多萬元,麵粉企業節本增效1.5億元。「一季麥子收完,多掙近2000元。」杜景生說。

李軍說,2017年,河南整合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和農業結構調整項目資金8800萬元,每縣支持400萬元,將示範縣由8個擴大到22個,每個縣建設不低於10萬畝的示範區。2018年,示範縣擴大到40個。

咋賣好價——

訂單收購、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麥收結束,永城市華冠麵粉廠門前,賣麥子的車排成長龍。一車車麥子稱重、檢測、分類、入倉。

「公司簽下5萬畝強筋小麥訂單,5000萬斤強筋麥已經入倉,每斤比普通麥子貴0.09元。」總經理沈輝說。

麵粉廠院內,一棟7層白色「辦公樓」十分醒目。入內,不見人影,只聞機器轟鳴。「整棟樓是智能麵粉生產車間,只需4名工人管理。」沈輝說,小麥經過17道工序,「磨」成饅頭粉、餃子粉、油條粉等7種不同專用粉。企業每年生產強筋粉10萬噸。

有訂單作保,申磊不再為收不來好麥子發愁。今年,他所在的公司簽下30萬畝優質小麥訂單。目前,10萬噸優質強筋小麥已經歸倉。

河南省農業廳種植業處副處長黃偉說,2016年以來,河南召開9次全省性產銷對接會,組織糧食購銷企業、食品加工企業,同市縣進行洽談。各市縣組織種植大戶、合作社、經銷商,同省內外用糧企業簽訂購銷合同。今年,河南省優質麥訂單(意向)率88.2%。優質專用小麥價格持續走高,加工企業收購價格在1.3元/斤以上,個別品種接近1.4元/斤。

深加工讓好麥子增值。河南麥客多食品有限公司優質麥收購價比市場價高0.24元。公司副總經理袁威說,通過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把一顆強筋麥粒「吃干榨凈」:提8%的七星高檔速凍餃子粉;提51%的手撕麵包專用粉;提5%的沙琪瑪專用粉;提1%的麥胚用於生產蛋糕乾;提4%的細麩片炒熟生產纖麩雜糧餅乾。

素有生產「中國第一麥」之稱的延津縣,通過引進湖南克明面業、中德合資雲鶴食品等食品加工企業,及湖南酒鬼酒、千百知飲品等白酒飲品企業,形成了以小麥為頭雁、以「專用粉—麵條—速凍食品—烘焙食品」和「白酒—包裝—電商—物流」產業鏈為兩翼的「雁陣」發展布局。

正大集團、魯花集團等龍頭企業紛紛入駐中原,建立優質小麥全鏈條產業化基地。省里與茅台集團簽訂共建小麥基地戰略合作協議,省農業廳與中糧集團簽訂戰略框架合作協議,著力打造有機小麥和優質專用小麥供應基地。

優質麥帶來啥——

市場思維指導種地,重塑農業經營體系

從「高產」到「優質」,不僅僅是種植結構的調整,也是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的轉型。

滎陽新田地合作社理事長李傑最近在忙一件「大事」:「籌備建設新型糧食聯合體,納入糧食產業的各個環節,打通產業鏈。」

從2011年開始,李傑種了7年優質麥。2017年,合作社託管11萬畝土地,全部種植優質強筋麥。「農民沒有真正參與工業化的過程,在產業鏈中話語權不高。」李傑說,他設想的聯合體包括農資公司、種植戶、加工企業、科研機構、銀行等產業鏈相關者。

李傑的想法得到認可。河南省農業廳將探索推廣「政府 銀行 企業 合作社 農民」的聯合體發展模式。支持優質專用小麥生產主體、經營主體、社會化服務組織、金融部門、保險機構等組建優質專用小麥聯合體,力爭每個示範縣至少辦一個。

「聯合體可以從各個環節降低成本,便於從技術集成上穩定糧食品質,保證適銷對路,好麥賣高價。」李軍說。

李傑認為,優質小麥種植應向訂單化、定製化發展。「定製化對品質要求更高,價格自然更高。」去年,新田地合作社在淮濱地區為五糧液集團種植定製小麥,每斤比市場價高出0.7元。

隨著經營體系的調整,風險機制逐步完善。中原農業保險永城市支公司經理姬鵬程說,今年承保11萬畝,每畝風險保障800元、保費10.42元,農戶只掏20%。河南計劃率先在優質專用小麥示範縣開展大災保險試點,並探索開展收入保險試點。

2018年秋播,河南將優質小麥面積擴大到1200萬畝,2020年將達到1500萬畝。優質小麥,越多越好嗎?

李傑認為,應控制優質強筋麥的增長速度,進一步細化指標,對強筋麥進行分類,建綠色種植基地。「比如,這個地區專供蘭州拉麵,那個地區專供鄭州燴面。把小麥做成地理標誌產品,才更容易培育、集聚產業。」

宋虎振說,河南堅持小麥專種、專收、專儲、專用,推動生產要素向優勢產區聚集,「將中原小麥資源優勢變成產品優勢、產業優勢、競爭優勢。」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29日 10 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中歐領導人氣候變化和清潔能源聯合聲明
運動App受青睞:時間靈活、運動交友兩不誤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