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姑娘山 八千公里自駕的最後,我只想遇見你

四姑娘山 八千公里自駕的最後,我只想遇見你

八千公里自駕的最後,本應該是在成都的街頭,吃著奔跑的辣椒(一家火鍋店店名),看著小洛洛各種撒歡,聽著《成都》,然後離開成都。

五月十四日,成都限行尾號1和6,禁止在成都第一繞城G4201以內的道路行駛,於是在成渝環線高速堵車的時候,我莫名其妙的決定去都江堰住下來,然後翻過巴朗山去看四姑娘。

在開始之前先一起唱一首歌,

預備,

開始:

回首依然望見故鄉月亮

黑夜給了我黑色眼睛

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

汗水凝結成時光膠囊

獨自在這命運里拓荒

單槍匹馬與世界對飲

歷經磨難亦不忘初心

做自己榮耀的騎士

勇敢追逐夢想的紅日

你聽遠處的聲聲汽笛

勾勒出夢境中的島嶼

在清晨慢上岸的海浪

是世界盡頭的迴響

你看那雲上草長鶯飛

綻放著明天紅色的花蕊

成長於蒼茫茫的異鄉

熟悉的歌聲又響起了。歌詞很精彩,也很應景,但是總是在這早上六點半響起,也是會聽膩。

好吧!起床,買早餐,收拾行李,把一車的行李再重新裝回車上,這是十幾天來每天一直重複的事情,和工作一樣,每天早上起來騎著一輛車齡四年的美利達公爵600載著琦姐去高教園地鐵站。

出了都江堰錦江之星酒店(離堆公園動車店)的大門,左轉到路口紅綠燈右轉,街上有很多早餐店,沒有選擇抄手之類的。我要買粥,對,就是粥,這也是每天必須尋找的,因為小洛洛要喝,多少會喝點,買不到就只能自己開火熬粥了。

我買了十個包子,兩個茶葉蛋,兩份紫米粥,回到酒店的時候,洛洛已經在床上和琦姐打鬧了。「洛洛,來吃包子,爸爸今天帶你去看四姑娘山,還有大熊貓」。「咦喲啊!!!嗎吧~~duang......」基本得到的回答像編程亂碼一樣,如果有哪位大神能翻譯小孩子的語言,還請多多指教。「洛洛,來吃包子,吃完咱們穿衣服出發」。然後洛洛很明顯不滿足於吃一個包子,迅速又從我手裡搶了一個過去,盡情吃吧洛洛。

早餐過後!

洛洛,出發!我最愛的川西,你喜歡不。

昨天晚上睡覺前,查了好多有關巴朗山自駕的資料,去巴朗山是臨時決定,所以了解的相關信息還不夠全面,雖然已經去過白馬雪山也知道怎麼去應對高反,但畢竟這次要去的是巴朗山的埡口,大部分川藏北線騎行者和自駕者到這裡都會有或輕或重的高反,而且海拔是從都江堰的850米到巴朗山埡口的4451米(實測),海拔急劇提升,所以非常擔心琦姐和洛洛的適應能力。抱著手機查資料卻睡著了,不過基本線路還是確定下來了,方案就是海拔到達2500米以後每上升1000米就停車休息玩耍,如果有意外發生,那麼四個小時也可以到達成都,路線:都江堰~映秀~耿達~熊貓王國之巔~巴朗山埡口~四姑娘山觀景平台~都江堰。

剛駛出酒店停車場大門,就有一幫中年男人在拉客,詢問要不要去青城山和都江堰遊玩,我還是比較想去都江堰看看得,但是門票價格不菲,我們出來窮游的,還是要時時刻刻想著兜里的米還能吃多久,還有多少資金能用來加油,還有算不上便宜的高速公路過路費。我對其中的一個大叔說:我們不去青城山和都江堰,要去巴朗山。他告訴我:應該掉頭。百度地圖卻說:前方路口左轉,請走左側兩車道。其實怎麼都行,我還是習慣跟著百度地圖走。

