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湖北地名的由來你知道嗎

湖北地名的由來你知道嗎

本文編輯:明明

GIF

北省因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省。


夏王朝時期,夏文化的影響已經到達江漢地區。金聲玉振——曾侯乙編鐘

商朝建立後,湖北省即納入商的版圖。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湖北省境內出現諸多小國。

春秋戰國(前770年-前221年)

南方諸國逐漸統一於楚。

秦代(前221年-前207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前221年)後,廢除分封,實行郡縣制,湖北省大部屬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屬漢中、南陽、長沙、黔中和九江郡,並置若干縣。

西漢(前206年—25年)

湖北省大部屬荊州刺史部。

東漢(25年—220年)

沿置南郡、南陽郡、江夏郡以及漢中郡、廬江郡等。

三國(220年—280年)

魏、蜀、吳爭奪荊州,後魏、吳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長沙郡、襄陽郡、南陽郡、南鄉郡、義陽郡、魏興郡、新城郡、上庸郡等。

兩晉(265年—420年)

湖北省大部分仍屬荊州之江夏、襄陽、南郡、建平、宜都、義陽、南鄉、南陽、上庸、新城以及南平、長沙、天門、武陵、魏興等郡,開始僑置州、郡、縣。

南北朝(420年—589年)

湖北省主要屬南朝範圍,仍設州、郡、縣,僑置州、郡、縣增多,變更頻繁,建制紊亂。

隋朝(581年—618年)

隋文帝楊堅統一全國後,先撤銷僑置州、郡、縣,隋大業三年(607年)又行恢復。今湖北省除西北部分和東部一隅外,絕大部分屬荊州,統領南郡、夷陵、競陵、沔陽、清江、襄陽、舂陵、漢江、安陸、永安、江夏等郡。隋開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稱鄂州,治江夏,後來鄂州又成為治所。今湖北省簡稱鄂即源於此。

唐代(618年—906年)

唐初,全國分為十道,後增至十五道。湖北省西部為山南東道,東部為淮南道,東南部為江南西道,西南部為黔中道。改江夏治鄂州,並改京山、富水置郢州,另有襄州、隨州、均州、房州、峽州、復州、全州和蘄州、安州、黃州以及沔州等十五州。後設山南東道節度使、荊南節度使、武昌節度使,分領各州。

五代十國(907年—960年)

湖北省境內的襄、均、房、隨、郢、復、安七州一直屬於五代,黃、蘄、鄂三州初屬吳,後屬南唐;黃、蘄二州復又歸後周。江陵地區的南平國(924年—963年)建都江陵,據荊、歸、峽三州;施州屬蜀。

宋代(960年—1279年)

在湖北省中部設荊湖北省路(湖北省之名始此),有鄂、復、峽、歸諸州和江陵府、德安府以及荊門軍、漢陽軍等(轄縣33個),占湖北省大部分地區;北部設京西南路,有隨、金、房、均、郢諸州和襄陽府以及光化軍等(轄縣19個);東部約以長江為界,北部屬淮南西路,有蘄、黃二州(轄縣5個),南部屬江西南路,為興國軍(轄縣3個);西部的施州屬夔州路;鄂西南為羈縻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魅力時髦服裝 的精彩文章:

TAG:魅力時髦服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