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離婚並不能毀掉孩子,但無知的父母會

離婚並不能毀掉孩子,但無知的父母會

有一次,順道去看一個剛離婚的朋友,吃飯時朋友接了一個電話,應該是工作出了問題,朋友臉色立刻一沉,這時,她的孩子小峰見狀默默地放下了準備夾菜的筷子,站起來說道「媽媽,我去寫作業了。」

朋友聽後臉色由陰轉晴,滿意地看著小峰進了書房。

飯後,朋友送我到樓下,我忍不住問了句「孩子最近成績如何?」

朋友聽後嘆了口氣「他比以前更勤奮了,但成績卻一直下滑,我最近也一直在給他找輔導班。」

其實,朋友只看到了孩子成績下滑的表象,卻沒看到導致孩子成績下滑的根本原因:是他們離婚創傷對孩子造成了傷害。

後來,朋友去找小峰班主任了解情況,原來小峰那段時間上課時經常走神,平時也很少和同學互動,課間時都是一個人坐在位子上發獃。

小峰這樣的情況,在離婚家庭中非常普遍,我們可以將這種現象稱作為「離婚創傷症」。

某機構曾調訪過3000名中小學生,生活在問題婚姻或者離婚家庭的孩子,有7.72%曾有過自殺計劃,有42.9%曾有一閃而過的"活著不如死了好"的想法,或者是在心理上走向兩種極端,十分懂事或者極度叛逆。

美國心理學家華勒絲汀(Judith Wallerstein)博士自1971年就開始針對上百位離婚子女做心理訪談和深入觀察,她發現,即便是在北美那種離婚普遍化的國家,成長於離婚家庭的孩子依然會陷入自我痛苦和懷疑中:「為什麼我的父母會離婚,難道是我不夠好嗎?」、「我那麼愛父母,可是他們為什麼不愛我,偏偏要分開?」

所以,《為什麼婚姻重要?——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的21個結論》中曾總結道:

在完整家庭中,父母更容易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

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發生非婚非育和遭遇離婚的可能性要高於完整家庭的孩子;

父母離異增加了孩子學習不良的可能性;

父母離異降低了孩子上完大學和獲得教好職業的可能性;

在離婚過程中,夫妻雙方若是沒有及時處理好自身情緒,就很容易將這種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繼而又會以各種行為問題的形式從孩子身上表現出來。

下面,我們不妨來分析下離婚創傷症對孩子所產生的影響。

第一,愛缺失綜合症

美國愛德華·特羅尼克博士曾進行過一個叫" Still Face Experiment"(靜止臉實驗)的實驗,研究母親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參與實驗的是一個嬰孩。

實驗前,母親與孩子一起玩耍,孩子非常開心。

實驗開始,母親停止笑容,孩子試圖做一些小動作引起母親注意。

當孩子發現母親還是面容表情,他繼續逗母親開心,但最後發現自己的努力無濟於事時,孩子開始崩潰大哭。

雖然這只是一個實驗,但毫不知情的孩子卻在母親停止笑容後傷心大哭,從孩子的真實反應不難看出,人在心底對親人關注的真實渴望。

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人年少時安全感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來源於父母,如果父母忽視了孩子的感受,便會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形成愛缺失綜合症,這種癥狀在離婚家庭中最為顯著,大多會表現為自卑心理、逆反心理、猜忌心理等等。

第二,扭曲的迎合型人格

網友小李父母離婚之後,由母親撫養,母親因為對父親的憤恨得不到發泄,便把這種情緒轉嫁到小李身上,久而久之,小李便把父母離婚的原因歸咎到自己身上,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所以父母才會離婚。

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小李,經常會陷入患得患失和自我懷疑中,只要身邊的人不高興,她便潛意識中覺得是自己的問題,並拚命地去挽救,形成扭曲的迎合型人格,俗稱討好型人格。

小李結婚後,丈夫經常家暴,但小李不僅沒想過反抗,反而拚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希望通過改善自己來換取丈夫對自己態度的轉變。

小李身上迎合型人格的成因,正是因為在父母離婚震蕩中未得到及時關愛,致使她進入一個思維誤區:所有矛盾產生時,錯的永遠是自己。

第三,外向孤獨症

外向孤獨症是指表面上看起來活潑開朗,但內心極度脆弱的人,這種癥狀的成因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父母沒能給孩子建立輕鬆愉悅的氛圍,因為長期缺少這種關愛或者生活在緊張壓抑的環境中,孩子便會陷入一種「假性快樂」。

第四,增加抑鬱症患病幾率

《為什麼婚姻重要?——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的21個結論》中提出:父母離異的孩子比雙親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父母在離婚中的尖銳衝突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障礙或疾病,比較常見的就是抑鬱症。

那讓年幼孩子患抑鬱的「壓力事件」是什麼呢?

