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翁同龢五世孫向波士頓美術館捐贈清代《長江萬里圖卷》

翁同龢五世孫向波士頓美術館捐贈清代《長江萬里圖卷》

7月28日是知名收藏家、翁同龢五世孫翁萬戈先生百歲誕辰,美國波士頓美術館為此專門舉辦「翁萬戈先生百歲誕辰慶典」。據參加壽慶的相關人士透露,翁先生當天宣布,向波士頓美術館捐贈跟隨自己近一個世紀的翁同龢舊藏——長達16米的清代王翚的《長江萬里圖卷》。2010年,翁萬戈先生曾向北京大學捐贈明代吳彬繪《勺園祓禊圖》。

波士頓美術館於7月開始展出王翚《長江萬里圖》,以表示對翁先生的百歲生日祝福,也讓這張翁氏重要的收藏再次展現在大眾面前。展期至9月30日。此前,這一作品曾在北京展出。

2018年7月28日,百歲老人翁萬戈(右一)在百歲壽慶儀式上張子寧圖

翁萬戈百歲壽慶儀式上的簽名冊

清代王翚《長江萬里圖》卷

清代王翚《長江萬里圖》卷在波士頓美術館展出現場張子寧圖

旅美華人收藏家翁萬戈先生是中國近代史上知名政治家、書法藝術家、清朝兩代帝師翁同龢先生的後人。1918年出生於上海,在天津接受小學及初中啟蒙教育。1938年,翁萬戈先生赴美國普渡大學留學,1940年獲機電工程碩士學位。但他並沒有從事自己所學的專業,隨即入威思康辛大學美術系,改學油畫。此後一直從事繪畫、攝影及電影工作。

據此前公開的報道,1948年秋天,為避戰火,翁萬戈和他的家人把家傳收藏打包,遠渡重洋。先從天津運到上海,再從上海運到紐約,在1949年初到了美國。其後數十年一直悉心呵護,潛心研究,著有多本專著。除了對家藏文化的研究,他也一直致力於中美文化交流。從上世紀40年代初起,他就開始參與拍攝,並獨立製作了數十部教育片和紀錄片,向西方介紹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上世紀80年代初,他任華美協進社(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主席,力主發展和大陸的交流,促成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翁萬戈曾感慨地說:「我為家藏而活,而家藏也成為了我的人生。」一番話道盡了他對家藏畢生的守護,也是一個收藏世家的繼承人所背負的傳承使命。

翁同龢像

翁氏家族的收藏。以明清文人書畫作品為主,包括沈周、文徵明、項元汴、董其昌、項聖謨、陳洪綬、朱耷、清代「四王」、惲壽平、華岩、金農等明清文人的書畫,翁同龢的墨寶、日記及少部分的文房四寶、玉印、古爵、如意等收藏品。其中年代比較久遠的藏品是南宋宮廷畫家梁楷以獨特筆法和風格繪成的工筆畫「道君像卷」。據翁萬戈介紹,他最愛的畫作之一便是清代畫家王翚的16米長卷名為「萬里長江」。畫中富有想像力地描繪了中國這條著名大江從入海口至源頭綿延數千公里的沿途景色,氣象宏闊。翁萬戈說,其先祖翁同龢1875年在居家附近文物市場尋獲此卷,愛不釋手,最後挪用原本存放購新宅的四百兩銀子購得此畫。

2000年,翁萬戈將其家族收藏的80種,542冊宋元明清珍稀古籍善本書,通過拍賣方式以450萬美元的價格轉讓給上海圖書館。

2010年,翁萬戈先生曾向北京大學捐贈明代吳彬繪《勺園祓禊圖》,《勺園祓禊圖》(又名《米氏勺園圖》),此圖是明代著名畫家吳彬應其好友、勺園主人米萬鍾所邀,為其勺園所繪製的圖卷。該圖卷由翁同龢在清光緒年間購得。

2010年,翁萬戈先生向北京大學捐贈明代吳彬繪《勺園祓禊圖》

此次在百歲誕辰上捐贈的翁同龢家藏之清代王翚《長江萬里圖》,峰巒起伏,城郭隱見,得江山千里綿絡之致,可謂其生平第壹傑作。此作品在第壹收藏家張榕瑞於1700年左右裝裱後,原裝保存至今,在翁家已逾一百多年。

《長江萬里圖》的作者王翚(1632-1717),字石谷,號臞樵、耕煙散人、清暉主人、雪笠道人、天放閑人等,江蘇常熟人。自幼嗜畫,似有夙慧,曾奉詔作《南巡圖》稱旨,康熙賜書「山水清暉」,因以為榮。晚歲辭官家居,侍母之暇,未尚輟筆。能以南宗筆墨寫北宗丘壑,為虞山派之祖,有「畫聖」之譽。

多年前,白謙慎與學生觀摩翁萬戈先生藏《長江萬里圖》

據鄭重在《東方早報·藝術評論》的撰文,在翁同龢留下來的眾多藏品中,最為令他珍重的是王翚《長江萬里圖》。他在光緒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875年5月1日)日記中記載,在廠肆見到,因為索價千金未得,後賈人送來,越看越美,於是回到博古齋去議價,出三百,不賣,一共4天,留在他手中觀賞,最後以四百購得。四月二十三日(5月27日)日記寫道:「重見長江圖……目前一樂也。」他把預備買房子的錢換了王翚的《長江萬里圖》。王翚卷後作跋,此圖作於「康熙歲次乙卯九月上浣」,此時是他畫完康熙南巡圖之際,得到皇帝的褒獎,心歡意滿,「戊寅秋日,長安南遷,蓬窗多暇」、「凡七月而成,頗覺指腕間風規猶在」。此圖顯然是王翚的得意之作。翁同龢在此卷木匣蓋上題了一首詩:「長江之圖疑有神,翁子得之忘其貧。典屋買畫今幾人,約不出門客莫嗔。」

翁氏收藏書畫展海報

對《長江萬里圖》,翁同龢視之若生命。他在卷尾跋曰:「余藏此畫三十年,未敢褻以一字,遇通人逸士輒引同看,黃金橫帶者雖固請未以示也。今年四月,蒙恩放還,俶裝之頃,有貴游欲以重金相易。余曰他物皆可,唯此畫與麓台巨幅此生未忍棄也。比歸里門,人事紛紜,資用空乏,暑郁蝨雷幾不可耐,每北窗明處時一展卷,清風拂人,塵慮都凈,世間神明固應爾耶。抑勞逸頓殊,身邊兩不相收,理然也。趙子固云:性命可輕,至寶是保,余嘗自知為愚,若余者其愚耶?否耶?既自笑因書於後。光緒戊戌六月晦快雨初晴,病起手戰,松禪居士同龢記。」

「澎湃新聞」獲悉,2008年12月,北京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曾舉辦「翁同龢六代家藏書畫精品首度歸國展」,其中王翚的《長江萬里圖》長卷曾在現場展出。

清代王翚《長江萬里圖》局部

(責任編輯:羅書銀)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進入圈子、了解市場價格!網拍是無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明清時期西洋銅版畫在華傳播與出版的興盛
斯坦因第三次中亞考察期間在敦煌獲取漢文寫經之過程研究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