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洋軍閥的交友觀:君子以道為友,吳佩孚禮待兩位小人物

北洋軍閥的交友觀:君子以道為友,吳佩孚禮待兩位小人物

原標題:北洋軍閥的交友觀:君子以道為友,吳佩孚禮待兩位小人物


在北洋軍閥中,能與吳佩孚齊名的「高學歷」武夫,非徐樹錚莫屬,但是這位「北洋之虎」的心腹愛將過於恃才傲物,除了伯樂段祺瑞,似乎沒人能入其眼,就連北洋軍閥的老頭子都不放在眼裡。吳佩孚雖然是風頭無匹的大軍閥,但是交友卻不像徐樹錚這般清高,一直以「關張」自比,更看重於以道為友,這裡的「道」就是士大夫修身立命的道義。相比於一些北洋軍閥喜歡攀文附雅,吳佩孚的交友觀里更看重恩情與志趣,所以也會以名滿天下的直系軍閥「吳玉帥」的身份,禮待兩位在北洋時期名不經傳的小人物。這兩位小人物,一位是落第秀才郭緒棟,另一位是算命先生張其鍠。


在高光的北洋群雄中,只知是大智若愚的曹錕,做了直系軍閥的甩手掌柜,所以才會有吳佩孚的大展拳腳。其實曹錕只是給了吳佩孚一個平台,而將吳佩孚從草芥中「發掘」出來,對其有知遇之恩的卻是落地秀才郭緒棟。此人在兵中遇見秀才,並沒有顧忌被吳佩孚搶了風頭或者是飯碗。保舉吳佩孚入保定軍校學習之人,正是在晚清新軍中浮沉多年的郭緒棟,也是吳佩孚得以躋身北洋班底的最早引路人。其後吳佩孚結識曹錕,在其帳下成為一戰復湘,再戰勝皖,三戰安鄂,四戰挫奉的「常勝將軍」,在北洋軍閥中更是博得「善戰」之名,威震天下。



但是,發跡後的吳佩孚,不僅沒有撇清和已經落魄的郭緒棟的關係,而是禮待有加,聘其為幕僚供給開銷。當郭緒棟想要榮歸故里時,更是不惜破例任人唯親,而且薄了「老帥」曹錕的臉面,將郭緒棟捧上山東的頭把交椅,而被擠下去的那個人,正是曹錕的心腹熊炳琦。這種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是一種亘古傳承的道義,也是一種不忘本的操守。要說此位小人物是吳佩孚知遇恩人,另一位讓其禮待的小人物張其鍠,則是吳佩孚的生死之交。其實張在北洋時期算是有名的易學家,江湖人稱「張鐵口」,而且是晚清進士出身,地地道道的高學歷。


民國八年,吳佩孚率領北洋軍「安湘」,張其鍠代表湖南督軍譚延闓,得以與吳佩孚共商南北議和之舉,兩人一見如故,雖然還是敵對雙方,卻互換蘭譜結為兄弟。張其鍠研究易學五年之久,吳佩孚也曾在崇文門外擺過攤子算命為生,兩人惺惺相惜,大有相見恨晚之感。這種志趣相投,也讓吳佩孚將其視為知己,其後的戎馬歲月中更是成為生死之交,即使在吳佩孚於第二次直奉戰爭中一敗塗地,僅帶領數千餘部困駐黃州,張其鍠仍不離不棄。



最終,張其鍠主動出面,為吳佩孚遊說各省督軍,在十四省聯盟擁吳東山再起中立下汗馬功勞。然而在南北夾擊中,吳佩孚再次兵敗,陪其流亡的張其鍠,在河南新野縣因為先行為吳佩孚探路,不幸被當地紅槍會伏擊遇難,吳佩孚得知後號啕大哭,這位曾嚴詞拒絕「不能棄玉帥於危難」的小人物,曾經算出了自己的際遇,想「回上海閉門著書十年」以避劫難,卻礙於吳佩孚的禮待,終於士為知己者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客棧 的精彩文章:

歷史的另類臉譜:閻錫山與張敬堯過招,爭奪山西地盤上演真假剿匪
第一次直奉戰爭中的牆頭草,倒戈失敗後吳佩孚仍然手下留情

TAG:拾文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