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伯溫屬自然死亡,朱元璋別有用心,製造出一謊言,結果弄巧成拙

劉伯溫屬自然死亡,朱元璋別有用心,製造出一謊言,結果弄巧成拙

原標題:劉伯溫屬自然死亡,朱元璋別有用心,製造出一謊言,結果弄巧成拙



大明王朝開國元勛中,最富人格魅力的人無疑是劉基劉伯溫。


經過數百年來人們的渲染和歌頌,劉基已經成了神一般的人物。


但是,我們通過史料回望劉基的一生,發現他的最後結局並不妙。

劉基從至正十九年(1359年)到應天投奔朱元璋時算起,跟隨朱元璋東征西討的時間有七年半;而從大明開國到默然辭世,時間也剛好是七年半。


兩段時間相加,共為十五年,但是,在這漫長的十五年內,劉基實際擔任官職的時間不到五年,僅為其中的三分之一時間。


而以大明開國以後算,在七年半時間內,劉基任職不足兩年半。


這不足兩年半的時間內,劉基的職務為御史中丞。


其中,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被革除過一次,不過,在該年十一月就復職了。


到了洪武三年,因為身上背負有「仕元」(在元朝做官)污點,在朱元璋大力宣揚「忠君」思想下,被列入「不忠」問題人士,官職於該年八月再次被革。


雖然在洪武三年(1371年)十一月的大封功臣元勛中,劉基得封三十六個爵位中的最末一位,為誠意伯,但卻是有爵位而無官職,因此,在洪武四年(1372年)就被打發回鄉了。


洪武六年(1373年),因為「談洋王氣」事件,劉基被誣,不得不於該年秋七月入朝「引咎自責」,向朱元璋交待問題。


朱元璋雖未奪劉基誠意伯之爵,卻奪了誠意伯的祿。


並且,此後年余,劉基被軟禁在京,有家不能回,在朝無職事,徒以誠意伯空名隨朝陪侍而已。

劉基自幼體弱多病,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四十歲已「齒脫頭童(禿)」,且患足疾。


洪武元年被革職短暫回鄉的日子裡,該年五十八歲,他寫了一首《老病嘆》,稱「我身衰朽百病加,年未六十眼已花。筋牽肉顫骨髓竭,膚腠剝錯瘡與瘸……」


洪武七年(1374年),在孤苦憤懣之下,身體健康狀況更是每況愈下。



該年,他在送宋濂次子宋璉(字仲珩)還鄉時,作有《送宋仲珩還金華序(並詩)》,其中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作了這樣的描繪:「予鬚髮已白過大半,齒落什三四,左手頑不掉,耳聵,足踸踔不能趨」,可見是病痛纏身。


洪武八年(1375年)元旦,群臣慶賀新年,劉基隨喜寫了一首《乙卯歲首早朝奉天殿,柬翰林大本堂諸友》,詩云:


枝上鳴嚶報早春,御溝波澹碧龍鱗。


旗常影動千官肅,環佩聲來萬國賓。


若乳露從霄漢落,非煙雲抱翠華新。


從臣才俊俱揚馬,白首無能愧老身。

詩極力誇讚翰林院的文友風華正茂,才思敏捷有如揚雄、司馬相如,最末一句突然悲嘆起自己的「白首無能」來。


的確,政治上得不到重視,而年齡和身體狀況都擺在那裡,人生落幕,指日可待。


而在一個月之後,劉基也得到了朱元璋的批准:回鄉養老。


這,可以從宋濂的《恭題御賜文集後》里看得出。


話說,洪武八年(1375年)二月二日,朱元璋的《高皇帝御制文集》二十卷刊成,分別贈了韓國公李善長、中書右丞相胡惟庸每人一本,準備再贈一本給宋濂。


當日宋濂入宮,受書後,記下了當日覲見皇上的全過程,題為《恭題御賜文集後》。


《恭題御賜文集後》現收錄於《宋文憲公全集》卷十七。文中標明,記的是「洪武八年歲次乙卯春三月壬辰」事,而在《金華叢書》本《宋學士全集》中,文末尚有「是月三日癸已午時具官臣宋濂盥手謹記」十七字。


