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統行業中的奔跑者

傳統行業中的奔跑者

6月初,兗州煤業在山東當了一次「網紅」。據統計,2017年,山東192家A股上市公司共繳納稅費816億元,平均每家4.25億。兗州煤業上繳稅費總額為84.5億元,居魯股之首。

這個「冠軍」今年還能不能保持,現在不好說。但可以確定的是,2018年,兗州煤業的煤炭產量將大幅提升,極有可能首次突破億噸大關,成為僅次於中國神華的第二大煤炭企業,是A股同類公司中的唯一成長股。

兗州煤業何以在傳統行業中快速奔跑?可以將原因歸結為技術+戰略。

「我們有煤炭安全高效開採的核心技術,在這方面,我們在全球是首屈一指的。」 兗州煤業董事長李希勇說,「另外,我們有煤氣化、煤液化的核心技術,這是我們一個優勢。」

在煤炭類企業中,兗州煤業最早提出了「煤與非煤並重」的戰略。近幾年,這個戰略充分顯示了其威力。

先說煤炭主業戰略。去年,兗州煤業做了一件大事:收購聯合煤炭公司。聯合煤炭是澳大利亞頂級動力煤和半軟焦煤生產商,煤炭資源儲量達到31.2億噸,可售儲量8.6億噸。由於煤質上佳和地理位置優越,聯合煤炭的產品一直出口日本、韓國,訂單以長協為主。通過收購聯合煤炭,兗州煤業大大提高了抵禦國內煤價波動風險的能力,同時增強了盈利能力。2017年9月1日完成收購,到2017年底,短短4個月時間,聯合煤炭就為兗煤澳洲貢獻了14.3億元的利潤。有業內人士盛讚這是一次「教科書式的併購」。

再看看非煤業務。近年,兗州煤業力推煤制甲醇項目,目前已有150萬噸產能,預計明年產能還將大幅提升。儘管這一塊業務在公司總資產中佔比不高,但由於技術先進,成本較低,在甲醇價格持續走高和產能擴張的情況下,甲醇項目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李希勇介紹,除了甲醇項目,兗州煤業還把產業鏈延伸到了有色金屬領域。目前已有項目立項和前期勘探,預計下一步會有較大的發展。

和其他煤企相比,兗州煤業還有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業務:金融。為什麼要做金融,李希勇說:「我們不是為做金融而做金融,而是通過運用金融工具,放大國有資本的功能,以金融產業促進實體產業的發展。」過去3年,兗州煤業金融板塊的投資凈收益分別為6.1、7.6、9.6億元。

1998年,兗州煤業分別在香港、美國和上海三地上市。上市20年,兗州煤業堅持每年分紅,能保持這個紀錄的上市公司寥寥無幾。同時,資本市場也為兗煤的發展提供了足夠的回報。兗州煤業上市至今,共進行了18次大型的併購,從當初的一個地方小礦發展成為總資產近2000億元的國際礦業集團,這當中,資本市場功不可沒。

「優化煤,延伸煤,超越煤」,「產融結合,雙輪驅動」,這是李希勇當初為兗煤制定的戰略規劃,希望這個規劃讓兗州煤業既能跑得快,也能跑得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公司 的精彩文章:

4.55億「喜提」新飛電器100%股權,深康佳A要幫新飛「新飛」
6日公告精選:蘇寧易購出售阿里股票套現,半年報預增超19倍

TAG:e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