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終南山上的隱居者們

那些終南山上的隱居者們

隱居

誰會喜歡隱居?

這個問題拋給古人,不外乎三個答案:潛心於修行的宗教人士,厭惡了仕途的官員,品性高潔的讀書人。

若把這問題拋給現代人,答案可就五花八門了。相信隱居的念頭,存在於很多人心裡,但絕大部分人只是「想想」而已,沒有幾個人能鼓足勇氣去實踐。

不過這些葉公好龍型的「隱居愛好者」心裡,對於這種生活還是充滿了探究的渴望。想知道曾是古人精神傳統的隱居,流傳到現世已經變成了什麼樣子?那些住在深山茅棚里的現代人,到底過著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其中也包括我。

圖片攝自《空谷幽蘭》

尋訪隱士的人

有一個叫比爾.波特的美國佛教徒,曾在八九十年代數次去往終南山,尋訪現代中國隱士。

比爾波特與攝影師朋友山中遇僧人

在他去之前,也曾設想過隱士的生活:「在松下,在泉邊,靠月光、芋頭和大麻過活。日常生活只需要一些泥土,幾把茅草,一塊瓜田,數株茶樹,一籬菊花,風雨晦明之時的片刻小憩。」

真正走訪過隱士之後,才發現他們的生活與想像中還是很有距離的,起碼沒有想像中那麼浪漫。

他通過眼見耳聽,寫下了一本《空谷幽蘭》。書出版十來年後,他又一次去終南山回訪,而且還拍了個紀錄片,就叫《隱士》。

《隱士》紀錄片片頭

書和紀錄片的風格都比較平淡平實,但也是對於現代隱居者生活的忠實紀錄,算是滿足了我的好奇心。

看完之後,就忍不住想來寫篇文章與感興趣的人分享一下。

隱士們為什麼喜歡在終南山修行

曾經很喜歡一首住山詩: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這首詩其實就是形容隱士生活的,它的作者就是一名終南山隱士,只是年代久遠,作者已無從考據。

聽說世上有三大修行中心,終南山居首位。

圖片來源:網路

或許還有人不知道,終南山到底在哪裡?它在西安南面四十公里處,距西安差不多一小時車程。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的終南山,也有近5000人在山中修行。

為什麼選擇終南山?

首先,它知名度高。既是道教發源地,又是佛教聖地,歷朝歷代,有許多名人大咖在此修行。

比如隱而優則仕的姜子牙,田園生活愛好者陶淵明,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將生活過成詩的大詩人王維……一代高僧虛雲法師也曾在終南山隱居修行過。

其次,它地理位置好。山體最高處海拔有兩千六百多米,絕崖峭壁,林深霧迷,符合隱居者避人跡、吸天氣之精華的需求。

圖片來源:網路

在古代,終南山還有個別名,叫「終南捷徑」。有些士大夫和讀書人,借隱居之名,將姿態做足,名聲傳出後,朝廷會來請他們出仕。因為終南山離古都長安最近,所以「捷徑」二字就有了雙重意義。

再者,因為終南山住山歷史悠久,所以一些傳統維護得較好。比如隱居者搭建茅棚什麼的,當地的林業局也不來干涉。山下的村民至今都有供養修行人的傳統,提供他們必要的米糧等。

不過,據在山裡修行的人說,他們會選終南山,是因為在這裡修行的人多,有好的磁場。

住山的環境怎樣

住在山裡,自然環境自然是絕好的。

林濤松風、高山煙霞,晨起看浩蕩雲海,向晚賞壯觀日落。

比爾波特尋訪住山隱士,截圖自紀錄片

山裡的雨是雨的真相,幕天席地,無遮無攔。外面大下雨,屋裡下小雨,鍋碗瓢盆都要拿來接漏雨。

山裡的雪也是雪的真相。一夜之間,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沒有人出來掃雪、鏟雪,積雪沒膝,出行極為不便。

圖片來源:網路

終南山深處,有野獸出沒,最多的是野豬,也有猛獸比如老虎的蹤跡。比爾曾聽到近在耳畔的熊吼,幸好沒與它打上照面。

隱居者們住的房子,有些是山民棄置的土房或石屋,他們租來,稍加打掃修葺就住進去。

這些房子大都比較破敗,好在修行人不在乎這些。還有些講究點的,會種花養草給予美化一下環境。

圖片來源:《空谷幽蘭》

有些隱者為了避開閑人打擾,專挑懸崖絕壁處的破房子來住。

截圖自紀錄片《隱士》

有些隱者乾脆找現成的山洞落腳。但是山洞有一點不好,太潮濕,對人體關節不好,蛇鼠蟲蟻比較多,安全隱患大。

截圖自紀錄片《隱士》

紀錄片里有個女居士很猛,連同兩名義務幫忙的大學生一起,花兩個月時間自己挖了個山洞來住。也是嘆為觀止。

除了個別雲深不知處的終極隱士,大部分隱居者的居所都是可以打探到的,甚至還有郵遞員來送件。他們的寄件地址通常是:XX縣XX鎮XX茅棚。

圖片來源:《空谷幽蘭》

聽起來是不是覺得既出世又入世?

