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眠」42000年前後被叫醒:凍土層中微型蠕蟲復活

「長眠」42000年前後被叫醒:凍土層中微型蠕蟲復活

微小的線蟲其實非常強韌,甚至能在北極凍土中存活數萬年

北京時間7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你有沒有試過從長時間的午睡中醒來,發現天色漸黑,此時是不是感到有點迷失方向,不知身處何處?現在,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在「長眠」42000年後被叫醒,會有什麼感覺?

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的融化正在使線蟲重見天日。這些線蟲是生活在土壤中的微型蠕蟲,從更新世以來就一直深藏於凍土層深處。科學家在近期的一項研究中稱,儘管過去了數萬年時間,但還是有兩種線蟲被成功復活。

該研究的結果發表在2018年5月的《生物科學學報》(Doklady Biological Sciences)上,是多細胞生物在北極永久凍土層中長期沉睡後復活的第一個證據。儘管線蟲非常小——通常長度只有1毫米——但它們具有非常驚人的能力。有研究在地表以下1.3公里處發現了線蟲,比其他任何多細胞動物的生活區域都深。在印度洋的一個島嶼上,線蟲發展出了5種不同的口器類型,取決於它們攝取的不同食物。還有一些線蟲能生活在蛞蝓的腸道內,並在黏乎乎的蛞蝓排泄物中快速移動。

在這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分析了從北極永久凍土沉積物中採集的300份樣品,發現兩份樣品中存在數只保存完好的線蟲。一份樣品是在俄羅斯薩哈共和國東北部阿拉澤亞河附近的一個化石松鼠洞穴中採集的,其所處沉積物距今約32000年。另一份樣品採集自西伯利亞東北部的科雷馬河,樣品附近的沉積物可以追溯到42000年前。

研究人員將線蟲(均為雌性)從永久凍土層樣品中分離出來,發現它們屬於兩個已知物種:Panagrolaimus detritophagus和Plectus parvus。解凍之後,研究人員發現這幾隻線蟲開始移動和進食。研究人員稱,這是多細胞動物「自然深低溫保存」(natural cryopreservation)的第一個證據。

不過,這些線蟲並不是第一批從冰凍狀態下醒來的生物體。此前,另一群科學家已經在3萬年前的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復活了一種巨型病毒。不要擔心,它們只會感染變形蟲。

對於這些古老線蟲如何在漫長的冰凍歲月中存活下來,科學家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了解它們的適應能力或許能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借鑒,比如「低溫醫學、低溫生物學和天體生物學,」研究人員總結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福科學 的精彩文章:

喝大了,為什麼會斷片?大腦里究竟發生了什麼?
尋找外星人沒那麼複雜,翻翻太空垃圾或許就有發現

TAG:大福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