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植傳統,熔鑄古今——張世忠書法藝術訪談

深植傳統,熔鑄古今——張世忠書法藝術訪談

《收藏投資導刊》:什麼樣的契機,讓您與書法藝術結緣?

張世忠: 我受父親指引九歲開始寫書法,我們家兄弟四人,父親說家裡如不培養出一個有文化的孩子,這個家庭就沒有希望了。我父親的文化水平在當時還是挺高的,念過私塾,按那個時代的說法,他的文化層次算是不低的。父親選擇了我,想留下一個有文化的根。九歲開始隨父學寫書法,他對我的要求相當嚴格,一年四季,無論嚴寒酷暑,從未間斷過對書法的研習。平反回京至16歲獲獎之後,自己才對書法產生了興趣,真正地走上了書法的道路,並有幸結識了啟功先生。

《收藏投資導刊》:您是如何與啟功先生相識的,啟老留給您最大的財富是什麼?

張世忠: 與啟先生相識是我16歲的時候,粉碎「四人幫」之後,國家舉辦「首屆中青年少年書畫大賽」,我獲得了青少年組第一名的大獎,就這樣結識了啟功先生。那時候我還是個孩子,在獲獎作品觀模展上,他說:「如果你喜歡寫毛筆字,可以來找我,我可以給你的字做進一步的調整。」就這樣正式和啟先生結識了,按照他的意思理解,我當時寫的字都是不符合體式的,如果要改變自己,還要按正規的方式方法去學習。

從顏體開始牢牢地打基礎,從臨摹開始,碑帖結合,以碑借帖,以帖借碑。啟先生對臨摹倡導的是:像與不像、似與不似。小臨其形,大得於神,這是啟先生對我的教導。 我理解的「似」與「像」是指形神兼備。這種感覺不是靠死板臨出來的,而是通過不斷地讀帖、觀帖,用心去感受,通過意識上的升華所寫出的一種狀態。

我聽從啟先生的教誨,從楷書入手,一寫就是十幾年,然後才開始寫行書,從「二王」到「宋四家「的蘇、黃、米、蔡。跟啟先生學習的這段時間,每一點畫、每一小細節啟先生都耐心講解。我對啟先生最大的人生感念,是當初寫楷書的時候,他每個細節的不倦教誨。跟隨先生後,從他身上汲取了很多思想、意識、學識等方面的營養。

《收藏投資導刊》:如何看待書法的創新與超越自我的途徑?

張世忠: 摹古創新,要看摹多長時間的「古」,這個古不是精通哪一家就能創新,也不是精通每一幅作品就能創新。比如我看哪一家的碑帖作品好就先從他身上入手,先學,後通,再求變。我認為一個人一生只追隨一家,在此基礎上求變,是不行的。在一家字體立穩,學通,領會並學紮實後,再從諸多的大家身上廣博地吸取營養,而後變到自己身上,用自己的靈感和悟性,從意識里釋放出來,才是真正自己的自我面目,書法並不是簡單地釋放個性。個性誰都有,釋放出來,如不合體、不合轍,無古無今那根本就不是書法,學書沒有法是不行的。

變革要吸取古人營養,繼承之後才可以求變。這個過程很難,難在單一,很多人寫顏體、或是寫歐體,到最後還是顏體、歐體,如這樣的話又怎能找到自己?要一體立穩,廣博地吸收各個方家之營養,至一定程度就會自然爆發,字體里自然能顯現出古人的遺風與自己的個性,在自己的思路里形成一種意識,這時的書藝也會自然的提升,那就是自己的風格。

在美的同時能看到霸氣,在霸氣的同時看出奔放的感覺,這就是創作的歷程。書法最高的境界,我認為就是繼承創新後意識的釋放。中國書法跟繪畫其實就是線條的黑白對比,講究」計白當黑「。我們去欣賞一件作品,這一部分空白很大,那一部分很密,這要全憑自己的意識,通過繼承和發展之後,頭腦的意識中會強化黑白對比、控制黑白反差的變化,在功底紮實的基礎上能讓線條靈動,讓黑白參差的對比達到協調,這就是一幅好的作品。

《收藏投資導刊》:如何看待書法的時代氣息,怎麼理解「筆墨當隨時代」?

張世忠: 體現時代,從晉、隋、唐、宋到元、明、清,直至現在,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特點,也都產生了美與丑的東西。我們現在是飛速發展的時代,書法的發展也是一樣。雖說藝術當隨時代,我認為沒有繼承,書法如何當隨時代?繼承之後才能當隨時代。現在好多人都在學習書法,國家提倡書法和繪畫,當然書法是中國傳統最高深的藝術。

現在我們需要追根,在追根的同時,需要回顧。禪學沒有了,道家還剩一點,信佛的人很多;學習書畫的人很多,但真正追根的人卻不多,學技的人不少,循體的人不多,因為有很多人只在追求所謂的「訣竅、捷徑」,甚至嘩眾取寵,卻都不願意花時間穩住心去做、去尋根。書法當隨時代,在繼承的基礎上,隨著時代大潮往前走,並發揮自己靈性的東西以獲得真正的提高,才是當今的喜愛書法者應該思考的!

原文作者:楊艷麗 徐可芒

原文來源:《收藏投資導刊》2018年5月刊178《深植傳統,熔鑄古今 ——張世忠書法藝術訪談》

(因篇幅問題,原文有刪減)

《收藏投資導刊》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藝術 的精彩文章:

《春》:愛從美開始,終結於歡心

TAG:文藏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