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鎮觀復-"南門街「-關山飛渡,海絲之路

古鎮觀復-"南門街「-關山飛渡,海絲之路

口述:周孟榕,三官亭首事等地方鄉親

資料出處:《平陽縣誌》,《國家人文地理期刊》,《中國通郵地方物產志》,鄭小同《南門街記憶》,江上人等鰲文旅論壇群友,百度等

照片:發現浙里,林兄,網路

編輯:發現浙里

浙南小鎮:鰲江,是一座邊界古港,三朝古鎮。因古渡而興,形成古道,古塘,古街,古鎮矗立浙南閩北千年,像一顆耀眼的新星與明珠....而南門街就是維繫古鎮的紐帶,如同襁褓...今天就來回望下這條漸行漸遠的古街的前世今生...

古鎮源起

南門街全長1.2公里。如果說九都海塘的上游稱塘古路的話,下游就叫南門街...鯨浦路...永寧街...以八角亭為界。南門街就是古鎮源起:

許多鄉親稱鰲江不是古鎮,更別說千年:稱鰲江只是百年商埠,甚至百年都不足,更遑論消失殆盡的古鎮遺存...因為他從1933年正式建鎮,僅僅存在了84年,確實稱不了什麼「古鎮『』「商埠」...

但若從《圓珍記》所載唐昭德853年日本圓珍高僧途徑江口鎮(今鰲江兩岸),至中土取經時間來算,則越千年...

歷代行政區劃制度,一般分三級制:州,府,縣,不同年代稱呼不同。如:道,路,省,州,郡,縣,府。而州縣以下行政區劃在明末清初,還是以「戶」為基準,為牌、為里、為甲、為保。

即便武定府首縣惠民縣,金代《武定州志》記載:武定州(即後來的惠民縣域)編戶114里,有7鄉16鎮。但當時鄉鎮並不是行政區域,是人為劃定的自然居住區域(集鎮)....故」鎮「是當時的里,甲(見百度:歷代行政區劃)。

而歷史上真正稱得上『』古鎮『』的是唐朝:

唐代初年在重要各州設都督府,後設節度使,通稱「藩鎮」。各藩鎮掌管一個地區的軍政,民政,財政甚至全部軍政大權。藩鎮又分軍,城,鎮三級。鎮則是最低等級的軍事名稱,職能大概等同軍事據點,設在州縣要道上,勘驗行人過所、路證。實跟近現代的『』鎮『』有本質區別。

故今天我們認為的古鎮皆為」里,甲,是指繁榮的市集,集肆,而越千年的」古鎮『』才是真貨。鰲江就是這一座千年古鎮。而古鎮的發端就在:南門街。他也是千年橫陽古道的重要節點

橫陽古道

平陽橫陽古道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道,自平陽縣萬全仙口至蒲門,跨越萬全垟與江南垟,連起兩岸十里八鄉,像一根大動脈滋養兩岸。

橫陽古道最北端仙口,原為東吳三大造船廠之一:橫嶼船屯,位於羅陽江(今飛雲江)之南橫嶼山麓,在東吳所屬之海岸線上,是天然的優良港灣,有良好的避風條件,且」可泊萬船「。其次,永寧(即溫州)一帶盛產豫章。豫章堅硬耐腐,是建造船舶不可缺少的主要原料。為降低造船成本,就近置船屯。各船屯設置典船都尉,管理造船事業。對下屬實行軍事化管理。直屬中央。

吳國在此設船屯與典船校尉,古道或是為此而開,原來閉塞的邊城下邑憑藉國家發改委的一次規劃,利用其優越的自然與地理環境迅速成為版圖上一顆耀眼的新星,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從江北岸,經墨城,西灣迅速集聚到這裡。

