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針,賦予了紫砂壺如瓷器那般的光潤
湘
誼
Mingjia
名家紫砂藝術
一把壺若是五分在泥料,那「明針」絕對佔了剩下五成的大多數。明針功夫的好壞,也是評價一個制壺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
明針既指代紫砂手工成型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也是一門紫砂製作中的高深技巧。紫砂明針通常以牛角制者為最佳也最普遍,削刮成不同形狀不同厚度用於加工光壺身、壺嘴、壺把、壺蓋、筋紋等光潤細膩的表面。
明針重要的功用就是將泥料、成型、燒成三者結合,產生宜興紫砂最特殊的工藝表現。能使壺體表面雖不像瓷器的施加釉料,就能富有光澤。雖有一定的氣孔率,而不滲漏的特點。
因用明針在做精加工時,可將胚體表面的粗泥粒子,向胚體裡面擠壓,使泥漿浮出,造成胚體表面平整光潤,進而形成一細膩的表皮層。
相對的,胚體表面泥層之下,因未經精加工,泥料礦物組成和顆粒的堆積等因素,使胚體內部保有紫砂特有的疏鬆的間隙,經過燒窯後,胚體內的一些物質,因被燒失及胚體本身的收縮作用,使茶壺壺體本身產生一定的氣孔率,但胚體表面因經明針修整過的表皮層,在燒成後則成為一特殊較緻密的燒結層。
簡單的一句話就是明針可使壺面光滑,壺內結構氣孔增多,表面光滑。
所以,一把壺表面是否光滑,包漿是否漂亮,透氣是否良好,水色是否入神重點都在這一步「明針」上面。
明針的動作聽起來十分簡單,無非就是像塗牆一般,利用牛角的圓滑,將生柸表面,作精加工的修柸反覆修整、刮平。以「脫手則光能照面,出冶則資比凝銅。」為標準。
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動作賦予了紫砂壺迷人的光彩,將紫砂泥料本身的透氣性發揮的淋漓精緻。
其實實際操作中明針功夫是很難的,首先,壺的柸體和牆體不一樣,柸體質較軟,力度大了破壞壺型,小了又起不到相應的效果。而且不同的泥料柸體時期生柸強度不一樣,這就需要你日積月累的經驗來尋找自己合適的明針力道。
其次,紫砂壺表面複雜,線條多樣化,明針不僅不能破壞這些線條,還得在明針過程中對這些線條進行修整,使得壺輪廓分明,線條規整,壺型更為嚴謹。這就要求制壺師在明針時就要做到心裡有數,壺的每個地方表現形式要清晰。
實際操作時,為達到上述效果,每一次明針的力道、角度都很有講究。
所謂慢工出細活,特別是在明針功夫上,任何一位合格的制壺師都絕不會馬虎大意,將身心投入到每一推,每一刮。明針是一個真正使得紫砂壺化腐朽為神奇的一步,凝聚壺精氣神的重要一步。
文分千種|獨尋一味


TAG:湘誼名家紫砂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