但是,查洪武八年三月,並無壬辰、癸已日。即《恭題御賜文集後》里所記的壬辰,當為二月二日;「是月三日癸已午時具官臣宋濂盥手謹記」的癸已為二月三日。


我們且來看看洪武八年二月二日,朱元璋召見宋濂時都做了些什麼事、說了些什麼話。


《恭題御賜文集後》記:洪武八年歲次乙卯春三月壬辰(應為二月壬辰,即二月二日),皇帝御乾清官召見我,問前御史中丞劉基何日啟程返鄉,我以翌日(即二月三日)對。皇上繼而又問起劉基的病情、以及是否自己可以支撐回鄉等等。我將我所知道的全部相告。彼時劉基患有霜露之疾 (語出《史記?公孫弘傳》,指因風寒而引起的疾病,即感冒),皇上憐憫其為開國舊勛,特降手敕,令起居注郭傳宣示,御賜其還鄉養老,但皇上終究覺得有些地方照顧不到位,這才召我前來詳細詢問。詢問完畢,皇上步出官門,我緊從其後。至丹墀,皇上忽然對內史張淵說:「汝往取新刊文集一部,賜學士宋濂。」我趕緊謹叩頭謝。張淵把我帶到典禮紀察司,對司副李彬傳達了皇上的話,把我的名字記錄在一小冊子上,才開始頒授文集。此文集系皇上御制,凡三秩,雖然刊印完成,仍秘藏禁中。當時受賜者唯太師李韓公善長、中書右丞相胡惟庸與我共三人,所以內臣才會如此恭謹也。

從這段記載里,透露出許多關於劉基的信息。


一、劉基患上了感冒,朱元璋降手敕讓他回鄉養病。


二、劉基計劃離京南歸的日子是二月三日


三、朱元璋關心劉基的病情,特召宋濂詢問了一番。


四、朱元璋文集印成,賜給了李善長、胡惟庸、宋濂,但沒有劉基的份。


另外,宋濂《恭題御賜文集後》中提到的由起居注郭傳向劉基宣示的朱元璋手敕,現保存在《高皇帝御制文集》中,題為《御賜歸老青田詔書》。


這份詔書對劉基的功過作了全面的評定,意在說明朝廷對劉基的獎罰正確、寬嚴得當。



讓人聳然動容的是最末一段,為:卿今年邁,居京數載,近聞老病日侵,不以筋力自強,朕甚憫之。於戲!禽鳥生於叢木,翎翅干而颺去,戀巢之情,時時而復顧。禽鳥如是,況人者乎!若商不亡於道,官終老於家,世人之萬幸也。今也老病未篤,可速往栝蒼,共語兒孫,以盡考終之道,豈不君臣兩盡者歟!


從文字上看,朱元璋還是很重感情的,叮嚀囑咐,讓劉基「速往栝蒼(指劉基老家),共語兒孫」,「以盡考終之道」「君臣兩盡」。

如果說劉基回鄉的計劃不變,那麼,他應該是在二月三日動身了。


劉基在青田老家去世的日子是四月十六日。


即從二月三日到四月十六日,中間隔了七十三天。


這七十三天中,史書沒記載有什麼關於劉基的故事。


如果不是有人從中故意弄什麼妖蛾子,應該說,劉基是自然死亡,屬於善終。


但是,現在我們讀所有的史書,包括《明史.劉基傳》、《明實錄.劉基傳》黃伯生《行狀》、張時徹《神道碑銘》,都寫劉基是被胡惟庸下毒致死的。


為什麼會這樣?


一切都是朱元璋搞的鬼。


劉基死的時候,《明實錄》沒記載朱元璋有什麼反應,雖然《明實錄.劉基傳》提了一句「上痛悼之,賜遺甚厚」,但完全是官樣文章,虛的,並不能當真。


相較之下,曾在洪武元年與劉基一同擔任御史中丞的章溢在洪武二年夏去世時,《明實錄》就記載有「訃聞,上甚憫悼,乃親撰文,遣官即其家祭之。」

看,「親撰文」、「遣官即其家祭之」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一句話,劉基之死,當時並未引起朱元璋的過多注意,直到四年之後,即洪武十二年才被提起。


《實錄》卷一二八《汪廣洋傳》記:至是(十二年十二月)御史中聖塗節言,前誠意伯劉基遇毒死,廣洋宜知狀。上問廣洋,廣洋對以無是事。上頗聞基方病時丞相胡惟庸挾醫往候,因飲以毒藥,乃責廣洋欺罔,不能效忠為國,坐視廢興,遂貶居海南。


為什麼會在四年之後重提劉基之死呢?



原來,因為相權與君權的衝突,洪武十二年年底,朱元璋準備搞倒搞臭居相位的胡惟庸了。


御史中丞塗節為胡惟庸的同黨,「見事不成,始上變告」,他於洪武十二年十二月狀告胡惟庸及御史大夫陳寧等謀反,並指出劉基即為胡惟庸所毒害,而汪廣洋是知情人之一。汪廣洋時與胡惟庸共事,任左御史大夫。但當朱元璋責詢此事時,汪廣洋矢口否認此事的存在。朱元璋怒甚,「責廣洋欺罔」,將其貶至海南。


《實錄》卷二九又記:(洪武十三年正月)甲午,御史中聖塗節告左丞相胡惟庸與御史大夫陳寧等謀反及前毒殺誠意伯劉基事。命廷臣審錄,上時自臨問之。初,自楊憲誅,惟庸總中書之政,以上信任之重也,專肆威福,生殺黜陟有不奏而行……誠意伯劉基亦嘗為上言惟庸奸恣不可用,惟庸知之,由是怨恨基。及基病,詔惟庸視之,惟庸扶醫往,以毒中之,基竟死,時八年正月也。上以基病久,不疑。


