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只有男性才會得的癌症
在做基因檢測的時候,經常有用戶會問到:為什麼基因檢測要分男女項?女性在檢測的時候能選擇男項嗎?
答案是:當然可以!
在中國癌症的患病率中,男女患癌高發幾率不同,區分男女項只是為了能更好的針對不同性別的人群制定檢測項目。
只有一些特定的項目才需要區分性別,
比如男性的前列腺癌,睾丸癌。女性的宮頸癌,卵巢癌,子宮體癌。
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結構不同造成的。
雖然不同,但是都會有患癌的可能。
這一期我們就先來說說男性才會得的癌症——前列腺癌。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腺體,因此只有男性才會得前列腺癌。位於膀胱出口的下方,包繞著尿道和膀胱頸,具有分泌前列腺液、控制排尿等多種功能。如果前列腺發炎或者增生肥大,將引起排尿困難,尿頻,尿急,尿痛等問題,嚴重的會引起性功能障礙。
全球有50%左右的男性患有前列腺疾病,包括前列腺炎與前列腺癌。在美國,前列腺癌是男性易患的第二大類癌症,僅次於肺癌,大約每五個美國男性中就有一人患前列腺癌;在英國,每年也有將近一萬的男性死於前列腺癌。
近年來,我國前列腺癌患者數量急劇上升,有統計顯示,在20年的時間裡,我國前列腺癌的增長率提高了10餘倍。
哪些因素會導致前列腺癌?
遺傳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0世紀50年代 Johns通過13例病例對照試驗及隊列研究的meta分析,提出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2.5倍,如果親屬患癌年齡較小或多個親屬患癌則風險將會更高。
攜帶BRCA1者發生前列腺癌的幾率與沒有攜帶此突變的幾率基本相似,攜帶BRCA2者在65歲之前患有前列腺癌的幾率超過1/3,突變者發病的年齡與沒有突變者相比較提前10年左右。
目前,遺傳性前列腺癌正式定義為連續三代親屬有前列腺癌病史;或3個以上一級親屬患前列腺癌或兩個一級親屬在55歲前診斷為前列腺癌。
年齡
男性從出生到生命結束,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男性特有的最大性腺——前列腺,其結構、重量及結締組織所佔比例一直都在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
前列腺癌在小於45歲的男性中非常少見,但隨著年齡的增大,前列腺癌的發病率急劇升高,絕大多數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齡大於65歲。
基本上,在40歲以後年齡每增加10歲,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就幾乎加倍,50——59歲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性為10%,而80——89歲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性陡增至70%以上。
不良的飲食結構
食物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需求,尤其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飲食結構也慢慢開始發生變化,紅肉、動物脂肪、乳製品攝入比例增高,蔬果類比例相對下降。
前列腺疾病的發病率與男性的雄性激素、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量以及生活方式有關,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飲食結構。
西方國家發達國家的飲食結構多以富含油脂的食物為主,如美國舊金山,在那兒,中國和日本移民人群的前列腺癌發病率是中日本國居民的3-7倍;而在國民普遍愛吃豬肉的德國,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是中國的25倍。
前列腺癌的4大癥狀
排尿障礙
前列腺癌的排尿障礙表現為進行性排尿困難、尿頻、尿急、尿痛、尿不盡等,嚴重時會出現尿滴瀝及發生尿瀦留。一般由前列腺腫瘤局部進行性增大,壓迫前列腺部尿道所致。
血精
血精可以在前列腺癌發生,老年人有血精應想到有前列腺癌的可能。前列腺癌的癥狀可以在早期即出現血精。
骨痛
前列腺癌骨轉移的常見部位包括脊柱、髖骨、肋骨和肩胛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60%會出現骨痛,常見於腰部、骶部、臀部、髖部骨盆等部位。可表現為持續性疼痛,也可表現為間歇性疼痛。
尿毒症
尿毒症常在晚期前列腺癌侵犯膀胱三角區後發生,不僅可影響排尿,甚至阻塞輸尿管下段和膀胱開口處,前列腺癌患者可發生無尿、少尿、水腫、液體瀦留、肺水腫、高鉀血症、低鈉血症、低鈣血症、高尿酸血症等,輸尿管梗阻佔2%左右。
如何預防前列腺癌?
多曬太陽
經常曬太陽的男性比不經常曬太陽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幾率低一半,甚至低於65%。因為陽光可增加維生素D的水平,可預防前列腺癌。
多喝綠茶
還有人發現,在前列腺癌低發的亞洲地區,綠茶的飲用量相對較高,因此,多喝綠茶也可能起到預防前列腺癌的作用。
盡量不要久坐
避免長時間久坐,伏案工作者或需長途乘車者注意每隔一段時間要起身活動活動筋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騎自行車等騎跨動作,會對前列腺造成壓迫,導致前列腺充血,因此應避免長時間騎自行車。
減少脂肪攝入,多運動
GIF
通常認為,在飲食總熱量中脂肪所佔的比率以10%——20%較為理想。為了減少飲食中脂肪攝入,應該盡量選擇食用低脂食物、低脂肪量的奶製品、少吃或不吃零食,以雞蛋、魚肉、豆製品等作為蛋白來源,多吃有益健康的魚油、蔬菜和豆類。
此外,應多參加有氧運動,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內。
做個基因檢測
前列腺癌更多的是基因突變以及遺傳造成的,是否具有家族遺傳性前列腺癌或者前列腺易感基因都可以通過基因檢測篩查,做到早發現,早預防。


※生活:老頭確診癌症,短時間內將財產揮霍一空,卻發現是誤診
※一位癌症患者家屬的真實經歷分享,讀完我陷入沉思
TAG:癌症 |