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令人愛不釋手的貴州土布,潮流服裝設計師為它不惜辭職學藝

令人愛不釋手的貴州土布,潮流服裝設計師為它不惜辭職學藝

第二自然(d2ziran.com)

是一個專屬匠人的推廣平台

不知道你有沒有在「螞蟻森林」里收集能量、種植樹苗呢?

最近,小編跟朋友在「螞蟻森林」里較上了勁,每天早晨定好鬧鐘,勤勤懇懇地跑到別人家的園子去「偷能量」,一心想要在能量對決中獲勝。

一周過去,不幸敗北,沮喪之餘,朋友還來撒鹽,「你怎麼有那麼多能量可以收呢?難道一直在花錢嗎哈哈哈......」

小編不由得思索起來,現在的手機支付非常便捷,但是無意識之中,我們不必要的購買行為是不是也增多了呢?

每到購物節、打折季,我們忙著買買買

提倡斷舍離,又急著扔扔扔

無端地給地球製造了許多負擔

而這也正是服裝設計師高晶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在長達二十年的服裝設計師生涯里,她遊走於時尚的前沿,但是每個季度設計生產的很多款式和流行色系,都不是源於本身的需求,只是為了刺激消費而人為製造出來。漸漸地。她已無法忽視自己內心的聲音,最終決定順從內心所想,去做經久耐用的、對環境友善的設計。

高晶選擇辭職,成為一名獨立手作人,去實踐自己的理想。

(攝影 凌敏)

梧桐侗寨藍染手織土布單肩包就是秉持著這樣的初心誕生的。辭職後,高晶去到北京的國染館學習植物染色,去紹興學習拼布,在深圳聆聽台灣植物染色前輩的課程,尋訪貴州大山裡少數民族的織布技藝……不知不覺手裡也積攢了一堆老布料,這些正是她做包包的絕好素材。

梧桐包的主料是貴州侗族人用老式木織機織出的手織布,這種布料與工業化機器大生產的布有著明顯不同的手感,因為是自家人做給自家人用的東西,所以布料特別的實誠。而存在於細微之處的紗結,這種偶然性的錯誤何嘗不是一種美呢?正是這不經意留下的人參與的痕迹,才賦予布包以溫度。

大山裡的人們仍然保留著古時「珍惜物用」的傳統。這樣一塊布做出來,一用就是許多年,破了就縫縫補補繼續用,因此一塊布可以代代傳承下去,隨著時光推移,反而顯露出舊物之美。

「老舊的物體,即使外表斑駁,或是褪色暗淡,卻能顯露出一種充滿歲月的美感。它們以褪色、生鏽、失去光澤、沾污、變形、皺縮、乾枯和爆裂作為語言,記錄了太陽、風、雨水、炎熱和寒冷。」

(攝影 凌敏)

藍色包上半部分採用的是植物藍染技法,貴州大山裡的侗族人至今保留著完善的藍染技藝。通過種蘭草--采藍--打藍--發酵建缸這樣傳統的手藝,使布包得以呈現出植物染色獨有的溫和自然的光澤。下半部分的面料是先藍染紗線,再織成布。

輔料配件也是高晶用心挑選的,為的是能夠配得上老布。所有的拉鏈都是日本YKK品牌,裡布也是出口日本的原紗全棉坯布。

手織布特有的粗糙肌理,輔以簡約的設計,形成質樸文藝的風格。高晶這樣闡釋她的創作理念「我只做有用的產品,實用性永遠放在第一位。好的作品絕不嘩眾取寵,不會自成焦點,它會像日常的空氣一樣陪伴在你身邊。」

同時也具備托特包大容量的優勢,

輕鬆裝下一個筆記本電腦、一件襯衣、幾本雜誌。

面料看似柔軟,但紗線強韌,一般承重都沒有問題,內附單獨拉鏈袋,可收納貴重物品,另外還有一個較大的隔層。

從此走路帶風,化身上班大軍中的一股清流~

高晶希望通過手作布包,傳遞給人們這樣一些現代大生產里稀缺的信念——對材料的尊敬,對時間的從容,對技藝的專註。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喚起人們對古舊民藝的關注。

姑娘們,當然是自己買包自己背啦,有這樣一隻布包常伴身側,心安

小夥子,如果你是個心思細膩的藍朋友,送禮物想要別出心裁,那麼是可以幫你在包內手綉名字的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二自然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上神話締造者
8年想過100次放棄,曾是華爾街精英,她因一場「黑暗中對話」找到公益之光

TAG:第二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