到達青城路的金馬河橋大概早上九點多,竟然堵車了,也是在這裡我看到了第四個山西牌照的轎車晉D牌照,旅程都快結束了才第四個,大山西熱愛旅行的人這麼少嗎,也許山西人更適合生活過日子我是個例外。

慢慢堵著吧,估計是前方道路施工造成的擁堵,突然陽光射進車內,刺眼得一陣眩暈,彷彿回到了秦昭王那個年代,我要在有生之年為我大秦的萬世基業奠定統一六國的根基,素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成都平原作為統一霸業的重要糧倉,卻常年遭受岷江洪澇和乾旱等自然災害的侵襲,蜀郡太守李冰,朕命你速速解決岷江水災,保我大秦統一大業。李冰很顯然就是現在的斜杠中年之類的人物,在天文、地理、水利等方面都頗有建樹,於是著手修建都江堰,魚嘴分水堤將奔騰的岷江分為內外二江,外江就是現在小polo車輪下的金馬河,為岷江正流,主要作用是排洪,內江的主要作用是灌溉。岷江流經此地正好是衝出山口的彎道,魚嘴在江心正對岷江的衝擊,亮點就在於魚嘴上內江一側的彎道設計,夏秋季節水位升高,淹沒彎道,彎道不起作用,魚嘴直接將岷江一分為二,然後外江比內江略寬,實現了水量六四分,起到排洪作用;冬季枯水期,水位低,岷江直接沖入彎道,進入內江,又實現了水位四六分,內江水位不至於過低,實現了冬季對成都平原的灌溉作用。李冰當時看著夕陽餘暉慢慢得消失在川西的群山中,暗想:是不是很牛逼,是很牛逼了,但是還不夠,枯水期的水量過大,內江就會有洪澇災害,有問題還得解決。於是又設計出了飛沙堰和寶瓶口,完美,完美,問題這下徹底解決了,還是利用地形地貌的特點,用狹窄的寶瓶口來控制進入內江的水流量,當水量超過寶瓶口的流量時,多餘的水量從飛沙堰溢出,特大洪水,飛沙堰自行決堤,流回岷江正流金水河。完美,這才是真正的完美,成都平原從此便可以免受洪澇乾旱災害的困擾,百姓安居樂業,這才是完美。然後到了現代,都江堰用水泥混凝土結構加固,水利大壩實現水量的更精確控制,都江堰會更加完美的發揮水利調節作用。李太守父子這一輩子也算是為我國古代的水利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請受在下一拜。

PS:上述純屬閑得蛋疼胡思亂想,如需詳細正確的了解都江堰的設計,請查閱相關正規文獻,同時也原諒斌哥知識淺薄。

有關映秀的經歷和感受後續遊記再介紹

「滴滴滴滴滴」,後車開始按喇叭了,掛二檔,踩大油門,松離合,很快便從都江堰西收費站進入都汶高速,導航提示從映秀出口下高速,然後還有三公里快到映秀收費站的時候,在一個長隧道里堵車了,空氣質量那個差,和帝都的霧霾差不多了。從映秀收費站下高速,進入省道303(現在應該是叫國道350),沿著省道303一直走,便可以到達今天的目的地巴朗山埡口和四姑娘山觀景平台。

堵出隧道後就是g350,公路標誌牌也變成了可愛多變的熊貓,不再是單一的指示標誌,隧道還是連綿不絕,限速40,我決定等一個四川牌照的車跟著跑,然而還是擔心會超速,基本在隧道內均速50公里每小時跑得,卧龍之後便再無隧道。g350的映秀至鄧生溝段應該還屬於比較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五月份正直春夏交替之際,雨帶估計在貴州凱里所在的緯度剛剛向北推移到攀枝花的緯度一帶,所以五月份跑這條通往巴朗山的路一般不會受到暴雨的困擾,然而正真的七月份進入夏季,暴雨就是家常便飯,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g350的風景感覺上和川藏線的雅安沿著青衣江向新溝路段前行的風景相似,但是卻比那一段要乾燥,那一段現在已經多雨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地理上有一個比較牛逼的詞:橫斷山區,邛崍山脈,這些南北走向的高山犬牙交錯般隔在雅安和日隆之間,沒有一條峽谷致使雅安方向的暖濕氣流能輕鬆穿過這些高山,特別是中間還隔著成都境內的唯一的雪山,西嶺雪山。和川藏線上的色季拉山也不同,色季拉山的林線(也就是魯朗林海)海拔能達到4000米左右,是因為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可以沿著雅魯藏布江峽谷一路往上沖,然而在川西的橫斷山區基本沒有雅魯藏布江這樣的通道。我又胡思亂想了?

