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金聖嘆評他是《水滸傳》中的上上人物:魯智深的可愛之處在哪?

金聖嘆評他是《水滸傳》中的上上人物:魯智深的可愛之處在哪?

金聖嘆評他是《水滸傳》中的上上人物:魯智深的可愛之處在哪?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張蘇君

梁山108將,真正稱得上好漢者,寥寥數人。而花和尚魯智深,勘列榜首。他有愛心,不濫殺,拎得清,看得透,極具個人魅力與領導氣質。就連宋江大哥,對他都尊敬有加。

菊花會上,推出招安之策,大唱反調的李逵,被宋江一通大罵,假作斬首。而對魯智深、武松,則和顏悅色,以理相勸。

金聖嘆說他是上上人物,李贄說他是:仁人、聖人、勇人、神人、羅漢、菩薩、佛。儒道釋三家,最高目標全部贈送。

世人看大師,從威震一方的提轄,到避禍四處的逃犯、削髮為僧的和尚,再到佔山為王的大王、征戰四方的將軍。在我看來,他始終未曾改變。我心光明,坦蕩而為。如此英雄人物,從不端著,洒脫隨性,細節處透著可愛,讓人頓生親近之心。

細節1:拳打鎮關西


三個人出了潘家酒肆,到街上分手,史進、李忠各自投客店去了。只說魯提轄回到經略府前下處,到房裡,晚飯也不吃,氣憤憤的睡了。主人家又不敢問他。

魯達等三人,聽到金老漢父女哭訴,他的第一反應便是去找鎮關西,痛打一通,被史進、李忠苦苦勸住。考慮到二人回家的盤纏,又是魯達帶頭,為金老漢父女捐款作路費。

三人分手後,沒著墨史進、李忠,於他們而言,此事聽過也就過了,日子該怎麼過還怎麼過。唯有魯達上心了,朗朗乾坤,居然以強凌弱,他憤怒到晚飯都沒心思吃。這很不像傳統英雄,舉重若輕,揮灑自如。但更為真實,更見他伸張正義的迫切、鋤強扶弱的本心。

次日,天色微亮,他便送金老上路,再找鄭屠討公道。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用在魯提轄身上,絕對妥帖。

金聖嘆評他是《水滸傳》中的上上人物:魯智深的可愛之處在哪?

細節2:大鬧五台山

為安身避難,趙員外送魯提轄到五台山出家。事實證明,一份不適合的崗位,是無法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喜歡喝酒、吃肉、打仗的人物,在清規戒律的環境中,創造了諸多笑點,很見童趣。


剛到寺中,第一課坐禪,他倒頭大睡。兩位同事扶他坐禪,連呼善哉!智深裸袖道:團魚洒家也吃,甚麼『鱔哉』?兩和尚道:卻是苦也!智深便道:團魚大腹,又肥甜了,好吃,那得『苦也』。美食對禪機,牛頭對馬嘴,兩人無語,由他自睡。

睡便睡吧。他卻睡得驚天動地。每到晚便放翻身體,橫羅十字,倒在禪床上睡,夜間鼻如雷響;要起來凈手,只在佛殿後撒尿撒屎,遍地都是。

被拒山門,他在外大叫:「直娘的禿驢們,不放洒家入寺時,山門外討把火來,燒了這個鳥寺!」 和尚罵禿驢,令人捧腹大笑。

長老也頗為有趣,有人問他如何應對。長老說:「自古天子尚且避醉漢,何況老僧乎?若是打壞了金剛,請他的施主趙員外自來塑新的;倒了亭子,也要他修蓋。這個且由他。」打不過,躲起來,有人賠。

金聖嘆評他是《水滸傳》中的上上人物:魯智深的可愛之處在哪?

細節三:大鬧桃花村


太公與眾莊客自出外面安排筵席。智深把房中桌椅等物,都掇過了;將戒刀放在床頭,禪杖把來倚在床邊,把銷金帳子下了,脫得赤條條地,跳上床去坐了。

魯智深路過桃花村,從劉太公口中得知,年芳十九的小劉姑娘,被桃花山的大王看上,不論准岳父同意與否,要納為壓寨夫人。豈有此理?當然,為避免驚嚇到劉太公,魯大師很藝術地說曾在五台山求學,禪機精妙,可勸山大王回心轉意。

一番熱情款待,安排魯智深到房間等候。等就等吧,魯大師還脫的乾淨,跳到床上。繡閣香閨,粉紅帳中,坐一個裸體大和尚。畫面極具喜感。

世人眼中有男女分別,大師心中唯有善惡之別。對於強人,最好的說教方式,不是言傳而是身教——用拳頭教育。一通暴打,小霸王徹底服了。畫面亦喜感:眾人燈下打一看時,只見一個胖大和尚,赤條條不著一絲,騎翻大王在床面前打。

細節四:卷銀桃花山

(魯智深)取出包裹打開,沒要緊的都撇了,只拿了桌上金銀酒器,都踏扁了,拴在包裹;跨了戒刀,提了禪杖,頂了衣包,便出寨來。到山後打一望時,都是險峻之處……卻把身望下只一滾,骨碌碌直滾到山腳邊,並無傷損。

魯智深送佛到西天。帶著劉太公,當面讓其退還聘禮,並逼周通折箭為誓,不再強娶。

魯智深要下山,李忠既要面子,又不捨得自掏腰包,於是決定下山打劫,所得送魯大哥。魯智深暗想,說得這麼大方,卻好生慳吝。放著許多金銀,卻要打劫別人的來相送。這不是慷他人之慨嗎?

你越摳門,我越要讓你肉疼,等你們回來,大吃一驚吧。此處取金銀,非為貪財,實為戲弄。

頂了衣包,卷了金銀,從後山滾下。此情此景,頗有星爺風範,很見大師性情。

金聖嘆評他是《水滸傳》中的上上人物:魯智深的可愛之處在哪?

細節五:失陷華州府


魯智深看了尋思道:「不好打那撮鳥,若打不著,倒吃他笑。」賀太守卻在轎窗眼裡,看見了魯智深欲進不進。過了渭橋,到府中下了轎,便叫兩個虞候分付道:「你與我去請橋上那個胖大和尚到府里赴齋。」

二龍山與梁山合營後,想到史進兄弟將微兵少。經魯智深建議,他與武松赴少華山,邀史進同上梁山。擔心之事還是發生了,史進被官府捉拿。朱武等人一邊商議相救之事,一邊殺牛宰馬招待。

兄弟被抓,五內如焚,那有什麼心情吃飯。史進不在,魯智深滴酒不沾。也不待梁山大隊人馬來援,次日四更天,悄悄起身,獨自到城中相救。

他準備打死太守,奈何距離太遠,很是糾結。他之擔心,不在於事後被抓,而是怕打不著被人恥笑。如此緊張的情節,穿插魯大師的心理活動,著實輕鬆,又令人忍俊不住。

難怪張恨水對他極為讚許:智深兄者,喝酒吃狗肉,且拿刀動杖者也,然彼只是要做便做,並不曾留一點渣滓。世之高僧不喝酒,不吃狗肉,不拿刀動杖矣,問彼心中果無一點渣滓乎?

金聖嘆評他是《水滸傳》中的上上人物:魯智深的可愛之處在哪?

不完美的英雄,也是英雄。

有他在,梁山多了幾分正義,江湖多出幾分溫暖,生命多出幾多暖色。

《水滸傳》里「張順鑿戰船」一段,可信度究竟多大?

岳飛蒙冤前留下一位特殊人才,十九年後再次挽救南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