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你只知道《詠鵝》的七歲神童,卻不知道駱賓王的高貴脊樑

你只知道《詠鵝》的七歲神童,卻不知道駱賓王的高貴脊樑

你只知道《詠鵝》的七歲神童,卻不知道駱賓王的高貴脊樑

作者:洞見Neo

來源:洞見

哪個時代都不缺犬儒,像戰士一樣的文人,永遠是稀有而高貴的。

01

公元626年。

驚心動魄的玄武門事變剛剛結束。

這是一件轟動全國的大事,但是對老百姓來說無關痛癢。

這些年來改朝換代的事情他們早就見怪不怪了,只要別打擾到他們的小日子就好。

比起誰當皇帝,男女老少們更關心的是另外一件八卦:

《7歲神童作10W+爆文,背後的秘密是……》

《天才是怎樣誕生的?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做到這一點,你的孩子就是下一個神童》

……

如果大唐有微信公眾號的話,你一定會看到這樣的標題。

那年,遠在江南偏遠山村的浙江義烏出名了,當然不是因為「小商品批發市場」,而是神童誕生在這裡。

他的名字叫駱賓王

事情很簡單。

中國人嘛,尤其是娛樂生活比較單調的時代。茶餘飯後,大人們最喜歡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比孩子」。

張三說,我家孩子會認字。

李四說,我家孩子會畫畫。

老駱說,我家孫子會作詩。

得了吧,你家那娃剛剛7歲,字都沒認全,你就可勁吹吧。

有本事讓他現場來一首。

看到大家起鬨,老駱一陣心虛。

自己孫子聰明老駱知道,可到底能不能現場作詩,老駱還真沒有十足的把握。

但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他只好硬著頭皮把在溪邊玩鬧的孫子叫到身邊。

於是,那篇10W+爆文《詠鵝》誕生了。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憑藉這首詩,駱賓王一舉壓倒王勃,登頂大唐神童排行榜。

7歲的小男孩站在人群中間,毫不起眼,但是誰也不曾料到這個昂首挺胸的小不點,有朝一日會震撼一個時代。

曲項向天歌——

從這一刻開始,駱賓王以一個頑童的姿態闖進了歷史,他抬起頭,就再也沒有低下。

你只知道《詠鵝》的七歲神童,卻不知道駱賓王的高貴脊樑

02

駱賓王,字觀光。

這個名字取自《周易》:「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意思是說,我以後要做「王者之賓,國家棟樑」。

口氣不小,但是駱賓王的才華絕對配得上這四個字。

所以,22歲那年,駱賓王自信滿滿地赴京趕考。

有人說,在唐朝沒有什麼事是一首詩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首。

說白了,如果你是一個名滿天下的大詩人,那麼恭喜你,你的進身之路就多了一張「入場券」。

如果不出意外,駱賓王這一次的長安之行正常發揮就好。

但是,他落榜了。

原來唐朝科舉有一個潛規則——行卷

也就是說唐朝科舉成敗,很大程度決定於考生是否會「走後門」。

光有才華不行,你上面還得有人。

考試前後,別人忙裡忙外搞「暗箱操作」,他卻不屑一顧,優哉游哉地逛遍了京城大大小小的景點。

後來,十分看好他的道王李元慶,讓他寫一封自薦信,要幫忙舉薦。

但是,你看他是怎麼回人家的:

「若乃脂韋其跡,乾沒其心,說已之長,言身之善,靦容冒進,貪祿要君,上以紊國家之大猷,下以瀆狷介之高節,此凶人以為恥,況吉士之為榮乎!」

這不是歪門邪道嗎?我駱賓王出人頭地憑的是真本事,絕不做關係戶。

最後還力透紙背地寫下五個字:「不奉令,謹狀。」

得,他倒是罵得爽了,但是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

你嫌我們這條船臟是吧?那就滾蛋去吧。

此後12年,駱賓王無論在考場上,還是官場上,他都成了那個「最不合群」的人。

即使後來運氣好獲得了功名,被人像踢皮球似的,在九品以下的小官吏間掙扎了很多年。

不合群的人,高貴在骨子裡。

不合群的人,並不是不知道人情世故,而是知世故而不世故。

你只知道《詠鵝》的七歲神童,卻不知道駱賓王的高貴脊樑

03

大家都知道駱賓王是初唐四傑之一,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四人最初的排名是「駱盧楊王」。

科考失敗,公務員這碗飯他吃得不開心,駱賓王就乾脆遊山玩水,專心致志地搞他的詩文創作去了。

也就是在這個階段,他創作了大量的詩文,結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詩友,奠定了他初唐時期「文壇盟主」的地位。

當然,對於排名這件事情,駱賓王肯定不會像楊炯那般介意,說出那句「愧在盧前,恥居王后」,搞得自己有多委屈似的。

他真正介意的只有一件事——人品

駱賓王和盧照鄰意氣相投,互為知己。

可就是這麼一個肝膽相照的鐵哥們,當他發現盧照鄰竟然辜負了一位苦苦等候他多年的女子時,毫不猶豫地在「朋友圈」里洋洋洒洒發了一篇500多字的長詩,痛斥好友不負責任: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關恨蜀川。

歸雲已落涪江外,還雁應過洛水瀍。

……

情知唾井終無理,情知覆水也難收。

不復下山能借問,更向盧家字莫愁。

點贊無數。

盧照鄰欲哭無淚地回復道:「老鐵,我也很無奈啊。」

駱賓王說的是事實,可盧照鄰當時癱瘓在床,想要去和愛人相見,也只能是一個拖累。

不過盧照鄰也知道,自己這個好友天生一副俠肝義膽,更難聽的話他也不是沒聽過。

駱賓王曾寫過一篇《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的長詩,把那位聲名顯赫,卻始亂終棄的渣男罵了個狗血噴頭。