隧道是都江堰到卧龍段公路的主角,為了安全駕駛,這次出行從來沒有在隧道內做超車或者併線之類的操作。

看到騎行者偶爾也會想起那年的自己

g350的另一個優點:別緻。在到達耿達之前,很多非常乾淨農家院,配合著綠色的峽谷和耿達河,對,和北京延慶百里畫廊的感覺相似。

polo沿著g350在川西的青山中穿行,洛洛和琦姐在后座的床上熟睡,其實很愜意,彷彿是達到了財務自由才出來旅行的,再重申一遍,我們是窮游,就算加上前期準備裝備和汽車保養什麼的,我們這次得花費也沒有超過17000元,所以人生的狀態是自己選擇的,怎麼個活法就看內心能不能放得開。g350路況很好,偶爾可見山體的創傷,地震,滑坡,泥石流一直都是困擾川西的地質災害,路況雖好,也零星的可見地質災害損毀的路面,深坑爛路不是沒有,只是比較少,還是要專註駕駛才行。

接下來進入耿達,一個很大的標誌牌進入視線:中華大熊貓苑,這就是神樹坪大熊貓基地,剩下我知道的三個:都江堰熊貓谷(也就是離開成都的時候帶洛洛去的那個)、成都熊貓基地、雅安碧峰峽。另外據說陝西秦嶺里的佛坪也有個熊貓基地,這個就沒有研究過了。

耿達往上便是廣大騎友們喜聞樂見的海拔2800米左右的鄧生溝,這裡便可以看到雪山了,如果要騎行巴朗山到日隆,鄧生溝是個很不錯的中轉站,估計也是唯一的,鄧生溝之上幾乎再無休憩之地。雖然和折多塘功能相似,但是由於g350沒有g318那麼網紅,所以鄧生溝的火力值自然不如折多塘,然而我更喜歡鄧生溝,這裡不但可以觀賞古生態垂直穿越,還是攀登成都第一高峰西嶺雪山主峰大雪塘的入口。想著在鄧生溝下來閑逛的,結果小洛洛還沒有醒,我只是在都快過了鄧生溝標誌的時候,來了一腳急剎車,拿出小古董尼康拍照留念,然後一腳油門又朝著熊貓王國之巔飛奔。

有時候車裡很靜,靜的只能聽到自己的呼吸和發動機的轟鳴,從後視鏡里看一眼睡著的琦姐和洛洛,想想自己曾經走過的路和未來即將要走的路,瞬間也會心裡一酸,淚流滿面,因為自己都搞不懂做這些事情是為了什麼,也許會覺得這些是談資?也許覺得會是別人羨慕的亮點?也許是為了逃避快節奏的生活?然而我們強加的意義便扭曲了做一件事的初衷,那就是想做和快樂。收起感慨,握緊方向盤,琦姐和洛洛也醒了,在他們睡覺的這段時間裡,我們已經從耿達卧龍的闊葉林山區經過了鄧生溝的針葉林山區即將到達西嶺雪山觀景平台所在的高山灌木叢地帶,正好平台這裡有個小商店,為了預防高反,我還是40大洋買了一瓶高價氧氣,擔心琦姐和洛洛會因為缺氧高反,因為接下來的路我們會沿著巴朗山的之字形大拐彎一路攀升近1000米的海拔到達海拔4000多米的熊貓王國之巔觀景平台。

