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毛,一個恣意生長的靈魂

三毛,一個恣意生長的靈魂

JIE YOU

解憂隨筆021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

站成永恆。

沒有悲歡的姿勢,

一半在塵土裡安詳,

一半在風裡飛揚;

一半灑落蔭涼,

一半沐浴陽光。

非常沉默、非常驕傲。

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如果有來生,要化成一陣風,

一瞬間也能成為永恆。

沒有善感的情懷,

沒有多情的眼睛。

一半在雨里洒脫,

一半在春光里旅行;

寂寞了,孤自去遠行,

把淡淡的思念統統帶走,

從不思念、從不愛戀;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隻鳥,

飛越永恆,沒有迷途的苦惱。

東方有火紅的希望,南方有溫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殘陽,向北喚醒芬芳。

如果有來生,

希望每次相遇,

都能化為永恆。

三毛,一個光是念到就讓人心生羨慕的名字。這兩個字背後是我們年少時的夢:有我們憧憬的不羈、自由;更有那一段刻骨銘心愛情。渴望向她一樣走過那些精神的棲息地。

她的文字依然影響著許多人,陪無數人度過暗淡的時光,給予他們靈魂的自由和快樂。

小編記得,第一次接觸三毛的書。是高中好友在離別時送給我的。她說她家裡有一本三毛的書,看完之後覺得我和三毛特別像。所以她決定把這本書送給我。這本書就是《我的寶貝》。後來,我得到了一整套三毛合集。

三毛,就像一個煙花般的女子,卻如沙漠一樣荒涼。她標誌性的裝扮,一頭瀑布一樣的長髮和長裙,讓多少文藝女青年仿之。她與荷西,是命運安排的一場邂逅,起落繁華之間,他們的愛情故事曾經用六年的時間錯過,又用七年的時間來擁有,再後來用一生的時光來別離。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但,凡是孤獨之極,燦爛之極的人最終都是生命短暫的。如顧誠,王小波,三毛……無論他們是怎樣結束了生命,他們都給世人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和璀璨。

三毛,一個恣意生長的靈魂

作者:未果

三毛是一個傳奇的女子,她在七十年代很是掀起了一股三毛熱,論文學價值,三毛算不上大師,可是從台灣到大陸,大批粉絲追著她從世界各地傳回來的文字,為她激動,為她讚賞,直到今天依然有新的讀者感嘆她的勇敢與熱情。我想,除了三毛的文字是「我手寫我心」充滿真誠外,還與時機有關。

有一句話在朋友圈裡廣泛流傳:生活不僅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實際上在生活的壓力下,很少有人還能顧得上文藝的遠方,每天雷打不動的兩點一線穿梭在公司和家之間。

生命好像都沿著既定的軌跡前行,你知道離開軌跡會有未知的刺激,但是「高端玩家選擇自定義設置,普通玩家選擇標準設置」,大多數人還是不甘又無奈的重複著。這時三毛的出現就點燃了他們的激情。尤其是在上個世紀網路還不發達,人們對外界的了解多來自報紙雜誌和電視,三毛的親身經歷顯得格外有趣。再加上三毛不同尋常的愛情故事,在七十年代撒了一波甜蜜的狗糧,有不少粉絲也是被她筆下完美的愛情吸引。三毛的出名並不依靠她的文學成就,這是事實,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她一如既往的熱愛。

對,我也是三毛的忠實讀者!

第一次讀三毛是高一的時候,下著淅淅瀝瀝小雨的清冷四月,在安靜到寂寞的教室里偷偷翻看,巧合的是那本《雨季不再來》雖然不是她最早出版的作品,卻好像是她年少作品的集合,有幾篇寫她在台灣讀書的生活,我在文字里看到了和我一樣的孤寂。當然,我純粹是中二少女學不好數學產生的迷茫和自棄,三毛似乎是有些偏執的在一片喧嘩中圈出了自己的角落,固執的守著一小片天地,不出去也不允許別人進來,我感覺那個時期的三毛是有些抑鬱的,她的文字也澀澀的讓人不愉快。後來她就休學了,慶幸的是父母知識素養高,她休學在家也得到了悉心教導,三毛從此按照自己的模式恣意生長。

