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這句話,字面上很好理解。

不把地獄清空,就堅決不成佛。

引申一下,可以是:在解決所有人間困難,造就人心向善的世間之後,自己就可以去成佛了。

是的,這句話對應著一句是「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不是電影裡面說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圓測大師一開始的選擇,可以說是對的。

作為出家之人,講究清修,不問世事,這沒問題。

特別是涉及到朝堂鬥爭和權力顛覆。

圓測大師後來的選擇,應該說也是對的。

作為出家之人,應該普渡眾生,這沒問題。

特別遇到所謂的妖魔鬼怪在世間作惡。

狄仁傑出道之前去拜訪三藏法師,問道。

然後由於所謂的「相由心生」,從三藏法師的筆畫之中悟出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隨後,邊上的圓測大師跟了一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按理說,狄仁傑所任職的大理寺,就是在清空人間地獄。

至於能不能成佛,真的要看「二聖」的意見。

總所周知,從古到今,能不能「成佛」,終歸不全是個人作為的結果。

要不怎麼說狄仁傑是個人才呢?

受盡打壓,但是依然有一顆不屈的心。

雖然這顆心是為了光復李唐江山,但是卻也守護了整個或是唐、或是周的天下。

實在沒辦法,狄仁傑太聰明了,辦事又滴水不漏,想給他「安排安排」,只能硬找茬。

狄仁傑選了一條非常困難的路,既要在朝為官,又要保證立場獨立。

對於狄仁傑來說,光復李唐江山是真的將地獄清空,成佛是一種什麼形式暫時不知道了。

考慮到前面兩部,特別是第一部救了武則天,後來生活在地下城市。

還真的是下了地獄。

要說狄仁傑是不是真得反對武則天,其實他反對的是武則天對李唐江山的「竊取」,而不是反對武則天的統治方式。

狄仁傑多次直接或者間接的救了武則天,其實不是救武則天,而是救了大唐天下和大唐的黎明百姓。

雖然「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後面接的不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但是,整部影片依然圍繞誰入地獄的問題在說。

當然,沒有人真的下了地獄。

但是,狄仁傑因為對大唐的忠心,間接地助長了武則天的野心;圓測大師因為對萬眾的解救之心,離開清修之地;唐王因為對媚娘的寵愛,即將失去江山。

不知各位是否注意到,沙陀去找圓測大師的時候,大師似乎「面向發霉」。

水月去找圓測大師的時候,大師不在樹洞之中,而且周邊的石柱等一些「裝飾品」都已經遭到破壞。

在此之間發生了啥?

誰人破壞了清修之地?原來帶路的小和尚哪去了?

還有,尉遲真金用亢龍鐧擊碎的哪的石柱?

至於那隻大猩猩,草根君覺得那也是幻象。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有的幻象,都因為心有所想。

「心有所想,目有所見。」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苟利國家生死以,其因禍福避趨之。」

也正是一代代人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決絕之心,才結束了「碩大華北,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才迎來了「天翻地覆慨而慷」。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根的鋼筆 的精彩文章:

TAG:草根的鋼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