在買氧氣的同時又買了一些薯條辣條之類的零食,當你沒有食慾的時候,你應該想到:有一個地方不但歷史悠久,不但交通便利,不但盛產人才,它還盛產辣條,專治各種沒有食慾,也是一篇神奇的熱土,地名有獎競猜,思維又發散了:辣條是琦姐吃得,薯片是洛洛吃得,我只是偶爾兩者都兼顧一下。

polo的不遠處,一輛依維柯停了下來,車門呼啦一下被拉開,人未到絲巾先到,當時我非常堅定的判斷:這車一定載滿了絲巾大媽和陪同的大叔。然後:我們拍了好久才拍上了一張雪山前的照片,之前一直在等待大叔和大媽們以適合的角度和完美的笑容以及絲巾完美的迎風飄揚起來定格完成後,我們才站在欄杆處拍照,不過很快大媽們看了大叔們給拍的照片,可能不太滿意,又朝著我和小洛洛的位置聚集過來,好吧,我們給你們讓開,畢竟以後我們來得次數肯定比你們多,有的是機會拍照。

每次停車,只要聽到手剎拉起的聲音,就會從后座跑來,當琦姐不讓的時候,就非常可憐的喊著:「爸爸,汽~~~」,然後我就把他抱到了駕駛位上,他會抱著方向盤轉來轉去,把雨刷、遠近光、空調等按鈕全部整亂,必要的時候還會打開大燈或者掛上檔。最後還是琦姐把非常不情願從駕駛位下來的洛洛抱出來。

有時候,洛洛喜歡在車頭蹭來蹭去,車頭撞了很多昆蟲比較臟,所以琦姐果斷上前教育。

給大媽讓開最佳拍照位置後,我準備再次感受一下不論大小收費一元的廁所,和大哥商量了一下,我們買了那麼多東西,一元三個人也可以去上廁所,結果琦姐和洛洛還沒有需求,但是我依然覺得收費大哥的這個坐姿特別帥,旁邊的母子倆也特別帥,所以從旱廁出來的我依然端起了相機,就這樣吧,出發,已經在這裡晃悠半個小時了,趕緊出發。

上車出發後,海拔急上,把氧氣瓶打開,讓洛洛吸,洛洛卻害怕氧氣噴出時「滋滋滋」的聲音,最後就只能是搖上車窗,直接噴到車裡,這樣做作用不是很大,但多少也是個安慰。

有時候對雪山確實很迷戀,覺得不同的路段都是不同的風景,覺得每個瞬間都是最美的,生怕錯過,只是後來才意識到,享受自己感知的瞬間才是美好的。

海拔攀升到3800米以上,在快到巴朗山隧道前走右手邊的岔路口便開上了通往巴朗山埡口的老路,又從高山灌木叢經過了高山草甸到達了巴朗山的雪線,變成了高山凍土風化帶,很快就到了巴朗山熊貓王國之巔的觀景平台。

平台之上:賣牛肉乾的老爺子;玩非主流的一幫小年輕;開著別克的帥哥美女;還有一對出來長途自駕的大哥大嫂;還有兩個廣東的年輕人。我覺得我們都有一顆熱愛並且敢於享受生活的心。老爺子問:你們是山西的吧,我這裡有呂梁的沙棘,喝點可以防高反。一路這麼寂寞的跑過來,老爺子竟然提呂梁沙棘,差點熱淚盈眶,不要問我為什麼,因為我和琦姐都是山西人,純的,所以洛洛也是,我覺得這樣很好。其實沙棘能不能防高反我真的不知道,但我就是要買,我樂意,而且還要買點牛肉乾,正好100元。

回看來時的爬坡路段

牛肉乾一下肚,不由的懷念環貢嘎時,一個人花了七個小時推過折多山,然後下坡大逆風,在快到瓦澤鄉的時候體能實在扛不住了,120元買了一斤氂牛肉乾,一口牛肉乾一口紅牛的浪跡在川西的換318國道上,雖然現在看起來變成了自駕開車無聊嘴淡的時候解悶的休閑食品,但是我吃得是回憶,嚼得是青春,我萬能的牛肉乾,致我們曾經肆無忌憚的歲月。

