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戰時邊區造手榴彈真如李雲龍所說的只能炸成兩半?真相令人落淚

抗戰時邊區造手榴彈真如李雲龍所說的只能炸成兩半?真相令人落淚

近些年,出現了一大批手撕鬼子、步槍打飛機、褲襠藏雷等抗日神劇,但《亮劍》無疑是其中的一股清流,絕對的良心劇。其中李雲龍有一句經典台詞:「你們這些邊區造手榴彈有時候只能炸成兩半!」雖說有吐槽的成分,但卻也形象地展現了當時抗日根據艱苦地條件。那麼,為何邊區造手榴彈有的只能炸成兩半呢?真相讓人落淚,感嘆不已!

當時,八路軍和新四軍主要是在敵後建立抗日根據地,並且大部分都在偏遠落後的山區,本來當地就沒有兵工廠,再加上日軍的囚籠政策,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嚴密的封鎖,武器彈藥極其匱乏。但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於是邊區兵工廠應運而生,準確的說算不上兵工廠,算一個小作坊,主要維修武器,生產一些土地雷,還有就是邊區造手榴彈。

這些邊區手榴彈的生產設施簡陋至極,有些甚至根本談不上生產設施。一兩個簡易的模具搭配一個小的火藥作坊,就成了一個手榴彈生產點。他們首先將收集到的金屬高溫熔化成水後倒入模具中,冷卻成形後,裝入自配的火藥,再按上一個不知道從哪棵樹上弄下的木柄,一顆手榴彈就大功告成了。

當時,由於火藥是自己配置的黑火藥,很少能夠生產TNT,或者從敵人未爆炸的炸彈里收集的黃色火藥,再加上用量比較少,導致這種邊區造手榴彈在爆炸的時候威力有限,爆炸後出現李雲龍說的只能炸成兩半,甚至只是在彈體上炸出一個窟窿而已。

實際上,不是我們不想生產出優質的威力巨大的手榴彈,實在是當時的敵後條件太惡劣,不允許我們這樣做。當然也有像我軍最大的黃崖洞兵工廠這樣,是我軍鮮有的可以生產出優質手榴彈的兵工廠。雖說這些邊區造的手榴彈威力有限,但有總比沒有強呀!實際上,東北抗聯那些將士們連邊區造的手榴彈都沒有,他們只能用硫磺、木炭和鐵砂鉛屑塞進玻璃瓶里製造的爆炸瓶來打擊日軍。

總之,抗戰時期,我軍就是在這樣的艱苦的條件下,用著簡陋的武器與裝備精良的日軍浴血奮戰,最後將其趕出中國的。這些為抗戰勝利作出貢獻的英雄們,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樑,向他們致敬,永垂不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密探零零發 的精彩文章:

故宮裡的冷宮在哪裡,為何一直不對外開放呢?
「清朝誤我中華三百年」,清朝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卻不是罪魁禍首

TAG:密探零零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