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名家筆下的水果——荔枝
書畫
08-01
|荔 枝|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想必是古代最常被文人惦記的水果了。蘇軾在其詩作《食荔枝》中寫道:「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荔枝,果肉呈半透明凝脂狀,味香美,但不耐儲藏。最早關於荔枝的文獻是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文中寫作「離支」,割去枝丫之意。原來,古人已認識到,這種水果不能離開枝葉,假如連枝割下,保鮮期會加長。
宋 佚名《離支伯趙圖》
對此,明代李時珍也認可。《本草綱目·果三·荔枝》〔釋名〕:「按白居易云:若離本枝,一日色變,三日味變。則離支之名,又或取此義也。」大約東漢開始,「離支」寫成「荔枝」。
丁輔之 荔枝圖
齊白石 荔枝小雞
齊白石 荔枝
李苦禪1960年作 荔枝
趙少昂 荔枝
婁師白 荔枝圖
許麟廬 荔枝
胡絜青 荔枝鴿子


TAG:一點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