到了這兒,就完全坐實了胡惟庸毒死劉基之說了。


更有意思的是,在嘉靖本和隆慶本的《誠意伯文集》中,收錄有一篇題為《誠意伯次子閣門使劉仲璟遇恩錄》的文章,內容記載的是洪武二十年至二十四年朱元璋接見劉基、章溢、葉琛、胡深等人的子侄時的講話,全用口語記錄,對這些人的父親讚賞有加,勉勵這些人學父親的為人,好學向上,並對他們說:「你每父親便吃些虧呵,如今朝廷也留個好名。」

其中,朱元璋多次對劉基次子劉璟提到劉基。


洪武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朱元璋是這樣說的:劉伯溫他在這裡時滿朝都是黨,只是他一個不從,他吃他每蠱了。他大的兒子這小的也利害,不從他,也吃他每害了。這起反臣都吃我廢了,墳墓發掘了。



洪武二十二年正月十八日則說:這劉伯溫是個好秀才,吃胡(惟庸)、陳(寧)蠱了。那胡家吃我殺得光光的了。


洪武二十三年正月初四日又說:劉伯溫他父子兩人都吃那歹臣每害了。我只道他老病,原來吃蠱了。


洪武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再說:劉伯溫在這裡時胡家結黨,只是老子說不倒。你父兄做一世好人,都停停當當的了。你父親吃胡家下了蠱葯,哥也吃他害了。你老子雖然吃些苦么,你如今恰光榮。


洪武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說得最多,這一年,李善長被賜死。該日,朱元璋接見劉璟時說:我到婺州時得了處州,他那裡東邊有方谷珍,南邊有陳友諒,西邊有張家,劉伯溫那時挺身來隨著我。他的天文別人看不著,他只把秀才的理來斷,到如那等。鄱陽湖裡到處廝殺,他都有功。後來胡家結黨,他吃他下了蠱。只見一日來和我說:「上位,臣如今肚內一塊硬結,但諒著不好。」我著人送他回去家裡死了。後來宣得他兒子來問,說道脹起來緊緊的,後來瀉得鱉鱉的,卻死了。這正是著了蠱。他大兒子在江西,也吃他葯殺了。如今把爾襲了老子爵,與他五百石俸。


——看,象朱元璋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講,就算是謊話也講成是真話了。


也無怪乎後出的史書,如徐愚谷《明名臣言行錄》、李贄《續藏書》、尹守衡《明史竊》、王鴻緒《明史稿傳》、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等沿襲胡惟庸毒死劉基的說法了。


但是,只要靜心想一想,胡惟庸下的到底是什麼毒,可以神奇得讓劉基肚裡長一「硬結」,卻又不立刻斃命,而要在七十三天後才毒發身亡?!

這種毒藥,世間根本就不存在。


一句話,所謂「胡惟庸毒死劉基」之說,不過是朱元璋要整倒胡惟庸的罪證之一。


朱元璋萬萬沒有想到,他把劉基的自然死亡誣陷成胡惟庸毒殺,而到了現代,人們在認定胡惟庸下毒的基礎上,進一步推理:如果沒有朱元璋在背後指使,胡惟庸斷不敢下此毒手,因而把朱元璋定為毒死劉基的幕後主使者。



由劉基二十一世孫劉德隅編輯的《明劉伯溫公生平事迹拾遺》就一口咬定是朱元璋指使胡惟庸下的毒。


即殺害劉基的人是胡惟庸,但歸根結底,兇手還是朱元璋。


這真是害人反害己。


補充一下,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對劉璟說「如今把爾襲了老子爵,與他五百擔俸」後,劉璟表現得非常有骨氣,他回奏說:「臣出力氣事,盡死向前,報本欲在,襲封伯爵的事,哥哥有兒子在。」


朱元璋因此高興地說:「他終是秀才人家孩兒,知理熟,大功爵讓與哥的兒子,好呵!」


隨後宣布劉璉長子劉廌襲爵,另拜劉璟為閣門使,實授正六品官。

三日之後(二十五日),傳旨給劉璟說:「我考宋制,除爾做閣門使。夜來翰林院考了,這衙門正似如今儀禮司一般,不著你管儀禮司事,只要跟著駕,但是我在處,爾便有著傳旨意發放事呵。我如今著你叔侄兩個都回家去走一遭,把你老子祭一祭,祖公都祭一祭,便來。」


劉璟因此與侄子劉廌於洪武二十三年十二月三十日奉旨回鄉祭祖。


朱元璋讓劉廌襲爵,且倍增其祿,即意味著劉基名譽的恢復,也可以說是對劉基的正式平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覃仕勇說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上表觸犯到朱元璋的禁忌被殺?吳晗等史學家被一篇墓志銘打臉
此悍將在史書中藉藉無名,卻以百騎破敵上萬,斬敵主帥,俘眾數千

TAG:覃仕勇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