萬全垟當時仍是一片海灣,圍繞著洶湧澎湃的汪洋,塞滿了數以萬計的國際頂尖的巨艦-艨艟,可以稱為現代的『』航空母艦『』。『』萬全『』垟之名就來源『『』萬船』『。

古道的最南端(中心)是:金鄉衛及子城:蒲壯所城。這裡是明初抗倭的重要前線,要塞,是湯和上奏所修浙江50多座衛所城之一以加固海防,與魯,蘇,閩沿海衛所堡寨以及制度串聯起了中國最初的也是最系統的海防線,堪稱『』海上長城『』,拱衛了中國海岸線400多年的安寧。戚繼光幾度練兵抗倭於此,爆發了無數次與倭寇海盜的短兵相接,刀光劍影,也帶來了大量全國各地將士,與天津衛,渤海衛南北呼應,是重要戰略據點。

古道的中端江口鎮,有江口與安瀾古渡將南北兩岸連接。也就是南門街範圍。

江口平安渡位於橫陽古道的要衝,是千年橫陽古道第一渡(據《蒼南縣誌》)。元大德十年(1306),因橫陽江江口渡(今鰲江鎮江口街)兩岸石馬道傾圮,提控滕天驥捐修北岸馬道一百二十丈,南岸倍之,高廣各七尺,並於渡頭構築石門,額題:「平安渡」。見民國《平陽縣誌卷八·建置志四》是文獻最早的記錄。

而至遲在唐大中七年(853年)已經設鎮。《圓珍記》記載:唐大中七年(853年),日本八大入唐高僧之一圓珍來中土取經飄洋至此,以及詳細經過...江口鎮的歷史更多的是經貿繁榮與文化交流的歷史,是海絲之路貢獻港和起點之一。

明代時,陡門頭,江口路一帶建江口城,已有商船開始遠洋日本長崎貿易。

南門街"陡門頭",因近800年前海河古斗門與旱橋一座故名。又名-「江口斗門」。始建於南宋1236年知縣林宜孫,歷代維修不絕,嶼門裡(今楊嶼村)鄭氏存耕1287年重修斗門。

斗門又稱陡門,因古水閘外往往用條石或松木板壘成一道陡坡,以利泄洪,灌溉,並架有石橋,方便交通....清乾隆年間,平陽知縣何子祥捐出所有俸祿,重修陡門,名『』五福陡門『,謂閘成五都之福也。所謂五都,即地處小南平原的八都、九都、十二都、十三都、十七都,這些地方的河湖溝渠之水匯聚於江口陡門,繼而流入東海,也寄望地方再無洪災水害。

何子祥

故從一千多年前鰲江口兩岸駐兵設軍鎮,唐代府兵制,戰時為兵,閑時為農,且親眷與軍旅協同。軍鎮系統的凝聚力使地方蓬勃發展,地方的市井氣息悄然開啟。於是在這個叫『『江口鎮』』的濱海灘涂也是雄關漫漫,豐衣足食的一方樂土。再也不是蕭索沒落,杳無人煙,吸引著四鄰八鄉百姓蟻附軍旅生活(參看《金鄉縣誌》)。

生產次第繁榮,走南闖北,四海經商的販夫走卒,旅行家也帶來新鮮,時髦的物產進行交易,交流...隨時間推移形成諸多商號,移民增多,集肆形成,文化落地生根。

慢慢繁衍出一條街區,便是:永寧街

明代時在此基礎上,建九都海塘,從上埠塘古路綿延至鄭家墩村塘古北路,長約7-8公里,是平陽乃至溫州最長的古海塘: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縣令朱邦喜,議以預備倉谷易銀,召匠砌築九都海塘(今鰲江鎮塘(沽)路),時蠣灰殼缺乏,忽潮擁蠣殼至,修塘足用。塘成該地之田,盡為膏壤,鄉民稱之為「朱公塘」。見民國《平陽縣誌》卷七·建置三),包圍著這片古海岸。

如今杭州灣古海塘正在加緊申遺,鰲江兩岸古海塘以及老街已經不復存在..