願你以後不管開心與否,都要學會做自己

回頭看看停在平台之下的小polo,剛才快到觀景平台的時候路過一個深坑,來不及躲避,右前輪直接壓過去,比較擔心會不會輪胎被撞得漏氣。還好,沒被撞壞。然後我發動小polo的引擎,慢慢得把polo開到平台上,讓陝西的大哥大嫂幫我們來個合影,還記得我當時說:「把我的汽車也照進去」。後來得知大哥大嫂是山西運城人,但很早就在西安定居了,後面就暫且稱作陝西大哥大嫂。

老鄉的緣分讓我們一起走到了四姑娘山。大哥很認真的給我們拍照,洛洛在駕駛位上突然探出頭來笑,大嫂說:「快拍,快拍,小寶寶再笑」。然後還給了洛洛好多糖,臨出發的時候又給我們塞了好多沙琪瑪,然後約好巴朗山埡口見,他們先出發。

接著成都的帥哥美女又給我拍了一些那種起飛的照片,不管角度怎麼調,照片里我總是跳在廁所頂上,不管了就這樣吧,照片為證,我在熊貓王國之巔跳得很高,落地後當然也大喘氣了。

「洛洛,上車了,快上車,咱們該出發了」,看著西嶺雪山和鄧生溝那邊聚集的雲層,不知道巴朗山西邊的四姑娘山是不是已經陰雲密布了,臨上車的時候,廣東小伙想買牛肉乾,老大爺那裡不能微信支付,過來找我換現金,等了半天才非常艱難的靠著一丁點2G網路完成了轉賬。

「小P,啟動引擎,帶著我們沖向埡口」,假裝我的小polo可以語音控制。由於巴朗山隧道的貫通,通往埡口的老路貌似已經沒有道班在維修,路上的大坑不少,部分道路路邊還有不到半米高的雪牆,導致本來就只有兩車道的路面變得更窄,不過轎車小心駕駛的話安全通過還是沒問題的,但是以後就不好說了,畢竟隧道才是捷徑,美景永遠留給了那些敢於挑戰的人,其中包括騎行者,他們大部分都會走埡口,最起碼今天碰到的都是從埡口下來的。

雖然路況差,但小POLO確實是衝上來的,很快就追上了陝西大哥的豐田越野,我緊跟著豐田車行駛,翻過埡口的轉彎,我以為右手邊遠處的雪山是四姑娘山,趕緊按喇叭讓陝西的大哥大嫂停車。我們在這裡呆了挺長的時間,把無人機的兩塊電池都飛完,當然我們肯定是要拍個合影的。我發現大哥大嫂特別喜歡洛洛,後來了解到他們一直想抱外孫,他們的女兒的想法可能還沒到想要孩子的那一步。其實洛洛也不是我們有計劃的要的,但是我覺得有個小精靈挺好的,累和煩躁遠沒有他帶給你的快樂多,更何況我也可以帶著你一塊走遍中國,這只是第一次旅行,未來我還會帶你們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人,願你用心感受這個世界,寬容的對待一切。等你在大一點,爸爸帶你去看南迦巴瓦峰,名字里「迦」字的來源。其實大哥大嫂這樣也挺好,有了外孫,還得在家幫忙帶孩子,現在還可以夫妻倆出來自駕,去看四姑娘,去看梅里;但是,我不清楚看外孫和自駕對他們來說哪個更快樂,當然這個是可以兼得的,你們不久一定可以抱上孫子一家人出來自駕。

來來來,把飛機飛起來咱們來個合影,於是我把租來得「曉」在海拔4451米的巴朗山埡口飛起來了,這應該是第五次起飛,第一次是在控拜起飛,突然下視視覺定位失效,直接掉了下來,從那以後,我每次起飛就非常小心了,這次本來海拔就高,能起飛已經算是不錯了。