哪個時代都不缺犬儒,像戰士一樣的文人,永遠是稀有而高貴的。

你只知道《詠鵝》的七歲神童,卻不知道駱賓王的高貴脊樑

04

如果你說,駱賓王也就動動嘴皮子,還不夠資格稱為戰士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公元668年,駱賓王重回長安,比起唐初時的傲骨錚錚,此時的長安縱然繁華猶在,但是風骨漸去。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

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

……

朱門無復張公子,灞亭誰畏李將軍。

相顧百齡皆有待,居然萬化咸應改。

桂枝芳氣已銷亡,柏梁高宴今何在。

……

這世間歌功頌德人太多,講道德的人太少;滿口仁義的人太多,正人君子太少。

這樣的長安,不要也罷。

於是,駱賓王在長安逛了一圈,然後轉身跑到了薛仁貴的軍營。

吐蕃入侵西域,老子要上前線。

平生一顧重,意氣溢三軍。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劍文。

弓弦抱漢月,馬足踐胡塵。

不求生入塞,唯當死報君。

就算馬革裹屍,也好過尸位素餐。

薛仁貴徵西的故事很多人都聽過,戰神折戟於大漠,駱賓王也跟著吃了敗仗。

不過沒關係,老薛不行,駱賓王掉頭就鑽進了雲南的平叛隊伍。

反正哪裡最危險,他就往哪裡去。

他是寧願戰死,也不願和這個骯髒的世界同流合污。

你只知道《詠鵝》的七歲神童,卻不知道駱賓王的高貴脊樑

05

慶幸的是,駱賓王不僅骨頭硬,命也硬。

十年後,60歲的駱賓王安然無恙地回到了長安。

因為累計軍功,他被提拔到御史台做了侍御史,職責是「糾舉百僚,推鞫獄訟」。

看過《人民的名義》的人都知道,這地位就相當於入了最高檢的反貪總局。

好傢夥,以駱賓王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個性,「以人民的名義」,他還不把天給捅了。

的確,連一手遮天的皇后武則天也沒少被他彈劾。

滿朝文武,但凡心裡有鬼的都恨不得把他一擼到底。

可惜這老頭兒,不貪財不好色,還是全天下首屈一指的大文豪,一時間還真抓不到他什麼小辮子。

不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很快便有人羅織了一大堆罪狀,將駱賓王送進了監獄。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這老頭脾氣倔得很,在牢里硬是一句軟話沒有,還寫了一篇名傳千古的《在獄詠蟬》。

你瞧,駱賓王經歷的可比《人民的名義》驚險多了。

岳武穆曾感慨道:「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

能做到這樣的太少,但是駱賓王做到了。

你只知道《詠鵝》的七歲神童,卻不知道駱賓王的高貴脊樑

06

駱賓王以為自己會老死獄中,但運氣好碰上大赦天下。

不過長安已經容不下他。

他以為這是自己一生的落幕,誰曾料到等待他的是人生最輝煌的一刻。

他出獄沒多久,唐高宗李治就嗝屁了,武則天也徹底卸下了她的偽裝。

只要和她對著乾的,不是被抓就是被殺。有的人選擇了跑路,有的人選擇了屈服。

駱賓王在送一個朋友離開時,悲憤地寫道: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這老頭可是上過戰場,在朝堂上和武則天正面硬杠過的。

去你的,反了。

於是,我們看見義軍的隊伍裡面,多了一位兩鬢斑白,卻精神矍鑠的老人。

然後就是那篇萬古流芳,和《滕王閣序》並稱為「絕代雙壁」的駢文《討武曌檄》。

那是一個人人自危的年代,說真話太難,敢說真話的人太少。

但是駱賓王不僅說了,還做了。

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

一句詩,可抵十萬雄兵。

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一聲怒吼,讓武氏惴惴不安。

可惜,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帶頭大哥李敬業實在對不起自己爺爺李勣,也就是傳說中那位神級軍師徐懋功的赫赫威名。

在天胡開局的情況下,被武則天成功反殺。

一場聲勢浩大的「討武運動」,到最後竟然變成了一場鬧劇。

這回駱賓王的運氣終於耗盡了,生命在最燦爛的一刻,消失得無影無蹤。

不過一名戰士倒在戰場上,最終也沒有遺憾了吧。

越是在一個懷疑的時代,越是在一個信仰缺失的時代,越是需有人去堅持,去堅守內心的聲音。

這樣的人即便失敗了,也會成為天地間一個永不磨滅的符號。

你只知道《詠鵝》的七歲神童,卻不知道駱賓王的高貴脊樑

07

聞一多先生曾這樣說過駱賓王:

「他天生一副俠骨,專喜歡管閑事、打抱不平、殺人報仇、革命、幫痴心女子打負心漢。」

隔著千年的時光,駱賓王若是聽到這樣的評價,大概只會慨然一笑吧。

在別人眼中他情商低、頑固不化,而他只不過想做最真實的自己罷了。

可惜這個世界有時候偏偏不允許這樣的人的存在,最後空負一身傲世天下的才華,也沒能遇上對的人。

時也?命也?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1300年以後,當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高聲念起這首《詠鵝》,他們是否也會像當年的那個童子一樣,長成一隻雄赳赳氣昂昂,頂天立地的大白鵝——

污泥難染其白,惡波難阻其浮,始終高昂著脖頸,向著天空發出嘹亮而振奮的高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人才官 的精彩文章:

端午節問候,送給所有圈子裡的朋友,值得一看
請珍惜身邊性子直的人,值得一看

TAG:首席人才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