我讀她的第二本書是《撒哈拉沙漠的故事》,那時她已經離開家外出留學,我看到她遇到奇葩同學的忍讓和爆發,學習德語的痛苦和堅持,她還提到過荷西,但是並沒有和其他過客一樣匆匆而逝不再提起,這個人後來成為她的丈夫,頻繁出現在她的文字里,讀者也感到欣慰,三毛不再孤獨了。

有了荷西的三毛彷彿整個人都明快起來。撒哈拉沙漠的生活艱苦,只能依靠政府每天送水,鄰居們的三觀一言難盡,房東的羊羔會在她房頂上跑跳,甚至砸破屋頂從天而降。但是她的描述充滿熱情,文字明媚活潑,就連抱怨也是帶著笑意那種。

我想就是這段奇幻而充滿魅力的沙漠生活經歷為她迅速積累了大量粉絲。這一時期的三毛好幸福,跨越了四十年,我再讀她當時種種讓人忍俊不禁的經歷依然能體會到滿得外溢的喜悅興奮。

然而上帝殘忍,他要將你珍視的東西奪走,他就要將美好的東西摔碎:荷西潛水意外去世了。

人類不是一生只認一位伴侶的生物,可是三毛再也沒有快樂起來,她的熱情好像隨著荷西一起埋葬了。這個階段的作品是《夢裡花落知多少》。這本書收錄的幾個短篇應該都寫於荷西去世不久。她一遍遍回想他們訣別之前的事情,她說自己一直身體不好肯定是自己先走,沒想到等到了荷西的噩耗。她寫父母千里迢迢從台灣趕來幫助她辦葬禮,她寫荷西父母冷漠,匆匆來去,臨走都不忘去免稅店買一塊手錶。

三毛還是同一個三毛,文章卻再也不是明媚的風格,即使後期她不再提起荷西,但是那層陰霾始終沒有褪去,就連陽光都是清冷的。我記得有一篇文章寫她和朋友進山打獵,當晚胃疼發作,她決定不參加第二天的打獵提前悄悄離開,堅決拒絕了朋友相送。我看到月夜下她拖著疲憊的身軀在山路上挪動,沿途採下治胃疼的草藥,我看到她在汽車邊朝天放槍給夥伴報平安,大山深處有槍聲回應她。我看到她一個人回到漆黑的家裡靜候藥效發作。孤獨,刻骨的孤獨。或許生命本來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但是溫暖與嚴寒的突兀轉折著實讓人接受不了,不要說當事人,讀者也不忍卒讀。

後來有報社贊助三毛去中南美旅行,她又出新作《萬水千山走遍》,同樣是新奇的旅程,還有安排了一位美國小夥子做她的助手,但遺憾的是這本書終究無法像《撒哈拉的故事》一樣動人。三毛不是寫手,她的作品不是用套路寫成的,最打動人心的地方是真情,當出現意外,她失去了熱情與活力,文章也就失去了最大的魅力。可惜,可嘆。

這個倔強女子的一生結束在一條尼龍絲襪里,她自盡在醫院。心思細膩的人比別人更能感知愛情和歡愉,同樣的,痛苦帶給他們的傷害可能也比普通人多。三毛的細膩和敏銳讓她年輕的生命鮮艷怒放,光彩奪目,也令她迅速凋零歸於塵土。

曾經買三毛的書時我都不捨得多買,我要一次次買,慢慢看,結果至今還剩下一兩本沒看過,因為隨著我年齡增長,她的作品已經不適合我了。但是我依然不能接受一些噴子對她的詆毀,她活得盡興瀟洒,也給我們分享了她異彩紛呈的人生,她是一個勇敢的姑娘。

我很慶幸自己曾是三毛的粉絲,她值得。

版權歸作者所有,小軟整理髮布

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的小賣部 的精彩文章:

TAG:解憂的小賣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