調查研究發現,患有抑鬱症的孩子,幾乎都是「家庭親子關係不好」、「父母婚姻不和」或「童年不在父母身邊」這三種情況,而「父母婚姻不和」佔了主要原因。

2016年2月,西安一位曾出版過兩本史學專著的史學奇才因抑鬱症墜樓自殺,在發給朋友的最後一封電子郵件中,史學奇才林嘉文著重提到了父母糟糕的婚姻關係,正是因為這種關係的影響,讓林嘉文產生了厭世的想法,他在遺書中寫道「未來對我太沒有吸引力了。僅就世俗的生活而言,我能想像到我能努力到的一切,也早早認清了我永遠不能超越的界限,太沒意思了,活著太蒼白了,我不屑活著……」

為什麼父母婚姻關係會成為孩子罹患抑鬱症的主要成因呢?

因為在孩子未獨立承擔一段社會關係之前,他還不能區分自己的行為和家庭環境的關係,經常會把父母之間的衝突歸咎到自己身上,或者在發現自己的努力無法修復父母破碎的關係之後,陷入絕望,從而走向抑鬱。

其實,離婚只是一種感情狀態的轉化,真正傷害孩子的,並不是離婚本身,而是父母離婚後的態度,而父母的處理態度,也決定了孩子以後的人生態度,只有父母積極、客觀地去面對這件事,才能讓孩子學會去直面這件事。

如何最大限度上降低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

不要物化私有孩子

在爭奪到孩子撫養權之後,出於對對方的怨恨,會把孩子作為要挾和報復對方的砝碼,覺得孩子和爭奪過來的婚後財產都是是屬於自己的,清晰地劃分孩子與對方的界限。

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無論是父母哪一方的缺位,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嚴重的影響,父母可以因為感情不和而離婚,但卻不能因為孩子判給自己,就單方面剝奪了孩子享受父愛或者母愛的權利。

不要將孩子捲入糾紛

馬斯洛需求層次的第三層提出: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對年幼的孩子來說,父母的關愛是最大的歸屬感,但在父母離婚之後,這種來自於父母其中一方的歸屬感往往是缺失的。

有的父母會強迫孩子選擇立場,讓孩子和自己站到同一條線上,用孩子對對方的恨,來證明孩子對自己的愛。

但若是孩子不能與父母建立親密關係,便無法形成穩定的情感能力,對於長期處於父母感情拉鋸站中的孩子,往往會對親密關係即渴望又恐懼。

不要將離婚壓力投射給孩子

存在受害者心態的單親父母,往往會覺得婚姻失敗完全取決於對方,覺得自己為照顧孩子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從而把孩子當成是生命全部。

這樣的父母,一般會對孩子極度嚴苛,並希望通過孩子的成就來彌補自己在婚姻里的缺失;或者是經常向孩子展示自己的付出和犧牲,不斷向孩子施加情感壓力。

明確告訴孩子:離婚是父母的事

所有孩子都希望自己可以在一個完整幸福的家庭長大,所以在面對父母離婚這件事時,孩子通常比大人更脆弱。如果父母不能坦誠地面對離婚,便無法做到與孩子溝通。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往往會把父母離婚原因歸咎到自己身上「是不是因為我做得不夠好,所以父母才會分開?」從而陷入過度自責,或者覺得自己存在沒有價值,因此產生消極厭世情緒。

父母的婚姻觀很大程度上將決定孩子幸福的意識走向,所以,明確地告訴孩子離婚原因,讓孩子不要因此對婚姻產生消極情緒或者過度自責,是父母離婚後應當承擔的責任。

告訴孩子,你們永遠愛他

印度尼西亞孩子Azka創作了一組漫畫,名為《一個離異家庭的故事》,裡面細數了父母從相愛結婚到離婚的故事,但因為父母並未因為離婚而削減對他的愛,所以Azka的畫里處處充斥著家庭式的溫馨。

他甚至很享受父母離婚以後的生活,父母還是像以前一樣愛他,但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吵架,所以,Azka並不覺得自己是在一個不完整的家庭,在他看來,只要還能感覺到爸媽的愛,那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家。

其實,孩子並不像大人那樣,會用世俗的標準去判斷婚姻的完整與否,相比一個充滿壓抑和爭吵的婚姻,孩子更容易接受一個雖然離婚、但卻依然有愛的家庭,畢竟,能真正打開孩子內心的,是有溫度的愛,而不是一紙婚姻,強行維持的表面婚姻,對孩子的成長,毫無意義。

倘若因為各種原因不能繼續維持婚姻的完整,那不妨和平友善地離婚,並坦誠地告訴孩子,即便步入另一種關係,我們依舊愛你。

畢竟,毀掉孩子本身的從來不是婚姻關係的改變,而是父母在這種關係轉變過程中的處理態度。

很多孩子的婚姻觀都是以父母對待婚姻的態度為藍本的,只有父母積極地對待感情,孩子才能學會建立積極健康的兩性關係。

所以,每一對離異的父母,首先應當改變和做好的是自己,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離婚本身,反思在前一段婚姻中的不足,學會提高自身幸福能力,理性客觀地接納離婚後的人生,而不是將離婚後對生活的失望投射給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抹殺孩子對未來幸福的期待,畢竟這些過程中「身教」所帶來的正面引導要遠大於「言傳」教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音 的精彩文章:

那些幫爸媽維繫婚姻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TAG:青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