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生產線看石灣工藝陶瓷變遷

從生產線看石灣工藝陶瓷變遷

07

29

2018年4月28日下午,為進一步了解石灣工藝陶瓷目前營銷狀況,陶寶特工隊來到佛山石灣美術陶瓷廠進行參觀學習。

陶瓷廠的二樓設有微塑工作室,通過與工作室中的工作人員的交流,我們了解到許多有關石灣工藝陶瓷的生產流程及其歷史變遷。

陶瓷廠的陶瓷主要以批量進行生產,生產的工序共有六道,分別是:創作、制模、灌漿、修胚、上釉和燒制。由於廠內陶瓷工藝品需要批量生產,為避免較大的損失,一般會採取在原創品創作出來時,建造一兩個磨具,先製作少量成品,並將此成品投入市場,若市場反饋良好,則修復原創品,製造模種,批量生產模具後投入使用。這樣能使日產量達到幾十件,提升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石灣工藝陶瓷並非是全手工製作的。模具脫胚後,仍需人工進一步對其進行修胚打磨,上釉燒制。這些必要的工藝時間並不能完全被壓縮。因此,如果一件成品想要擁有比較可觀的利潤,那麼它依靠的主要還是老練的工作人員,這些人憑藉豐富的工作經驗來控制個人的勞動時間,以求達到個人必要勞動時間少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收穫更多的經濟成果。而一件商品的價值,不僅受它生產方式的影響,也會受製作它時原創者本身所想的影響。綜合比較來說,印製的陶瓷工藝品價值是高於灌漿陶瓷工藝品的價值的,設計感強的印製陶瓷被稱為精品或特品,業界也更傾向於價格高的成品。

當隊員詢問到產品是否會供不應求時,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以前會,但現在沒有了。據透露,陶瓷廠在十幾年前由國營轉變為了私營,因為企業需要重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來。近幾年來,隨著市場需要量的減少,生產節奏也變得沒從前那麼緊張了。作為生產部門中的一員,他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工藝陶瓷生意狀況近幾年如履薄冰的狀態。

通過這一番交談,我們認識到,石灣工藝陶瓷作為一種飾品,市場的需求量在逐步下降。面對這種狀況,石灣工藝陶瓷亟待創新,從另一個角度去開發新的市場,讓傳統工藝陶瓷煥發新的魅力,提高市場競爭力。

文字|羅新琪

審稿|方悅、李瑞、蘇泳霖

拍攝|盧潔穎

排版|蘇泳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DOU青馬風雲十三 的精彩文章:

TAG:GDOU青馬風雲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