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大敗關羽張飛等一眾好手,為何曹操殺高順毫不猶豫

曾大敗關羽張飛等一眾好手,為何曹操殺高順毫不猶豫

原標題:曾大敗關羽張飛等一眾好手,為何曹操殺高順毫不猶豫


世人皆知,三國之中,關羽張飛自然是三國之中著名的將才,而夏侯惇、張遼也是曹魏陣營名將,均立下了赫赫戰功。


然而他們卻依舊比不上一人,此人名為高順,可以稱得上是三國最屈才的猛將,曾大敗關羽張飛,完勝夏侯惇,張遼和他沒法比,卻因站錯隊伍而慘死。


高順(?-199年2月7日),東漢末年呂布帳下中郎將。屢進忠言於呂布,呂布雖知其忠而不能用。那麼呂布為什麼不重用高順呢?個人認為主要的原因有兩點:


一個原因是他的性格過於耿直,另一個原因是高順的能力太強。


史籍記載有一次高順向呂布進諫說道:「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

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君主遭遇國破家亡之時並不是沒有忠誠智慧的人輔佐他,而是君主不重用忠誠智慧之人,呂將軍你辦事啊不經過詳細的考慮,時常出現失誤,所以說話做事總是有差錯。



呂布聽了高順的這句話史籍的記載呂布的反應是:「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就是呂布知道高順忠臣但就是不重用他,為什麼呢?小編認為高順說話太耿直,一上來就直接揭領導的短處,加上呂布又不是什麼明主,這樣的話對呂布肯定不受用啊,所以呂布也就不待見高順。


第二個原因便直接引到了三國時期一支極其有名的「特種部隊」——陷陣營。


或許是因為對呂布戰鬥能力的敬佩,本著一顆英雄惺惺相惜之心的高順,在三國亂世之中,高順選擇了呂布陣營,並為其戎馬一生。雖然高順不是一個陣營的最高領導者,但他的麾下有一支不容小覷的隊伍——「陷陣營」。


在呂曹濮陽之戰中,高順率領陷陣營以進攻濮陽為名,實為偷襲在城外駐紮的曹洪部隊,更是大敗曲健、曹洪、于禁和韓浩等數位曹軍大將,連下五個大寨,想必曹軍的兵力不會少。


而在曹操攻濮陽時,高順負責於城門放火,堵塞曹軍援兵,最後大破曹軍,追擊曹操。



問題是陷陣營只有700號人,打仗是從來沒有敗過的,很強大!如果呂布給高順數千或者上萬的兵,呂布能否駕馭高順,這個就真不好說了。

雖有一身才能,但是沒有遇到一個明主,大概是高順一生中最大的失誤。呂布本就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再加上耳根軟,疑心重,聽了妻子的一番話「高順與陳宮向來不合,如果讓他們兩個一起堅守城池的話萬一將軍出城後,他們就可能密謀叛變,致使將軍出城後則進不了城」後,便對高順、陳宮這兩個忠心耿耿之人起了顧忌之心。


最終下邳城破,高順、陳宮被侯成、宋憲、魏續叛將所捉拿,呂布不得已而投降。



相對比張遼多次易主,高順原來就是呂布手下的部將,可以稱之上了呂布的鐵杆兄弟。曹操在擒獲呂布之後,定然要殺死呂布,而殺死呂布之後,如果再招降高順,那麼高順非但不會忠誠於曹操,而且非常有可能尋找機會將曹操殺死,為呂布復仇。

作為多疑的曹操不得不考慮這一點,因此除掉高順,相當於曹操為自己排除一顆定時炸彈。



留下張遼,除掉高順,原因就在於此。


不知道這個解釋您是否認同,歡迎您在評論區多多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金輪法王並不是打不過楊過,只因兌現郭襄的承諾
「水滸」中最冤之人你絕對想不到,老淚縱橫的高俅如是說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