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就業列「六穩」之首,青年就業受更多扶持

就業列「六穩」之首,青年就業受更多扶持

「穩」是7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關鍵詞,其中,「穩就業」被提到了下半年要重點做好的六項工作之首。

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下半年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今年以來,外部環境最明顯的變化是中美貿易摩擦,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貿易摩擦尚未對實體經濟造成實質性的影響,但已經為下半年就業局勢面臨的一大變數。此外,以高校畢業生為代表的青年就業問題和東北地區就業持續不景氣等,也成為需要發力之處。

人社部部長張紀南在7月26~27日召開的務虛會上表示,切實把促進就業作為人社系統第一位的任務,全力確保就業局勢穩定。

穩定就業放在更突出位置

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做好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工作,把穩定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確保工資、教育、社保等基本民生支出,強化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做實做細做深社會穩定工作。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在上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的就業局勢非常好,就業狀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走勢良好。

人社部的數據顯示,1~6月,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52萬人,較去年同比增加17萬人,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的半數指標。二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3.83%,同比下降了0.12個百分點,降至多年來的低位。

雖然就業數據非常亮眼,但就業領域也存在著隱憂。人社部預計,到2020年前,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將保持在9億人左右,年均需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超過1500萬人。經濟發展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穩定和擴大就業面臨較大壓力。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對第一財經表示,當前總需求仍大於總供給,就業市場保持穩定,但需關注就業市場的結構性矛盾,特別是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人群應該引起更多重視。

重點人群將獲就業扶持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最新公布的第二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報告》顯示,二季度就業市場景氣指數比一季度有所下降,與我國GDP的變化保持一致。報告顯示,互聯網、金融等過去幾年用工量暴增的行業出現了降溫,互聯網用人需求甚至甚至首次出現了負增長,而向能源、航天等傳統行業在轉向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它們的就業狀況仍有待改善。

當前重點群體就業任務仍然艱巨。人社部劃定的就業重點群體包括高校畢業生、深度貧困地區的勞動力以及過剩產能行業中的職工等。

張紀南表示,今後一個時期,我國高校畢業生年均將達800萬人。崗位需求與畢業生求職預期存在偏差,「慢就業」等新情況值得關注。

同時,就業扶貧任務十分繁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中有勞動能力、未實現就業的依然較多,特別是「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的勞動力就業門路狹窄,幫扶壓力大。

此外,結構調整中的失業問題需密切關注,化解鋼鐵煤炭等行業過剩產能的職工安置任務仍然艱巨。

盧愛紅稱,今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任務非常繁重,有820萬高校畢業生,還有一些累積未就業的畢業生。人社部門將以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為重點,建立實名制就業服務體系,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進行實名登記,全部納入幫扶範圍。

張紀南表示,人社部會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勞動力,建設扶貧車間、衛星工廠吸納一批,徵集愛心企業幫扶一批,運用公益性崗位托底一批,穩定居家靈活就業增收一批,開展有組織勞務協作轉移就業一批,促進更多貧困勞動者就業增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中等收入群體「擴容」 需增收與節支並舉
美國跑出4.1%神速GDP,為何金融市場不買賬?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