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范蠡的財富觀

范蠡的財富觀

范蠡是春秋時期楚國人,距今已有2500年之久。晚年自號「陶朱公」被後人尊為商聖,文財神。作為財神、西施的老公,范蠡不僅能幫越王卧薪嘗膽滅掉吳國,更是棄官從商、成為齊國的首富。

商聖做的什麼生意

據載,范蠡辭掉大將軍職位後來到了齊國,更名改姓,自稱「鴟(chī)夷子皮」,在海邊耕作,吃苦耐勞,努力生產。不多久,積累財產達幾十萬。然後再次隱退,來到了山東定陶,范蠡看到此地居於「天下之中」,是貿易要道,便留在此地,根據時機進行物品貿易,時間不長,就累積萬萬。所以說范蠡是先選擇在海邊耕作種田,副業捕魚、曬鹽,然後再下海經商,成為當時齊國的首富。范蠡之所以能成為當時的首富,是因為他對金錢的認知。

對金錢的認知

范蠡對金錢的認知有兩條對後世影響很大。一是掌握市場規律: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二是提出了「務完物,審貴賤,無息幣」的理念。

范蠡將恩師計然的理念運用到了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正是來自計然的七策之一,指的是趁價格上漲時,要把貨物像倒掉糞土那樣趕快賣出去;趁價格下跌時,要把貨物像求取珠玉那樣趕快收進來。這與現代價值投資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抄底大師李嘉誠正是運用了此策略,低迷時反倒膽子大,因為此時幹事的成本低,甚至競爭都更少。

「務完物,審貴賤,無息幣」則是指貨物的品質要完美,要注意價格變化規律,莫要使貨幣停止流動。 范蠡非常重要貨幣的流動性,因此也提出了薄利多銷的概念。只有讓品質達標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只有注意價格規律才能知道哪些是消費者所需要的,只有讓貨幣更快的流轉才能創造更大的財富。

不僅在掙錢上,在花錢上也同樣體現了范蠡的人生智慧

三散家財,為啥要把家財散盡

范蠡三散家財可以說是老子「功成身退」思想實踐的第一人。第一次散盡家財,是范蠡幫助越王勾踐滅吳之後,提出了辭官返鄉,並勸告文種,當時越國的另一位宰相,也在功成身退。文種不聽勸,最後被越王所殺。

第二次則是在齊國耕作、捕魚、曬鹽,沒有幾年就積產數十萬。齊王聽說了他的才幹,請他做齊國的宰相。而范蠡卻感嘆道:「治家理財,有千金之富,又有宰相的官職找上門來,這些看似幸運的事情,對我這樣的布衣百姓而言都是些不詳的徵兆啊」。他歸還了齊王的相印,把數十萬的家財盡數分給鄉人,連夜走小道離開齊國。

後來,范蠡次子因殺人而被囚禁在楚國。范蠡說:「殺人償命,該是如此,但我的兒子不該死於大庭廣眾之下。」於是就派小兒子帶上一車黃金去贖人。可是大兒子堅持要去,並以自殺相威脅。無奈之下,范蠡只好同意。過了一段時間,大兒子帶著次子的死訊回到家。家人都感到悲哀,唯有范蠡獨笑說:「我早就知道次子會被殺,不是你不愛弟弟,是有所不能忍也!你從小與我在一起,知道為生的艱難,不忍捨棄錢財。而小兒子生在家道富裕之時,很易棄財。因此我才派他去。」這是第三次散家財。

如果說范蠡掙錢是因為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那麼范蠡花錢是掌握了人性的規律。激流勇退不僅是勇氣,更是智慧,是生存之道,敢於在人生的巔峰將鋒芒內斂,才能讓自己在人生的路上走的更久更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天學點經濟學 的精彩文章:

猜畫小歌是如何火起來的

TAG:每天學點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