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創投觀察 | VR頭顯初創公司做C端平台機會或仍渺茫

創投觀察 | VR頭顯初創公司做C端平台機會或仍渺茫

原標題:創投觀察 | VR頭顯初創公司做C端平台機會或仍渺茫


本文是創投觀察系列的第83篇


分享人:36氪資深分析師石亞瓊

昨天,VR頭顯廠商Pico(青島小鳥看看科技)宣布完成1.675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在VR創投熱度退潮後,這也是VR頭顯行業很受關注的一筆投資。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其一體機產品已經售出10萬台,且其中To B 與To C 用戶各佔一半左右。


國內VR頭顯行業是伴隨著「Facebook 20億美元收購Oculus 」的消息起步,經歷了VR資本狂熱的2015年後開始回歸理性。在國內高端PC VR、移動手機VR、一體機是先後出現的三種主流頭顯產品形態,除了國際大廠、手機大廠涉足外,初創公司也都有涉足。經過了行業的洗牌,初創公司領域目前仍在做VR頭顯的創業公司主要包括Pico、大朋、3Glasses,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從高端PC VR做起,三種形態產品都涉足,產品在To B 、To C 兩個方向都有應用。


初創公司方面,基本都表達了做To C市場的願景。但從目前來看,初創公司做To C市場的難度依然很高。一方面,隨著199美元的Oculus Go和1499元的小米VR一體機發布,創業公司主推性價比這一賣點已經基本沒有機會,而如果要做到高端市場,自身缺少品牌積澱,十分困難。另一方面,目前對於消費者來說,VR頭顯還依然是一個「沒用」的產品,且需要做大量的內容投入,搭建生態,對於初創公司來說,很可能也是不小的資金壓力,而目前小米則因為和Oculus Go的互聯互通,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優勢。


但對於國內頭顯廠商來說,目前做To B 市場機會依然存在。B端客戶往往是看重性價比及定製服務之間的平衡,大廠幾乎不可能提供定製服務,也為國內公司提供了機會窗口。

點擊鏈接,可查看更多「創投觀察」。


創投觀察 | STEAM 教育領域或會出現比現在更大量級的教育公司 創投觀察 | 2018 美國教育科技行業上半年總結:共計融資 7.39 億美元,僅為中國市場交易總額的1/3 創投觀察 | A股迎來首家民營國際物流商,打開資本退出渠道的貨代市場或成新風口 創投觀察 | 滴滴降低快車運營成本的三種可能路徑 創投觀察 | 2019年年中之前是資本進入AR/VR行業的最佳時期 創投觀察 | VR行業應用開始進入深水區,2018年或有不少初創公司被淘汰 創投觀察 | 虛擬主播增速 3000%,國內的商業機會在哪裡? 創投觀察 | 什麼樣的虧損是安全的?以拼多多為例 創投觀察 | 下一個海康威視會出現在消防領域嗎? 創投觀察 | 整合併購很可能是工業機器人創業公司做大的必由之路 創投觀察 | 微信小程序的流量紅利,哪些To B項目能借東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垂直SaaS切入,「四個輪子」為駕培行業延伸金融、招生等服務
獲1.45億元A融資後,「數瀾科技」落地更多場景產品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