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米開朗基羅的老師和貝利尼的姐夫——文藝復興畫壇的大咖們

米開朗基羅的老師和貝利尼的姐夫——文藝復興畫壇的大咖們

作者:一程

文藝復興畫壇三傑,再加上提香和波提切利等,名氣太大了,都知道他們師出名門,但具體老師是誰並不太清楚,至於老師的老師,就更鮮為人知了。事實上,老師們均是江湖大咖,作品頗豐,或許,我們早已和他們在博物館和見過了,只是不自知呢。

話說彼時的義大利有許多畫家工作室,也有叫藝術學院的,規矩上和咱中國舊時作坊的學徒制差不多。能幹的畫家手上訂單多,總需要幫手,於是收幾個有志向的學生吃住在家,學習也捎帶干點雜活。有心的學藝快,慢慢的就能幫老師填色塗牆啥的,待本事長了,興許老師起了稿,學生就開練了。國外介紹畫作署名時通常會標明作者是某某某和他的助手。有天賦的學生或者繪畫理念與老師有異的,或早或晚勢必走上獨立之路。

多米尼克?吉蘭達約

Domenico Ghirlandaio

在佛羅倫薩的聖馬可教堂看完安吉利科的濕壁畫出來,經過紀念品商店,赫然發現一幅《最後的晚餐》,佔了整整一面牆,色彩柔美,場景宏大,非常震撼,局部里介紹過一句,說是吉蘭達約的作品。選好東西結賬時,我對女店員感慨,你真是幸運,每天對著這麼美的畫兒,她微笑著說,誰說不是呢,真是太幸運了。

當時買的是另一張印刷精良的明信片,回來細看也是出自吉蘭達約之手,於是有了興趣各種翻查,原來這個畫家大有來頭,除了諸多有影響力的作品外,他還是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的第一位老師。

多米尼克?吉蘭達約生於1449年,是當時極負盛名的畫家。在以宗教題材為繪畫主流的時代,他筆下的人物少有千篇一律的肅穆之情,畫面溫暖,有世俗的氣息及人文精神。我買的明信片名曰《牧羊人朝拜》,不刻意看完全不似宗教畫,氣氛輕鬆,人們神情自然,如同街邊金鋪的工匠,染坊老闆或鄰家大叔。彷彿是朋友或家庭旅行中的小憩,有人抬頭看看天,盤算著還要不要繼續趕路。畫中也能明顯感受到日後米開朗基羅作品人物硬朗的線條和神態。

他最負盛名的壁畫是在佛羅倫薩,新聖母瑪麗亞教堂的托納波尼小禮拜堂。故事是悠遠古老的,但呈現的方式和手法卻頗為新意,從室內布局,所用傢具和器具都看得出是源於當時的生活場景,據說畫中每個人的也都是現實人物,有名有姓,當然大部分是贊助者家族的成員,包括美第奇家族的。看看那位頂著水果衝進來的女子多麼生動,一下子把整個壁畫帶活了,神的故事彷彿也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這個禮拜堂的壁畫耗時三年才完成,米開朗基羅當時13歲,也參與了壁畫的部分工作。下次去佛羅倫薩,一定要去這個教堂細看看。

當然,吉蘭達約的人物畫也非常出色,他特別擅長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現藏於盧浮宮的《老人和孩子》,能強烈感受到不久於世的老人與孩子見面時的複雜心情,一抹陰雲一縷哀怨和內心湧現的無限慈愛,與孩童的天真渴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畫面的情緒被大面積的紅色平衡了,看的人溫暖又感動。另外,為贊助人家族的一位年輕女子畫的肖像被藝術史學者譽為文藝復興不可多得的女子肖像之一,畫的極為細膩,黃色織錦更顯高貴,透出女子的生活是精緻典雅的(現藏於馬德里)。

在美第奇家族失勢後,吉蘭達約以往的創新不可避免地遭到保守宗教勢力的衝擊,這都是後話了。

中國有句老話,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也是中世紀義大利畫壇的真實寫照。吉蘭達約的畫室據說經營了三代,他和兄弟,妹夫,還有兒子和學生共同頂著明晃晃的家族品牌,不過到了他兒子這輩明顯勢弱了,只知道他是個成功的肖像畫家,拉斐爾的朋友,別的就不容易查到了。

