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東小霸王竟然被水槍打到差點亡國?靠著一手圍魏救趙絕地翻盤

中東小霸王竟然被水槍打到差點亡國?靠著一手圍魏救趙絕地翻盤

原標題:中東小霸王竟然被水槍打到差點亡國?靠著一手圍魏救趙絕地翻盤


【軍武次位面】作者: 鐵板照燒機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作為中東首席強國,以色列靠著一手一國暴打中東十幾國的傲人戰績稱霸中東。不論是軍工實力還是軍隊的戰鬥力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五次中東戰爭把阿拉伯國家打得雞飛狗跳,再也沒有實力對以色列動武。但就是如此強悍的以色列,也曾經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被埃及人用水槍打的差點翻車,甚至走到了被團滅的危險邊緣。


▲第三次中東戰爭中的埃及和敘利亞被以軍「爆錘」,六天時間就丟掉了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


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可謂是志得意滿,短短六天內打敗阿拉伯聯軍的戰績讓以色列極度自信,佔領的戈蘭高地和西奈半島也大大加強了以色列的防禦縱深,提高了國家安全。此外,以色列還花費了5億美元在蘇伊士運河的東岸修建了一條長達一百多公里的「巴列夫」防線。



▲以軍沿蘇伊士運河布置的巴列夫防線


如果西岸的埃及軍隊發動進攻,首先要面對的就是高十幾米並有五十五度陡坡的沙堤。



▲巴列夫防線的主體是55米高的陡峭沙堤和堅固地堡


面對這樣的沙牆,不要說裝甲部隊,就連步兵想要爬上去也很困難,鬆軟的沙堤也很難被用常規的爆破方式炸開。翻過了沙牆,還要面對以軍修建的大量堅固地堡工事。如果埃及軍隊真的快要突破岸邊的工事,以軍還可以打開埋藏在岸邊的油管,用火牆阻隔埃及的進攻部隊。而且這條防線擁有三十公里的縱深和數道防線,以軍有信心利用這條防線守住埃及軍隊的一切進攻。


▲埃及前總統薩達特


作為第三次中東戰爭中損失最為慘重的兩個國家,埃及和敘利亞不僅丟了面子,更喪失了大面積的國土。埃及國內日趨高漲的經濟和政治上的壓力迫使當時的埃及總統薩達特急於發動一場戰爭來收回領土和面子。為此他們進行了精心的策劃和周密的部署。為了快速突破「巴列夫」防線,埃及軍方將一手「瞞天過海」玩到了極致。



▲薩達特總統與埃及高級將領研究戰局


他們首先借著與以色列的空中衝突為由將進攻所需的部隊部署到了蘇伊士運河邊,而以色列錯誤的認為這只是埃及對於之前衝突的正常反應,沒有加以重視。



▲在前線視察的薩達特


而且埃及軍方對於這次戰爭準備的保密工作做得十分細緻到位。在參與進攻的部隊中,連一級的指揮官知道開戰前兩小時才得到命令和任務。如此嚴密的保密工作讓鼎鼎大名的以色列情報組織摩薩德成了擺設。



▲埃及軍隊利用高壓水槍衝擊沙堤

埃及軍隊對於如何突破「巴列夫」防線也做了細緻的研究。對於以軍埋藏的油管,埃及軍隊與進攻前派出了蛙人部隊用水泥封死了出油口。同時,埃及進攻部隊創造性的使用了高壓水槍來衝擊沙牆。在高壓水槍的衝擊下,沙牆迅速開始塌陷,最終形成可以容裝甲和後勤部隊通過的缺口。



▲沙地上打開的巨大缺口


這樣的缺口,在開戰僅幾個小時後,埃及軍隊就利用「水槍」在「巴列夫」防線上開出了60個。埃及利用早就準備好的物資在缺口處搭建了大量浮橋,埃及大軍源源不斷的通過這些浮橋湧上西奈半島。



▲埃及軍隊在蘇伊士運河上搭設的浮橋


同時,埃及軍隊在奪取河岸後馬上開始加高埃及一側的河岸,在加高活動河岸上設置反坦克打擊前來增援的以軍坦克部隊。正在贖罪日休假中的以軍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來守住防線,使得埃及軍隊在初期便向縱深突進了十五公里。



▲埃及坦克駛過浮橋登上西奈半島


▲登上西奈半島的埃及軍人激動地輕吻「失而復得」的土地


同時北邊的敘利亞也發動力對戈蘭高地的猛烈進攻,1400輛坦克參與的攻勢將只有兩百輛不到坦克的以軍打得節節敗退。一時間以色列的形式岌岌可危。



▲敘利亞軍隊與以軍在戈蘭高地激戰


被打懵的以色列國防軍派出了他們赫赫有名的裝甲部隊增援「巴列夫」防線,希望將立足未穩的埃及軍隊趕下河。但急迫和自大的情緒讓他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被擊毀的以軍百夫長坦克


以190坦克營為主力的近兩個營的以軍坦克遭到了埃及軍隊的伏擊。超過五十輛坦克被擊毀,還俘虜了一名營長。為了達到宣傳效果,這名營長被埃及「破格提拔」為了「旅長」,190裝甲營也被「加強」成了裝甲旅。自此埃及軍隊士氣更加高漲。雖然戰果上有「注水」的嫌疑,但埃及軍隊對於以軍的伏擊的確可圈可點,利用以軍裝甲部隊急於支援防線和輕敵的心理來了一出「以逸待勞」的導彈伏擊戰。



▲AT-3反坦克導彈

埃及軍隊裝備AT-3反坦克導彈的情報並沒有送到以軍手上,而埃及軍隊使用超飽和的導彈攻擊也彌補了命中率不足的缺憾,戰場中隨處可見渾身插滿了導彈制導線的以軍坦克。在這樣鋪天蓋地的導彈雨下,再優秀的車組和坦克也挽救不了全軍覆滅的命運。