現在都是些什麼人在終南山修行

二十多年前,比爾走訪下來發現,在終南山隱居的人中,最多的是道教隱士、佛教隱士,還有小部分是知識分子隱士。

出家人在成為隱士之前,通常都要在寺廟裡待上幾年,在修行中找到入手處的時候,再到山裡住茅棚,避開人群,潛心靜修,等待開悟。

截圖自紀錄片《隱士》

有些隱居者是普通人,有佛緣或慧根,就自行出了家。不識字的農民出家後自己修行,讀不了佛道典籍,就只是打坐修禪。

也有北大畢業的高幹子弟,偶然與朋友一起來寺里參觀,晚上就在寺廟過夜,夢見觀世音菩薩出現給他傳了法,結果第二天就留下來出了家。

很多上了年紀的修行者在山裡一呆就是四五十年,外面世道發生了什麼,渾然不知。

有位老和尚八九十歲了,在深山裡修行了幾十年,真的是「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問比爾一直提到的「毛主席」是誰。

修行人以男性居多,但在比爾的書里,出現的的女性修行者也不少,大部分是比丘尼。

圖片來源:《空谷幽蘭》

書里有位叫圓照的比丘尼,16歲出家,畢業於北京佛學院,曾創建過四所佛學院,年紀大一點後來到終南山隱居修行。

她接受比爾採訪時有八十八歲了,很有智慧,腦子也依舊清明。比爾向她求佛法修行的本質,她當時不置一詞,過後卻寫了四個字寄給比爾:慈,悲,喜,舍。

截圖自紀錄片《隱士》

比爾尋訪過的另一名叫傳福的比丘尼,談起她的修行都快哭了。她生性怕孤獨,為了信仰來深山修行,卻不太適應隱居生活。

她給隱居人的忠告是:如果你還很執著,如果你還沒看破紅塵,你就不能住山。山裡生活很苦。

圖片來源《空谷幽蘭》

但是有位徹慧師太卻從不覺得孤獨,她就喜歡一個人住著。她說自己已經不能離開這座山,每次離開,都想馬上回來。

除了出家人,也有小部分知識分子,為了寫作或精研某項學問而隱居。

也有儒商,為了求得內心安寧與清明,一年中總有幾個月,會離開擾攘紅塵,來山裡安住,每日打坐讀書,不理世事。

比爾還遇見一位白鬍子老頭,說他以前是中醫,後來年紀大了就住到了山裡。兩個白鬍子老頭坐在溪邊聊家常的架勢,頗有點白頭宮女話玄宗的意境。

截圖自紀錄片《隱士》

問這些人為什麼選擇住在山裡,基本上給出的理由都是:喜歡清靜

可能很多人覺得,如果可以拋下塵世的責任與羈絆,我也很願意去隱居,感受一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單生活。

可事實並非如此,太多人高估了自己耐受寂寞與清苦的能力。終南山也有很多嘗試隱居的人,後來都因為耐不住這兩樣考驗逃回了滾滾紅塵。

對隱居來說,過於執著,或是過於理想化,都行不通,除了要以自然心、平常心來看待隱居,還得有一個堅定的信仰。

隱士們怎麼養活自己

公認的一點是:隱居者們的生活很清苦。

他們基本上沒有收入來源。每一個住山人都自己種菜,或是挖野菜。有條件的再種幾棵果樹或茶樹。

米面油鹽要下山去買。如無好的理由,他們都很少下山。有些人一個月下來一次買米糧,有些人一兩年都不下來,會有供養人背上去。

他們通常吃得很少,大多數人一天只吃一頓,道家修行的人不餓就不吃。日常食物有煮青菜、稀飯、麵條、烙餅。每個月吃不到十斤米。

過冬之前,他們會多買些土豆、紅薯、白菜這些易於貯藏的食物。住山濕氣重,就多吃生薑和花椒。

他們在山裡撿枯枝或砍柴生火,一年只穿一兩套衣服,生活費用極少,二十年前每月二三十元就可以過活,現在也不過兩三百元。

需要用到錢的時候,有些隱居者家中會有親人朋友不定期接濟,有些人沒錢了就下山去打工,等賺了些錢再回來隱居。

關於物質生活清苦這一塊,其實都是我們這些局外人自以為,幾乎所有的隱士都不以此為苦。因為他們覺得這就是修行必需,就是要摒棄外界種種誘惑,拋開身外物的諸多干擾,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修行參悟。