安德烈亞?曼特尼亞

Andrea Mantegna

威尼斯畫派以色彩生動,場景宏大,強烈的人文精神為底蘊,崇尚世俗的感官享受,它的崛起得益於佛羅倫薩政治經濟勢力的衰弱。畫派的奠基人喬瓦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1430-1516)有兩個著名的學生,喬爾喬內(Giorgione)和提香(Tiziano Vecellio)。貝利尼來自繪畫家族,他父親是宮廷畫家,兄弟出洋幾年,回來後駕馭多幅大型風景人物作品。當然,貝利尼是家族名氣最大的,他擅長表現色彩和光線,細膩入微,也是第一位用油畫布作畫的威尼斯畫家,晚期更被譽為偉大的風景畫家,不少重要的作品典藏於威尼斯藝術學院博物館,這次雖然看的倉促些,也算是大飽眼福了。其實,在貝利尼的藝術生涯中,他的姐夫安德烈亞?曼特尼亞對他的影響深刻。

曼特尼亞(1431-1506)可是當時大牛的畫家,他對透視學尤其有研究,而且運用自如。最著名的《哀悼基督》,尺寸不大(66*81)但非常有震撼力,他以獨特的視角,將背負人類苦難而離世的基督刻畫如刀鋒般堅韌,那些傷痛從哪個角度看都過目不忘,透視處理準確,人物立體感強,去年我們在米蘭的布雷拉博物館有幸看到原作,的確令人感動。

他為曼坦那曼圖亞總督府婚禮堂的拱頂壁畫的濕壁畫,是另一個創新。第一次完美地呈現了仰角透視與建築的結合,那八個小天使和一個孔雀,還有女人們,彷彿是從天窗上俯視大廳的盛典,對建築細節的把握極其精準,繪畫技巧真心了得。彼時為1473年,那些激動人心的,與建築完美合一的大型穹頂壁畫尚未出現。兩年之後,天才又勤奮的米開朗基羅才呱呱墜地。

曼特尼亞的成功絕非偶然,藝術史書記載,他為了準確地表達人物所處的歷史背景,會用心地研究史料,力求環境刻畫,人物的服飾等細節更加準確可信,他畫筆下的人物內心豐滿,表情和動作自然帶著戲碼,很是好看,可惜最重要的濕壁畫在二戰時被毀了。藝術史學家高度評價曼特尼亞,認為他充分吸收了馬薩喬立體創新的表現手法,嫻熟運用明暗關係,令人物真實可信,線條有力,飽滿,又不似戈佐理那般艷麗和歡快,畫家簡直就是為自己的畫作搭建了一個立體舞台,讓人物自由表演。

這次在威尼斯藝術學院博物館還看了他一幅油畫,布面蛋彩,色彩內斂,景深漂亮,全身盔甲的英武少年,頗具氣概。喜歡看畫的局部,好看的畫兒局部更吸引,細看那個和媽媽一起參加基督割禮的紅衣小朋友,估計是被嚇著了,倒是另外一幅畫上的兩個小朋友表面看著嚴肅,其實蠻俏皮可愛的。還喜歡這幅喝酒的女人像,現藏於倫敦國家美術館。

曼特尼亞三十歲時移居到維羅納,六十五歲時迎來了創作的另一個高峰,他的大幅布面油畫《巴納斯山》,唯美浪漫,表現一眾文藝女神,還有宙斯,太陽神阿波羅等在風景秀麗的山裡,日日歌舞昇平的美好時光,色彩美,人體也美,畫面非常文藝,如果沒有天使,簡直以為是一曲人間歡歌呢。下次去盧浮宮必須好好感受一下。

文字:一程

圖片:一程,部分來自網路

編輯:秋水

這是【會彥】第456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會彥 的精彩文章:

一人食一周快手晚餐食譜

TAG:會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