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華裔族群的亞文化圈,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

美國華裔族群的亞文化圈,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

自從80年代大陸學生赴美留學熱潮開始以來,在美國落地紮根的中國留學生們已經逐漸步入中年,而最早一批留學生的小孩也逐漸成長起來,開始要面對「我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這個複雜而糾結的身份認同命題。

作為一個在中國出生成長並接受基礎教育,卻又已經在美國留學生活多年的留學生,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過身邊的許多華裔孩子,經過對比思考,我發現在對身份認同問題上,除去一紙護照外,這個群體在生活中更呈現出了相當多樣的答案,並非簡單的 「ABC」 就可以概括。

在與華裔美國小孩打交道的過程中,由於共同的文化紐帶,我們往往會過分關注共性而忽略了他們作為美國人在美國社會的地區差異性。我所就讀的達特茅斯學院是一個白人占絕大多數的常青藤盟校,華裔並不多,因此個體間的認同差異顯得更為顯著。在美國,不同族群間的比例與相互關係的疏密在美國是界定不同居民社區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華裔美國小孩的父母當年若是移民到了西岸的華人聚居地,他們的小孩從小到大所就讀的學校很有可能亞裔占多數。

』而由於新移民仍然在不斷加入這些社區,因此3歲移民,7歲移民一直到15歲移民的華人小孩會不斷將中國國內的流行文化帶入所在的美國學校。我就有一個從小在美國出生長大來自加州的華人朋友,祖父母是山東人,父母成長於台灣,而她除了上大學前回過大陸探親一次之外,就再也沒有與中國的直接接觸了。可是當我問起她最近在看什麼電視劇,她的答案卻出乎我意料:不是《破產姐妹》,不是《豪斯醫生》,而是《甄嬛傳》。只因她高中的閨蜜,一個初二結束才從北京移民過去的中國姑娘給她推薦了這部劇,使得她從第一次看就著迷了。

可是,如果這個華裔小孩成長於美國廣大地區白人占多數的市郊社區(suburb communities),他卻往往會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 有一類小孩會盡全力在行為舉止各方面體現得比白人小孩更「白人」,而另一類卻印證了美國社會主流文化對於亞裔的刻板現象:學霸——周六晚上聚在一起討論學術或者看動畫,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小圈子。在學校的舞會上,前一類的華裔女生總會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她們往往會比白人女孩更加濃妝艷抹,穿著暴露,搔首弄姿 ….

而幾個小時後在圖書館裡,她們卻又會重新戴上眼鏡,認真做筆記,重新「幻化」成為那個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對於這類在學術和其餘活動兩方面都保持高度競爭性,就讀於頂尖美國大學的華裔美國同學,「變臉」彷彿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甚至求生技能。在我的朋友中,也有一些屬於後一類的。可以說,他們熱愛學習的程度讓我這個從中國來的留學生也自嘆不如。不過在美國學校里,學霸往往都是自我選擇的狀態,而不像在中國有不少學霸是被環境逼出來的,因此這一群孩子平常也多少自得其樂,並沒有感到太大的同伴壓力。

除此之外,在中國眾多大城市的國際學校里,還有另外一批華裔美國孩子。他們出生於美國,有美國國籍,卻成長於中國,甚少踏足美國的國土;他們上課接受的是美式教育,同班同學卻來自世界各地,回到家面對的卻是中國父母。這也就是作者寧曉松在原文中提及的案例。我在美國大學裡也接觸過一些,他們表面上講著無懈可擊的美式英語,但往往還是更傾向於與其他來自國際學校的小孩兒玩在一起。最近網路上也冒出來了一個新詞用來描述他們的處境 – 第三文化小孩 (third-culture kids),「既不中,也不美,自成一個圈子」。

隨著世界對中國的關注在過去10年迅速升溫,中美關係也逐漸成為美國社會輿論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不論小孩自我認同如何,家庭背景註定了這群孩子從小會比其他族裔的移民小孩得到更多的關注。正如寧曉松在其文章中所談,一紙國籍在這些移民家庭的日常生活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不過在我看來,成長環境和不同朋友圈的多年熏陶,會對一個有跨國背景的小孩的身份認同起著更加至關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在我們習以為常的「ABC」大分類下,有著各種各樣的細微卻無法忽視的文化認同上的差異。在我們日常交往中,少做一些假設,多提幾個問題,盡量從個人,而不是集體歸類的角度來認識一個人,或許會讓我們與美籍華人/華裔美國人的跨文化溝通進行得更順暢一些。

——劉鄧揚, 北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EGZUDE留德圈 的精彩文章:

外國人眼中的德國十大熱門景點,你去過幾個?

TAG:WEGZUDE留德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