巴郎山埡口看到的雪山,誤以為是四姑娘,據說是什麼婆峰還是婆什麼峰,那會沒記住,有知道的可以留言。

巴郎山埡口通往四姑娘山鎮的路

然後我看著遠方的雪山,四姑娘是這個樣子的嗎,這真的是四姑娘嗎,旁邊有兩個看起來知識淵博的小哥,我趕緊上前打聽,才知道這是那個XX峰,反正不是四姑娘,四姑娘山的觀景平台還要下山往日隆方向前行23公里左右,其實這個觀景平台離長坪溝和日隆都很近了。看著遠山漸漸密集的雲層,「上車,快走,一會雲層聚集了就看不到四姑娘山了」既是喊給琦姐和洛洛,又是催促陝西大哥大嫂快點出發,畢竟來巴朗山最重要的就是能看到四姑娘。陝西大哥大嫂說他們還有點照片要拍,於是我們先出發了。

烏雲籠罩的巴郎山

二十多公里的下山路,也就二十五分鐘左右的車程,但是卻感覺開了好久,原因一:要儘可能早得返回耿達,要帶洛洛去看熊貓;原因二:高原的天氣變化快,怕錯過四姑娘。在下山前往觀景平台的時候,回看巴朗山埡口,已經烏雲密布。

四姑娘山觀景平台

四位姑娘

幺妹兒

三姐

二姐

大姐

可見大姐的性格最溫順了,另外兩位小姐姐性格略顯稜角,最小的那位姐姐一看就是高冷范兒。我也就只能對除了幺妹兒的其他三位小姐姐在未來展開追求了,畢竟自己也是快三十的油膩中年了。

在到達都江堰的前兩天,我們去了飛來寺看梅里雪山,卡瓦博格在雲層中時隱時現,最終被雲層遮擋,當時也沒有感覺很遺憾,畢竟我帶著小洛洛和琦姐成功按計划到達了旅行的最遠點,期間自會有所得,然而總得有遺憾,不然下次誰給我來雲南自駕的理由。

如果遇見就是幸福,那麼有可能就在轉角,四姑娘的出現和貢嘎一樣,一個彎道之後,潔白映入眼帘。也許看了太多的雪山,不再有當初的澎湃,然而這並不影響四姑娘的美。

四姑娘終於沒有害羞,非常完美的展示在面前,身後帶著幾朵白雲,我覺得我還是喜歡雪山配著藍天,從來也不敢奢望在山腰來一層雲海,必要的時候在撒點日出或者日落的光輝,又暴露內心的慾望了。不同於當初遇見貢嘎的是,觀景平台上滿是遊客,天氣也很溫和。16年的11月,我獨自遊盪在川西,推著四公主,用穿了三年多的破舊衝鋒衣來對抗雅哈埡口的狂風肆虐和子梅埡口的冰冷孤獨,如今我感覺勇氣在慢慢消失,貢嘎之後本應該選擇難度更大的騎行或者登山的,結果勇氣向責任做了妥協。看著蜀山之後四姑娘,登山的意念還是會閃現。我只是把勇氣深藏心底,終有一天你會展現無窮的魅力。

拿出借來的長焦相機,對焦到幺妹兒,才明白為什麼一座6000級的雪山攀登難度如此大,近乎垂直的岩壁和冰川就已經令人望而生畏了,更不用談可能會遇到雪崩或者暴風雪等惡劣天氣。然而大姐二姐三姐相對來說還是溫和的,希望有一天,我能來這裡感受攀登的魅力。

觀景平台之上,牛肉乾的叫賣聲,遊客的感嘆聲。大姐一直在向我們推銷牛肉乾,我說我們買過了,她看見我手裡拿得牛肉乾,說這個是成都的牛還是成都工廠做的,她這個才是正宗的。這個我是真的無法分辨,琦姐也說:「好像顏色確實不一樣」。我覺得無所謂的,假不假的出來玩開心最重要,最起碼熊貓王國之巔之巔的老爺子並沒有拚命推銷,咱們樂意買的,況且我覺得也不是假的。突然,一個年輕人抱著一個四個月大的嬰兒下車了,我過去詢問,這麼小的孩子不怕高反么,洛洛這麼大我都害怕高反了不好照顧,他說他們去日隆那邊回娘家,孩子也沒什麼事。我覺得洛洛能通過海拔4451米的巴朗山埡口,順利到四姑娘山觀景平台並且無高反,已經是這次旅行最幸運的事情了。接下來回去的路我們會穿巴郎山隧道回到都江堰,從此再無高海拔。本次旅行最高點:巴朗山埡口4451米,只為遇見你:四姑娘。

