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遼寧出版集團加快步入出版融合快行道

遼寧出版集團加快步入出版融合快行道

以「融出版 新知識 享閱讀」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於近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博覽會上,遼寧出版集團集中展示了國家級出版融合發展(遼寧)重點實驗室成立運行一年來結出的豐厚成果。

伴隨實驗室在技術原創、平台開發等諸多方面的縱深推進,遼寧出版集團推進融合發展的「五融」戰略加快落地,圍繞優質內容資源的立體開發,融合項目集約建設、統籌管理、統一規劃、模塊整合和上線運營協同推進,帶動了數字化轉型升級快速發展。

展會期間,中宣部副部長、國家新聞出版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庄榮文來到集團展區,聽取了集團楊建軍董事長關於集團建立集約化、規範化、常態化制度,高效發揮出版融合發展重點實驗室作用,形成了數字出版技術開發和內容生產良性發展等情況的彙報,並鼓勵集團繼續創新思路、多措並舉,推動數字出版再上新台階。

展會期間,集團還在北京拂石傳媒公司召開了出版產業IP商業化運營研討會,向20多位專家和各大合作單位展示集團的數字產品「中央廚房」、泛娛樂生態圈運營模式和大教育產品矩陣,收穫了新的商業合作機會。

強化資源集約,實施統籌運營

集約才能形成合力,統籌才能提高效率,集團倡導的整合經營戰略成為融合發展的加速器。一年多來,集團一是發揮了國家級出版融合發展重點實驗室的全面引領作用。2017年6月正式掛牌後,實驗室積極引入總局技術標準和技術成果,架設科學家團隊,為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技術保障。二是建立轉型融合的集約保障機制,全面推動項目資金、版權、渠道、技術等資源的集約化運營,配套出台相應管理辦法,對集團和各子公司新建項目實行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招標管理、協同推廣運營,並以自主研發為第一選擇。三是加速建立兩大重要支撐平台。在資本平台方面,聯手國內知名券商國泰君安,成立遼寧第一支市場化運作的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在承載平台方面,以文化科技雙創基地、出版融合示範基地——「北方文化新谷」產業園區為支撐,利用配套專屬的產業基金和優惠政策,吸引優秀公司入駐,使新谷成為出版融合資源聚合平台和文化科技新媒體發展平台。

通過集約化戰略、統籌化運營,集團實現了項目資金的歸集和有效調配,提高了項目入庫和扶持資金申請效率,減少了一些不夠市場化的項目立項,建立了核心技術團隊、運營團隊,積累了可復用、可推廣的多項技術成果。

轉變生產方式,實現出版融合

「一個內容、多種創意,一個創意、多次開發,一次開發、多個產品,一個產品、多種形態」,這是目前出版融合所要實現的第一步圖景,是在「內容為王」基礎上形成的寬頻演繹。為實現這一目標,集團建設了融媒體內容製作中心,包括數字產品加工中心以及視頻直播室、錄音室、動畫剪輯工作室等,並配備了相應的專業視頻製作團隊和由知名電台主持人組成的有聲書製作團隊。製作中心能夠生產有聲書、短視頻、直播等數字產品。集團旗下期刊公司「垂釣傳媒」還創立了CIBN釣魚頻道,在愛奇異、騰訊視頻上進行24小時播出,目前已成長為國內較有影響力的,集期刊、視頻內容、大型賽事為一體的新媒體平台。

有聲書是目前規模擴展迅猛的產品板塊,春風文藝出版社對「小布老虎」等童書品牌再開發,形成數千小時的有聲書產品,在喜馬拉雅等渠道發布,收益實現了快速增長;教輔類圖書可演繹的產品類型多樣,包括遼海出版社《新課程能力培養》、遼寧教育出版社《尖子生》兩大品牌教輔配套的名師微視頻課程,已經通過集團大教育平台進行系統推廣,實現了傳統內容的增值變現。

目前,集團已經形成了五大核心平台,以及上萬種電子書、有聲書、微課、題庫、動漫、AR、VR等數字化產品矩陣,形成了穩定的多形態出版融合產品生產能力。

開發大IP,進階泛娛樂

內容是出版產業的根和魂,出版融合的本質之一就是在內容上做加法、做乘法,藉助大數據來讓內容的傳播和增值更加精準。遼寧出版集團近年來推動精品出版工程,堅守的理念就是經營作者、經營IP,從而形成轉型發展的核心內容資產。有了內容資產,集團的融合生產能力才有用武之地。集團建立名作者工作室,對孫幼君、楊仁愷、李國文、六小齡童等各類型一百多位簽約作者及其作品進行運營開發。集團就春風文藝出版社的暢銷IP《裝在口袋裡的爸爸》、《小豬唏哩呼嚕》等資源,與大地傳媒等公司進行開放合作,跨界動畫片、大電影、劇場演藝等需要深度經驗和重資本投入的領域;圍繞六小齡童及西遊文化的IP開發,打造了電視紀錄片《一帶一路重走玄奘路》,還有六小齡童說西遊、品西遊一系列圖書、有聲書,以及卡通文具等文創產品;比如圍繞「國眼」楊仁愷進行作品、書信、考證工作日記等資料的全面數據化,形成權威的知識服務平台和藝術品交易平台。同時,這樣以IP開發為核心,集創意、製作、投資、發行為一體的版權開發全產業鏈條,吸引更多優秀作者和作品,把版權交給集團來運營,從而形成相輔相成的融合出版向泛娛樂產業進階的能力。

做強多維渠道,提升服務效率

「一種形態,多個渠道」是目前出版業大力開發市場發行端的共識。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簡單的線上和線下劃分,已經不能概括渠道的內涵。集團通過集約運營,組建了精幹高效的電商運營團隊,來總體操盤各出版社的電商自營店和集團的電商旗艦店。電商是重人力成本行業,單一出版社可銷售品種有限,承擔不了從美工、客服、物流、技術這些電商人才的成本。而集團組建電商團隊後,通過能力復用,一人多崗,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2017年,團隊新開了各社的自營電商店鋪24家,實現了近1億碼洋銷售,極大拉升了集團圖書的線上銷售佔比。同時,電商團隊還負責集團數字產品的分發推廣,建立了包括喜馬拉雅、亞馬遜、咪咕數媒等渠道達到32個,極大提升了電子書、有聲書等產品的銷量,通過精準推廣,個別有聲童書單品年利潤近百萬,遠遠超過了實體書的利潤水平。

技術標準化,管理規範化

為更高效地發揮實驗室功能,集團建立完整的實驗室項目統籌管理機制,完善了項目申報機制、管理模式、技術架構、產品設計等標準化管理體系,推動了自有技術成果的復用,幫助20多個出版融合項目順利上線。

集團規定所有集團內出版社、公司申報項目,必須經過出版融合發展(遼寧)重點實驗室的科學家團隊認可,符合總局信息中心的技術標準,除了立項報告,必須有紮實、全面可研報告和財務報告。同時,已經開發完成的技術,一定要推進多次復用,比如集團的已經開發大教育平台基底技術,完全可以滿足集團三家出版社的在線教育項目,各社利用一個平台、一個伺服器、一個數據云,完全滿足千萬級的用戶應用,避免了重複建設和資金浪費。

未來,遼寧出版集團將牢牢把握前沿新技術發展趨勢,力爭用三到五年時間,實現集團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在內容、渠道、平台、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讓全新形態的融合發展成為帶動集團轉型升級的核心板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遼寧出版集團 的精彩文章:

朱光潛談讀書:經過時代淘汰而巍然獨存的書才有永久性

TAG:遼寧出版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