▲以軍國防部長達揚(中)和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右)在前線視察


雖然以色列擁有世界最強的國防動員體系,但還是不能彌補前行部隊遭受的巨大損失。以軍無奈的發現,以現有兵力不足以同時堵住兩線的敵人,而且約旦和伊拉克見形勢大好也想要加入戰場。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連以色列總理也只能哀嘆「求上帝救救以色列」。



▲以色列獨眼將軍--達揚,一看就是狠角色


在以色列面臨覆國之危的情況下,埃及卻送上一波「神助攻」。



▲相比埃及人在戰爭前期付出的200多人的輕微傷亡,敘利亞人與與以色列的戰局要艱苦的多


戰爭前期一直超水平發揮的埃及軍隊在達成了初期的作戰目標後似乎突然「智商下線」,停止了進攻,開始幻想著借大好的局勢與以色列談判。這一行為給了以色列喘息之機,也坑慘了盟友敘利亞。


▲在激烈戰鬥間隙休息的以軍士兵


以色列的最高指揮官使出了「破釜沉舟」的氣勢,調集了剛剛集結好的預備役部隊對北線的敘利亞部隊發起了猛攻。並且在擊穿敘利亞防線後果斷繼續沿著通往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公路一路狂飈,最遠時甚至已經打到了距離大馬士革幾十公里的地方。



▲戈蘭高地對於以色列和敘利亞都極為重要,因為這裡是通往雙方首都的門戶



▲ 被爆了彈藥架的敘利亞坦克


以軍這一手「圍魏救趙」打得敘利亞喪失了進攻能力,逼迫敘利亞向埃及求援,希望埃及軍隊馬上重新發動進攻,以緩解敘利亞的壓力。為了幫助盟友,埃及只得放棄穩固陣線的計劃,兵分兩路重新開始了進攻。



▲埃及軍隊對於戰爭的目的跟多的是逼迫以色列通過談判歸還西奈半島,

這也是埃及與敘利亞在戰略上的分歧所在


這一倉促發起的進攻暴露出了許多致命的漏洞。埃及軍隊脫離了薩姆-6防空導彈的保護,同時南北兩路的進攻之間產生了一個寬達幾十公里的空隙。



▲以色列空軍對於當時埃及和敘利亞裝備的薩姆-6沒有有效的反制措施


薩姆-6導彈作為為數不多的從蘇聯買到的先進武器,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薩姆-6導彈的存在,以色列引以為傲的空軍部隊無法對薩姆-6保護傘內的埃及軍隊和敘利亞軍隊發動空襲。



▲以軍利用間隙向埃軍後方突破


這樣的寶貴戰機被美國的間諜衛星發現並告知了以軍。剛從大馬士革方向回防的以軍迅速派出了一隻部隊穿過這個空隙迂迴到了埃軍的後方。直到埃軍的薩姆導彈全部被毀,後路被斷,埃軍還以為只是以軍的小股騷擾部隊。而帶領這支部隊的正是後來成為以色列總理的沙龍。



▲被俘的埃及士兵

這支繞後的以色列部隊還成功打過了蘇伊士運河,還將埃及第三軍團堵在了包圍圈內。隨後聯合國開始介入調停,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



▲以軍的作戰部隊很多都是在開戰後緊急動員的預備役士兵


以軍強大的維修能力幫助以軍在坦克消耗巨大的後期仍然能維持一支具有極強戰鬥力的裝甲部隊,整個戰爭期間以軍後勤部隊總共修理了2700多輛次坦克,而以軍部隊在開戰時總共才有2000餘輛坦克。



以軍還會收集戰場上遺留的埃及和敘利亞坦克來使用。



▲被以軍繳獲後開上戰場的蘇制坦克


以色列強大的後勤和動員能力在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雙方指揮官在謀略方面的交鋒才是這場戰爭的勝負手。埃及軍隊在戰爭初期依靠「瞞天過海」打了以色列一個措手不及,卻最後輸在了以色列指揮官的一手「圍魏救趙」上。


這樣的謀略之戰往往能在戰場上收穫奇效,實現如同以色列這樣的「絕地反殺」。而這些戰場上的奇謀巧計其實大部分早已經被寫進了我國的軍事名著--《三十六計》中。


在軍武大本營的節目中,我們請到了著名作家馬伯庸先生,與局座一起暢聊三十六計在古代的經典戰例,還原將帥間驚心動魄的計謀較量。局座、馬伯庸現場解密,帶你品味三十六計中那些你不知道秘密。



古代的軍事計謀在現代又有了怎樣的發展,現代與古代的將帥們在計謀上到底孰優孰劣,敬請關注這期的《軍武大本營》,看看現代軍事專家局座與歷史文化大咖馬伯庸之間將會碰撞出怎樣精彩的思想火花!

《軍武大本營》預告:空城計的原型居然是趙雲,馬伯庸:我有一招必退司馬懿!

雖然我們無法準確還原當年的戰場,但我們可以親自體會那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感覺,給大家推薦一款以三十六計為主線的多維度三國國戰手游-《三十六計》。







在這款遊戲中你可以利用計策系統,並通過前中後三軍的排兵布陣與對手在微觀對局中一較高下;也可以在世界大地圖上調兵遣將,以天下165座城池為棋盤,體驗宏觀戰鬥指點江山的大策略!這種對於個人策略思維的對戰模式,你敢來挑戰嗎?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次位面 的精彩文章:

世界最大截擊機竟在中國!我軍3架截擊機圍攻敵機一小時卻未擊落
古代又沒普通話,皇帝怎麼和大臣交流?

TAG:軍武次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