琦姐拍得還不錯

這個有沒有很帥

我、琦姐和洛洛在平台上繼續玩耍了一會,拍照留念,到現在小洛洛陪著我們跑了六千多公里路,其實雪山之類的他未必喜歡,地上的石頭水坑以及和小姐姐嬉鬧才是他感興趣的東西,但是我覺得既然有能力的話,應該讓他在更自然的地方去玩這石頭,:比如雪山前草地上;讓他和更純樸的小姐姐去玩耍:比如侗寨苗寨。不論將來,只希望你當下快樂,成年後自然會為了生活未雨綢繆。接下來和後到平台的陝西的大哥大嫂道別,得知他們要去雲南,我把風景漂亮自己卻沒來得及去的香維公路推薦給他們,他們又送給了洛洛一些糖果,再見,一路順風。

感謝陪伴

感謝小polo帶我們來遠方

再次啟動小polo,朝著烏雲密布的巴朗山駛去,1.4排量配合手動擋,不管是高原的平路還是爬坡,都沒有明顯的動力削弱,到達巴朗山隧道口之前,再一次放飛無人機,這個曉的性能真是一般,飛行高度和抗風性都不是很理想,不過勝在性價比可以,如果有下次,最起碼應該選擇御。

巴朗山隧道全程近8公里,限速四十,開得很鬱悶,後來發現川牌車基本都開六十左右,我決定跟著開吧,違章就違章,實在是太難受了。出了巴朗山隧道,天空飄著雪花,依稀能看到峽谷遠處的雪山,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貢嘎,我發現我最想念的還是貢嘎,特別想念。旅行出發前的計劃有一站是到上木居去子梅埡口看貢嘎,只是這個計劃需要在3700米海拔左右的上木居過夜,而且對九龍那邊215省道的路況不甚了解,最後看到貢嘎山下飯店老闆的朋友圈,貌似到子梅埡口在修路;另一個就是在大理白日夢呆得三天時間致使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上木居了;最終決定放棄去看貢嘎,於是我只能看著身後的西嶺雪山被烏雲遮蔽,慢慢遠行與川西別離。

多麼希望峽谷的那邊是貢嘎

海拔3800m,我再次踩下剎車,拿出古董相機,對焦到左側後視鏡,清楚的拍攝下了反光鏡里的雪山。

再見,四姑娘!

再見,西嶺雪山!

再見,川西。

下一篇,回到出發前。

有關問題的解釋:

遊記為什麼推遲一個月發表:

1、環貢嘎的遊記的碼字基本都是在地鐵上完成的,這次本來也想在地鐵上找找感覺,無奈新工作要麼做兩三站地鐵就到了要麼開車上班,所以靈感時間幾乎不存在,有時候深夜裡會有一些靈感,但已經困頓不堪,所以乖乖的一把吃雞後就睡覺。

2、家裡親人生病許多事情需要處理,所以很大程度上也沒有心思去專心完成遊記。

3、原計劃先做一個旅行視頻,結果家裡的古董電腦連裝PR都費勁,所以決定還是先發表圖文遊記。

圖片里的藍天為什麼藍得不一致:

首先照片僅僅是用LR將RAW格式的文件加入相機的參數調教,然後根據當時的場景回憶進行的一些微調,所以照片所能展現的基本和當時看到的風景一致,並無過多處理修飾。藍得不一致是因為尼康和索尼相機自帶的色彩處理不同。

最後,遊記的更新並無詳細計劃,「No.2在你最喜歡粘著我的時候,我要用心準備一場旅行」也儘可能在一個半月完成,其中會有大家最想看到的整個路線及裝備等攻略。

遊記發表於:

公眾號:終點NeverEnd

馬蜂窩:終點NeverEnd

汽車之家POLO論壇:終點0417

歡迎關注、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終點NeverEnd 的精彩文章:

TAG:終點Never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