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看待教育公司頻頻上市?教育行業未來能否成為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之一?

如何看待教育公司頻頻上市?教育行業未來能否成為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之一?

這是亦師亦友議時局的第【83】篇原創文章

From 姚煒航

不得不承認,二胎的放開,雖然無法彌補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結構轉變,但也確實帶來了一波小嬰兒潮。而且伴隨著城鎮化,伴隨著消費升級,重視教育的人會越來越多。特別是很多以前可能無法接觸到教育產業的人,現在能夠有條件參與產業化的教育服務了。

根據《2017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的抽樣調查,有學生的家庭當中,教育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20%,而這當中,大部分是流向了非公立的各種補習輔導機構,未來這種產業化的教育機構自然是相當受益。

但是這種機會很可能是結構性的,因為學生數量確實在逐漸下降,從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就能夠看出來,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的轉變下,教育機構之間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位於前排的企業,也就有充足的動力通過直接融資,儲備足夠的彈藥,加緊擴張,通過兼并重組,提高自己的市場地位,把握住這種行業野蠻生長之後的結構性機會。

教育作為服務業中比較小的一支,消費的對象並沒有覆蓋整個社會人群,消費對象的年齡階段性十分明顯。產業的發展主要依靠人力資本,很難通過大量資本的投資來換取產值的增加。另外,教育的公益性較強,教育的產業化本身就被很多人詬病,而且上下游帶動較弱,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獨立的生態,所以要想說依靠教育產業驅動經濟增長,可能還有很大的距離。

From 王睿

教育一直是所有人都很關心的問題,教育公司衝擊港股和美股上市成為了今年資本市場的一大熱門,我們今天也就這些已上市或即將上市的公司來談談非公立教育。

今年以來謀求上市及成功上市的教育類公司共計18家,其中已經成功在港交所上市的有3家,美股上市的有3家,另外還有12家已經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正在排隊中。這些正在衝擊上市的教育公司類型很多,範圍覆蓋民辦學校、職業教育、在線教育、K12等各種分類。從教育公司的股價來看,在美股上市的3家企業股價波動較大,而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股價相對平穩。

各家教育機構抓住目前港交所上市較容易的機會扎堆補血,這與教育行業前期投入較大有關係。以在線教育平台滬江教育為例,近三年每年都虧損至少3億,主要支出為教師課程費用、銷售成本等。課外教育這種燒錢模式能否持續還需打個問號,因此急於上市補血也就可以理解了。

整個非公立的教育市場是非常廣闊的。數據顯示,中小學階段學生的校外培訓總體參與率為48.3%,參與校外培訓的學生平均支出為5616元,平攤的生均支出為2697元,全國校外培訓行業總體規模達4900多億元。

要讓教育行業健康成長,那這條產業鏈上的各方的利益都需要平衡。非公立的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成一種產品,想要把教它做好,讓其成為未來我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之一,那麼教育(產品)的質量一定要有保障,這是整個產業的核心。從產品的提供方來說,目前教育行業還是較多地聚焦補課、才藝等課程,還有許多課程是有待開發的,教育不僅僅是上課,聽、說、讀、寫,更多的是興趣的啟蒙,這些都是教育機構可以思考的方向。對於產品需求者也就是孩子、父母來說,若能契合孩子興趣,並解決教育的資金、相關配套等問題,對整個行業的發展來說是很有意義的,因為這能分擔家長的後顧之憂。

每位家長都希望盡全力讓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縮小與他人的差距。商家們也正好抓住了這一契機,不過行業處在發展的初期,還有許多不規範之處,需要監管方引導和社會的監督,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這些教育的提供者,要始終心懷善良、純真,不要忘了教育的初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亦師亦友議時局 的精彩文章:

如何看待我不是葯神傳達出的我國醫藥現象
如何看待各地PSL審批暫停,許可權回收國開行總行對棚改進程的影響?

TAG:亦師亦友議時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