江口埭石板路

千年古鎮,海塘因為各種歷史原因:公元1166年(南宋乾道二年)發生在浙江溫州沿海的海嘯,使人口,財產遭到重創;隨後明末大亂,清初遷界,1923年大火,1939-1942年日軍轟炸,風貌消失大半...到上世紀5-60年底時,南門街尚存大量清末,民國商鋪民宅,多為前店後寢,上店下寢風格,是傳統溫州風格;而棧前新街則一度呈現中西合璧特點。這也符合了民國後期,浙南重要口岸的特徵:

1845年隨英國在鴉片戰爭中獲利,口岸第一次打開,鰲江的古鰲村是最早試水的一批中國集鎮開放口岸,設市舶司分關,迎來了新生活。當時有很大的一個商號叫:新生活布行。炮台改關口,稽查鹽稅。在民國,南門街首改鯨浦路,為通海之意..

海關,郵局,電報,電話局,地方銀行紛紛設立,寧波會館,閩商鹽棧等外地商幫蜂擁而至,英國牧師曾來漁村傳教。民國二十六年,義大利,比利時遠洋巨輪曾到古鰲村來貿易...並吸引了大量鄉賢海外歸鄉,辦企業,興學堂,立志報國圖強,復興中華:

原鄞縣知縣,省議會參議員王理孚1895年回鄉於塌鰻斗門,今老十字路口創辦王廣源南北貨行,承包礬山的礬礦,出口國際...

當時平陽礬山的礦有600多年歷史,佔全國儲量70%,世界的60%,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礬都」。

後見南麂島自然條件優越,又組織鄉人上島開荒,成就了今天的4A級景區,中國10大美麗海島,世界生物圈網路,准世界遺產,可謂成不世之功。

公車上書後,百日維新,實行洋務運動。清光緒廿三年(1897年),海外歸鄉的王惺園,陳仲芸與王理孚等一批地方鄉賢創辦「鰲江書院」,1905年改鰲江公學。這是全國最早的小學之一。分校設南門街尚同會館,便是後來的二中(今駕校辦公樓)。

宋上楠從新加坡歸來,創辦」宋元春「礱殼行,開創內河輪船公司....後抗戰爆發時,為避日本登陸鰲江,舍家毀業以御其侮...

趁著萬象更新,南門街一夜之間因此新增許多商號。如:

鄭寶華銀器行,韓發盛鐵鑊行,吳家鐵器行,碎青中藥鋪,楊萬和酒樓,以及紙傘,織網,漁具,木工,印刷等手工藝作坊(見鄭小同《南門街記憶》,南門街就是一條繁盛的商業街。因為新設的安瀾渡以及江口古渡的便利優勢,隨即在南岸方岩下(坊額下,今龍港)複製了一模一樣的『』南門街『:方岩下街...同時因為內河運輸的便利,才有了坡南街...經營得是清一色的傳統行當...

解放後鯨浦路易南門街。

百工字型大小

歷史上的南門街也是墨城,下廠,下洋埠,半天山的山頭人,漁民販賣鮮活,山貨必經之處,再加嶴底、和尚庄、蔡郎橋、五板橋的農民售賣瓜果蔬菜,大量古鰲的客商駐足雲集於此,形成的一個規模空前的集市。也導致了八角亭-菜場街的地位與繁榮。

歷史上曾經人擠人,貨擠貨。更別說節假日,清明,端午,過新年時,整條街就跟炸開了鍋一樣,水泄不通。近代百年商埠的喧騰也便應運而生。

各色貨物齊全,再加得天獨厚的海口優勢,遂促成對外通商口岸的誕生。包括前文3200噸級英國,比利時,義大利商船等來遠洋貿易,交流,海外傳教士來傳教。「世界礬都」的礦亦經此轉口貿易...

因漁業資源豐富,成為重要漁貨資源集散地。當代有著名水產品加工企業「信業」出口日本。

南門街鼎盛時期曾有:鄭寶華銀樓,碎青南北貨,李萬和酒店,萬宜堂藥房,吳大器打鐵鋪,恆孚麥粉,壬泰商行,九成和,金同順,葉源盛,林聚大等老字號,老行當。

鄭寶華銀樓手藝精湛,載譽古鰲,和許多銀器鋪一起撐起整條街,後來才有了塘古打金一條街...