截圖自《空谷幽蘭》

隱居的人都在修什麼

對出家人來說,佛家與道家,各有不同的修行方式。打坐、止語、念佛經、練氣功都是法門其一。

紀錄片里,有位道長還在山洞門口自己做了個木人樁,每天在那裡練功。

截圖自紀錄片《隱士》

有位女居士每天4點半起床,然後打坐。6點鐘時去外面走一走,回來上香、洗漱。8點鐘做飯,吃完干農活,空下來就讀經、畫畫,晚上11點就寢。

生活非常簡單。

截圖自紀錄片《隱士》

這就是那位自己挖山洞來住的女居士

在《空谷幽蘭》一書里,有一位修行人叫志誠。

他對修行的理解是:我們在得到人身以前,還有另外一副面孔——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用眼睛看不到它,只能用智慧去了解它。

隱居修行,是開悟的最好方式。

還有修行人說:隱居是為了守戒,守戒是為了清除障礙和執著,只有那個時候,禪定才能深入,通過禪定,才能開悟。

一位謝姓道長引用老子的話:要修靜和不偏不倚,要自然,不強求,當你自然地行事的時候,你會得到你需要的東西。但是為了了解什麼是自然的,你必須修靜。

當然也有不同聲音,有人覺得:只要你不受慾望的困擾,心不受妄想左右,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根本沒有什麼區別。重要的是要誠實,如果你不誠實,你永遠也不會成就。

修行的人,各有各的領悟。

截圖自紀錄片《隱士》

終南山隱居生活的現狀

從比爾.波特寫《空谷幽蘭》至今,已經十幾年過去,終南山發生了很大變化。

政府開始搞旅遊開發。現在的終南山已經不再是清靜之地,聲名傳開後,很多人慕名而來,一到周末就堵車。

真正有心的訪客,隱士們並不厭煩,有緣遇見就會接見。

遊客們大多來遊山玩水,也不會費太多體力去尋訪隱者居所。

最討厭的是某些驢友,大包小包上山來,貿然打擾隱居者,隨意摘取他們種的果蔬,在附近大吃大喝後留下一堆垃圾離開。

隱士們喜歡離群索居,如果求不得清靜,也就隱不下去了。5000多隱士里,有一部分人回了城,另一部分人去了更荒僻高遠之處,以求躲開遊客喧攘。

截圖自紀錄片《隱士》

俗常世界與精神世界,始終還是存在著矛盾的呀。

現代人對隱者的看法

其實現代社會,談隱士已經有點不合時宜,現在的隱居者已經不似古時,境界參差不一。外界社會對這些人的看法也不一,褒貶兼有。

心懷某種理想主義,對精神世界有所追求的人,覺得隱居者有堅定的信仰,不願被浮華世事誘惑,一心只想尋找內心的清明之境,是值得推崇的。

能夠圓融地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覺得隱居者消極避世、不事生產,對社會沒有貢獻,還帶壞了風氣。

關於這點,需要就事論事、從事實情況出發去看待。

的確有部分人是消極避世。比如有年輕男孩畢業後找工作屢屢受挫,索性避入山中隱居,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錢,寧可餓肚子也不肯回家,直到後來精神出問題,被家人強行帶走。

其實這樣的人,也沒有辦法真正修行,因為他內心並不平和,自然也無法認清生命的實相。

但是大部分人隱居,還是為了聽從內心索引。

比如比爾書里有一位道士,早年他的哥哥忽然出家,托他贍養父母、照顧他兩個孩子。這個做弟弟的也不食言,一直到侍奉雙親過身,撫養侄兒長大成人,俗世再無掛礙之後,他也出家了。像這樣就不算不負責任,而是真的在堅守自己的精神世界。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現代人,雖然住山,但將居所修得別有格調,wifi、手機不離身,與俗世也斷不了聯繫。

這些人只是將山居做為一種別樣的生活方式,與宗教形式的隱修已有了天差地別,他們有點像詩人王維,將生活過成了藝術行為,也無可厚非。

生活,不應該只有一種模板,多元世界,應容納多種價值觀,成功不是活著惟一值得努力的方向。心有所託的人,能更好地紮根於生活,不會輕易被壓力和焦慮絆倒。自心而發的快樂才是大快樂。

活躍在紅塵也好,隱居在深山也罷,每個人只有把自己活好了、活踏實了,才是真的安住當下,然後用這份氣定與神閑,去更好地影響他人。

不管怎樣,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對他人的痛苦和追求有想像力的人,能包容不同的生活方式與理念。

就像羅素說的:人生的參差多態,是幸福的本源。

比爾.波特

本文參考資料:

書籍:《空谷幽蘭》

紀錄片:《隱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閨友 的精彩文章:

《我不是葯神》思慧:女俠譚卓的七種武器

TAG:閨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