棺材鋪,有」官「有」才「,黝黑髮亮的青漆讓人觸目驚心。殊不知在當時卻撐起一個不小的產業,是一項考究的工藝。

民國鰲江商貿繁榮與報業發達,首個鉛版印刷廠落戶鰲江,近現代在南門街形成小規模的印刷作坊,有魏氏印刷鋪等...

還有製作漁網,布料,漁具,漁具,鐵器,洋皂等手工藝,以及賣柴,凈面,修鞋,燒茶等配套行當...以供沿海墨城,西灣等下洋居民的生產生活之用...這裡是天然的手工業博物館。

改革開放後分縣,方岩下迎來了印刷業巨頭,中國第一農民城,今天龍港市的榮耀,一脈相承,繼往開來。成為溫州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世界溫州人論壇永久會址擬選址平陽,也是對兩岸人所做貢獻的肯定。

解放後依託這裡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成立國營水產公司,國營造船廠,國營皮革廠,國營食品公司,以及90年代的水產城..

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還能看到大量清末民國商鋪,商行,大宅,以及江口古渡,南宋陡門,華清道觀,白靈堂,營盤巷,跑馬場,江口城,江口炮台遺址,望江亭,天主堂,寧波會館及司舶關舊址等,這也是通抗倭古戰場墨城(麥城)唯一尚存古道……

後記

南門街三,四期城改時,八角亭以下到192號全部拆除,建了甌南大橋,方便兩岸來往。 至今殘留僅1/3的舊商鋪原貌。2018年南門街已消失殆盡。但從殘留的肌理還能看到『』蜿蜒曲折『』的青龍江的影子...

「從鰲江上埠走到下埠(陡門頭)要半個鐘頭」上個世紀的老人常回憶。漁村小鎮的繁榮可見一斑...

南門街是關山飛渡,海絲之路,東南起點的濫觴之一,是百年商埠的搖籃,也是千年古鎮最輝煌歷史的見證....

希望南門能整體改造,繼承,發展長期有效益的行業,利國利民,多保留些歷史原貌於給後人...看著推土機在轟鳴,家鄉肌理在破壞,百年商埠的這段歷史在抹去,很痛心。希望將歷史遺產和當代建設有機結合,重振百年商埠雄風!千年古鎮余脈!

江口渡

陡門頭

南門街

舊商鋪

南門街

南門街

南門街,攝於2011年

八角亭

菜場街

棧前街

四明公所舊址

民宅

壬泰商行舊址坊

歷史場景

壬泰商行舊磚

鰲江「壬泰商行」舊址,該認真保護了。磚瓦構建損毀廢棄還怎麼修

百工

打銀

打鐵

織網

制鑊

燒茶

南門街今貌

【尋找宗國】鄉土頻道

同走人生路橫陽留守老青會/群

鰲江文化與旅遊論壇

橫陽文史群

古道文化群 (oldcat555)

長按/掃描:關注更多有料鄉土,微觀歷史

號外:老鄉們,我們一起來做一件事吧:【溫州地方文化扶持基金會】,你來贊助,我們來複興。如果可以的話,就這麼定了,明天去民政局登記!

我們是有夢想的團隊:

認籌鄉土文化,遺產,建築的修繕與活化。誠邀家鄉各界熱心人士加盟,玉成。更離不開熱愛鄉土文化的親們以及大家多多垂注,不棄。全體,頓首。

未來將以讚賞,眾籌形式進行項目籌資,並統一公布資金使用情況及贊助人名字,金額(如地方文遺,小吃掛牌宣傳等案)。您的加入是傳統鄉愁文化復興的保障。

ISO讚賞專用碼

地方公號需要打賞,花草需要雨露,感恩您的點滴潤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州故里鰲江陶山 的精彩文章:

宜山古鎮:翻篇前回眸下那些哺育我們的老房

TAG:溫州故里鰲江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